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局势持续恶化,达索意外成为受益方,拉锯很久的战机大单终于敲定。
当地时间4月28日,印度和法国正式签订军售协议,以6300亿卢比约合74亿美元,购买26架“阵风”M舰载机。合同包括22架单座型,以及4架双座教练型,此外还包括相关配套设备、弹药,以及售后服务等,首批“阵风”M预计将于2028年起交付,装备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
不得不承认,印度在外购武器装备方面确实很舍得花钱,而且对法国达索更是情有独钟。前些年以2.4亿美元天价单价,为印度空军购买了36架“阵风”战斗机,这才没几年海军舰载机也用上“阵风”M,而且单价更是离谱高达2.85亿美元。成本高到什么程度,购买一架“阵风”M舰载机的费用,甚至可以购买2架F-35隐形五代机,就算包含相关配套也很夸张。
以印度思维模式看,好像只有价格贵了战斗力才不会差,当年印度空军拿到36架“阵风”后全民狂欢。认为这款最强四代半很给力,足以成为空中规则改变者,印度一直将它视为绝对主力,在宣传中甚至连五代机都不是对手。随着国产“维克兰特”号航母入役,却发现没有合适舰载机可用,米格-29K太落后、LCA“光辉”完全看不上,这才考虑从欧美采购舰载机实现质的飞跃。
“维克兰特”号作为印度首艘国产航母,排水量4万吨级,采用滑跃起飞设计,可以携带36-40架舰载机,其中包括26架固定翼战斗机。以吨位划分属于中型航母,2022年正式在印度海军服役,只不过国产LCA“光辉”实在不给力,只能暂时先用同样看不上的米格-29K。这次印巴局势恶化后,“维克兰特”号第一时间开往巴基斯坦附近海域,实施战略威慑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巴基斯坦也宣布进行弹道导弹试验,同时出动“枭龙”、歼-10CE前往应对。
米格-29K面对“枭龙”都不够打,更何况还有更强的歼-10CE,所以甚至一度传出“维克兰特”号航母返航了。当然印度和法国谈“阵风”M已经很长时间,合同大致内容都已经确定,只是缺一个最后的签约。因此这次印巴局势恶化,虽然不是购买“阵风”M的直接原因,但肯定有促进作用加速落地。至少在印度眼中,“阵风”M比淘汰掉的美制F/A-18还要强,那么如果它能早点上舰,完全有能力应对“枭龙”、歼-10CE战斗机。
“阵风”性能很强,最大起飞重量24.5吨,最大作战半径185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1.8马赫。作为一款中型机却拥有14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9.5吨,甚至比8吨载弹量的苏-35还强。定位多用途,甚至还具备核打击能力,在同类战斗机中是绝对的异类。同时配备“流星”空空导弹,最大射程可达150公里;“暴风阴影”巡航导弹,最大射程650公里;再加上其他空对面弹药,可以说武装到牙齿,还何况还有实战经验加持。
在五代机时代,为了具备一定隐身性能,还在飞机重要部位涂刷吸波材料,比如座舱盖采用隐身性能金属薄膜等。再进行气动修型,比如采用互不影响的半埋式进气道,整体雷达反射截面积约4-5平方米,已经超过同期四代机水平。为了让远程导弹发挥更大优势,还换装RBE2AA有源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可达200公里,超视距作战能力相当可观。
按照预估,2028年“阵风”M如果能够正式交付上舰,那么“维克兰特”号航母才能真正挺起腰出海。不过数量有限,如果出现战损印度海军将无法得到补充,更何况价格这么贵印度并不一定真舍得让它出战。
“维克兰特”号航母一步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