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的热力与城市的发展同频共振,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在上城区基金小镇尼龙山路演中心,一场以“青年有为,奋进上城”为主题的人大“代表视点”活动精彩上演。省、市、区各级领导、人大代表、青年观察家、青联委员、团干部等15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青年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无限可能。
活动现场,嘉宾们围绕“营造青年成长的‘孵化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助力器’”“创造共赴未来的‘粘合器’”三大议题畅所欲言,观点交锋、智慧激荡,近两个小时的圆桌议事金句频出,热度不断,展现出上城“青年友好型城区”的蓬勃活力。
上城对青年更友好——营造青年成长的“孵化器”
省人大代表、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李文龙点赞“清新空气”般的营商环境与包容性政策,以企业从20人初创团队到200人规模的发展历程,印证上城“安心扎根”的创业土壤;上城区人大代表、杭州海港澳门豆捞餐饮有限公司餐厅经理朱麒成揭示湖滨商圈“政策赋能+创新破局+生态共生”的青年生态圈构建逻辑,通过政府发放商超消费券、打造“智慧商圈”平台的“陪跑式”服务,以及企业“餐饮+社交”跨界模式打造现代艺术打卡场景,激活青年消费活力;上城区人大代表、婚协会长葛伟芳以“宋桃缘”婚恋品牌和“福礼”“喜礼”“益礼”三重服务体系为例,破解青年社交痛点,2024年系列活动吸引1200余青年参与、促成20多对新人领证,用数据诠释“懂青年”的精准服务力;上城区青联委员、知美集团总经理王昌帅肯定政府人才活动的“灯塔效应”,直言严选平台大幅降低企业合作的“判断成本”,让青年创业者“最多跑一次”即可捕捉机遇窗口。
青年在上城更有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助力器”
上城区人大代表、湖滨银泰in77总经理朱沈俊以“首店经济”和“西湖咖啡文化节”“裸眼4D空中剧场”等IP活动为例,阐释“品牌升级—消费黏性—产业集聚”的循环逻辑,通过“文化+科技+商业”融合推动商圈向全球商业标杆与青年社交聚集地升级;上城区人大代表、上海中置华优设计集团杭州分公司执行院长金俊男披露企业“基层百日淬炼、中层双轨晋升、高管青年合伙人制”的金字塔式人才培育模型,设立青年创意基金、划拨办公场地扶持内部创业,强调“激发青年创造力是企业生命力的源头活水”;上城区人大代表、安丰创投副总裁阮琦剖析90后、00后“工作价值感优先”的职业诉求,建议通过传递工作的社会影响、设置阶段性成长目标、打造“懂青年的工作环境”,吸引青年扎根金融创新领域;诺巢控股董事长、青年聚落主理人凌栋介绍新型社群空间“六大服务中心+人才公寓+青年夜校+主题活动”的全周期服务模式,直言要让青年聚落成为“看得见、走得进、想得到”的成长加油站,激发青春引擎动力。
青年与上城双向奔赴——创造共赴未来的“粘合器”
市人大代表、上海建纬(杭州)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徐琼提出“元宇宙技术活化宋韵文化+建设数字游民社区”双路径,建议开发灵活就业匹配系统、构建“低门槛创业—高弹性就业”生态,让上城成为“宜居宜业首选地”;上城区人大代表、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党总支书记王红霞通过“在思政课讲述‘两弹一星’故事+带领学生走进科创企业”的“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模式,播种科学创新与爱国情怀的种子,让“科学家精神”浸润童心;上城区人大代表、星巴克区域政府事务总监叶海蓉以“青年人口占比39%、新增人才年增15%、湖滨商圈青年客群超70%”等数据,总结上城“政策护航(如‘黄金二十条’‘青春合伙人’计划)+空间焕新(如德寿宫数字化体验、24小时活力圈)+科创蓄能(如基金小镇、产学研加速器)”的青年吸引力公式;市党代表、张能庆公益服务站站长张能庆分享“清篮行动”“单车猎人”等项目经验,将青年公益力量转化为城市治理动能,呼吁通过“青年议事厅”等机制,让青年从“公益参与者”转变为“治理合伙人”,共绘“双向奔赴”的文明画卷。
这场思想与实践的盛宴,不仅是一次人大代表履职的生动样本,也展现了上城区在推动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中的坚定步伐与创新探索。未来,上城区将继续以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姿态,为青年打造理想的逐梦舞台,为城市注入持续发展的青春动能。
编辑:叶璐
一审:傅嘉诚;二审:夏琳;三审:沈麟
终审: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