南岸微观-评论文章

作者:区国动办 李帅

津门潮起千帆竞 上合风劲万象新


当渤海湾的秋风拂过津沽大地,一场承载着全球期待的国际盛会—上合组织峰会即将在天津拉开帷幕。这座600年历史的港口城市,正以“九河下梢”的胸怀拥抱世界,借上合组织的多边平台,书写从北方经济重镇向国际化大都市跨越的崭新篇章。这场盛会不仅是中国主场外交的又一高光时刻,更是天津重塑城市坐标、激活发展动能的历史契机。

天津与上合组织的缘分早已融入城市血脉。作为“一带一路”的超级枢纽,天津港连接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中欧班列年均开行超700列,将“钢铁驼队” 的足迹延伸至中亚、欧洲。这里诞生的“鲁班工坊”,已在上合组织成员国落地10所,培养了众多技术人才,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中国名片”。从历史维度看,天津开埠以来的开放基因与“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上海精神深度契合;从现实基础看,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智能大会的成功经验,现代化会展设施的完善配套,以及与上合国家15对友好城市的深厚合作,构成了峰会落地的坚实支撑。这种契合不仅是地理与功能的匹配,更是发展理念的共鸣。天津依河傍海的开放气质,五大道万国建筑的包容底蕴,恰如上合组织倡导的“尊重多样文明”的生动注脚。

天津的“上合时刻”,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速键”。峰会推动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强化天津港与北京空港、河北陆港的联动,构建“海陆空”立体枢纽;产业协同方面,京津冀的智能科技、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借上合平台对接欧亚市场,避免重复建设的同时培育跨境产业链;文化层面,“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机制与京津冀文化遗产保护联动,让故宫的厚重与津门的开放交相辉映。这种“以会促联”的效应,正在重塑区域发展逻辑: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出海”,京津冀正以上合组织为纽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芯”环节。

站在峰会倒计时的节点,天津的变革已超越城市范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注脚。当数字丝绸之路的蓝图与港产城融合的实践交汇,天津正在书写一个关于开放、合作与发展的时代故事。这场盛会的意义,不仅在于会议期间的高光时刻,更在于会后持续释放的“上合效应”—它将化作城市基因的一部分,推动天津从“近代北方开埠第一城”迈向 "21 世纪国际枢纽城",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的津门样本。

海河奔涌,潮起东方。上合峰会的东风,正扬起天津这艘巨轮的风帆。从渤海之滨到世界舞台,这座城市的新征程,已然启航。在“上合精神”的指引下,天津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实践,书写属于中国城市的崭新传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东方智慧。

南岸津声

津南区网评作品专栏

“南岸津声”为津南区委网信办“网信津南”官方微信公众号下设专栏,聚焦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理论前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等主题,鼓励全区好网民和网络文明志愿者等群体积极创作,推出一批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原创网络评论文章、图解、H5、微视频等网评作品。

投稿邮箱:jnqwxb03@tj.gov.cn,来稿请注明联系方式。

JIN NAN

听海河南岸

津南好声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