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智和的父亲张宇在2023年WTT兰州站后抛出了一句重磅话,说如果他儿子能加入中国国家乒乓球队,也就是国乒,完全有能力取代林高远



这话一出,网上炸开了锅,毕竟张本智和是日本队的顶梁柱,林高远则是国乒的主力之一。



日乒王子落败

张本智和2003年出生于日本仙台,他的父母曾经都是四川省队的乒乓球员。

父亲张宇在1997年全运会上摘得男双铜牌,母亲张凌和邓亚萍等队员则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上获得女团冠军。

在父母的影响下,张本智和两岁就开始接触乒乓球,并且展现出不一般的乒乓球天赋。



但是中国乒乓球队人才济济,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纵使天赋异禀,要获得主力位置也并非易事。

因此,2014年张本智和一家选择了加入日本籍,代表日本队打球。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本智和开始在国际赛场上展露锋芒,不仅在13岁时拿下世青赛男单冠军,创下最年轻纪录。

随后,他杀进世乒赛男单八强,还在捷克公开赛成了最年轻的ITTF巡回赛冠军。



再说林高远。1995年出生,从小就接受国乒的系统训练。他是左手选手,打法偏稳,尤其擅长相持和防守反击。

2017年,他在亚洲杯拿了男单冠军。之后,他跟林诗栋拿了WTT中国大满贯男双亚军,跟王艺迪混双拿了亚军,实力有目共睹。



虽然两人的成长环境不同,训练方式不同,但都在国际赛场上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2023年10月7日,WTT球星挑战赛兰州站男单八强赛。张本智和对战林高远。



开始之前,张本智和对媒体说出豪言壮语:自己很有信心能够击败中国选手,代表日本打败中国。

结果没想到他打了个3-1,输的惨不忍睹。

回归“国乒”

赛后,张本智和的父亲兼教练张本宇,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说出了那句引发争议的话:

“林高远不是不可战胜的,这次输球是因为日本的训练水平不够。如果智和能在国乒训练,我相信他能取代林高远。”



这话听起来一方面是为儿子输球找理由,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日本乒乓球现存体系的不满。

确实,如果当初这一家没加入日本籍,那张本智和理论上是有可能进中国队的。



再说,张本宇自己就是中国队出来的,对于国乒的严格训练自然聊熟于心。

那中国乒乓球凭什么能包揽各项国际赛事的奖项?

不仅是因为中国乒乓球人口基数大,好挑选人才,还有国乒全球闻名的集训强度和纪律性:每天练10小时起步,技术、战术、体能全方位狠抓。

在这种高压环境下,队内的竞争比国际比赛都严格,能杀出来的都是最精良的运动员。



张本智和在日本享受最优先的训练资源,在中国能不能抗得过高压训练环境还是一说。

不过这些也只能是如果,国际乒联规定选手在代表一个国家后,除非有特殊情况不然不予更改。所以这事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引发热议

而这边中日网友听了张本宇的话之后早已炸锅。

中国网友认为,张本宇这话是对林高远的不尊重——人家林高远毕竟实打实赢了比赛,而且人家是官方的主力,你想替代就替代?



日本网友有人支持张本宇,客观评价日本训练太松散,确实不如中国,张本智和的潜力没完全挖出来。

也有人觉得这话不妥,毕竟张本智和早就入日本籍,再提回中国队是不是有点“过河拆桥”。



而对国际乒坛来说,张本智和加入国乒会让中国队更强,但日本队那边就惨了。

他们的老将已经快“退休”,好不容易才培养出一个能抗衡国乒的小年轻。

如果小年轻真走了,日本队就又回到了被碾压的日子。中日比赛时的精彩度也会大幅下降,球迷到时候得期待就大打折扣。



有评论员分析,林高远之所以能在中国队当上主力,主要是因为其扎实的基本功和宠辱不惊的心态。可能张本智和的天赋确实不容忽视,但在国乒的体系之下,天赋只是一小部分的必需品,综合能力才是立足的根本。



不过,张本智和跟林高远也并没受这些讨论的影响,而是接着苦练自己的技术。

2024年巴黎奥运会,张本智和男单打进八强,差一点就打败了“小胖”樊振东。

同年亚锦赛,他拿了男单冠军,创下日本50年来头一次的记录。



2025年初,他在WTT多哈挑战赛中夺冠,还同时宣布签约丰田公司,代表丰田公司打球。他的目标很明确:一定要获得2025年世乒赛男单冠军。



而林高远在2024年WTT中国大满贯中,同时拿了男双和混双亚军,虽然不像其他国乒运动员那样耀眼,但一直在稳步前进。



其实比赛的意义,并非仅仅是靠比分的胜负,同时也是学习在激烈竞争中如何磨砺实力。无论选择如何,只要不违背自己当初热爱这项运动的初心,就是最棒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