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苏州河沿岸已设置7个垂钓点位,初步准备新增28处放生的水域……今天上午,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局长史家明做客“2025上海民生访谈”介绍的有关情况显示,上海供水将更好,排水将更畅,河湖将更清,更可亲。
供水向好升级 新标准6月1日实施
史家明介绍,上海供水贯穿着“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日供水能力已达到1260.5万吨,能够较好保障上海城市的生产生活需要,正从“供得上”向“供得好”发展。
原水端,上海持续推进四个水源地挖潜,实现原水系统扩容和功能升级的同时,也在大力推进水源地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济——根据计划,原水西环线工程将在2027年通水、青草沙-陈行库管连通工程将在2028年通水。届时,应对2022年那样的极端咸潮,将更加从容。
水厂端,为使“合格水”升级为“优质水”,深度处理改造工程一直在稳步推进中。根据计划,今年年内,全市38家水厂将实现深度处理工艺全覆盖。
管网端,对于总长相当于绕赤道一周的4.05万公里供水管线,已在滚动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十四五”期间已累计改造1873公里,今年将再改造150公里。而对于居民住宅内水表前原来由物业管理的水管、水池、水箱、水泵等二次供水设施,上海在有序推动专业供水企业接管,今年的接管量将达4000万平方米。
为进一步提升供水服务水平,上海今年还发布了新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并在制定《上海市节约用水条例》和修编《上海市供水行业服务规范》。
其中,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新增了“总有机碳”等5项常规指标,对“浑浊度”等8项指标提高了管理要求。新标准更加“以人为本”,一方面更加注重市民用水的感官体验,“出厂水浑浊度”设置为原先控制值的五分之一,“色度”限值为原来的一半,同时,提高相关嗅味指标的检测频率,在视觉和嗅觉上,对自来水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更加关注“龙头水”,明确要求在二次供水设施接管小区要设置人工采样点。目前,全市设置了近7000个二次供水人工采样点。
饮品店办证将更快 移动泵车再增49辆
与供水相应对的是排水。史家明介绍,上海去年开展的新一轮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工作,涉及2.8万公里城镇公共排水管道、1.7万公里纳入城镇污水系统的农污管道和约32万户排水用户,发现了7300余个雨污混接点,计划明年全部整治完成。
为方便一些规模比较小的餐饮业主办理排水许可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上海在不断简化小餐饮排水户(经营场所使用面积150平方米以下)申请排水办证的流程。不久前对瑞幸咖啡试点进行的“一表一承诺”办证方式,守住排水安全底线的同时,也减轻了企业负担,大幅提升了办证效率。将于5月推广至全市饮品店。
为让雨水排得更快,上海实施了专项行动,对道路、小区、下立交易积水点进行整治。根据计划,今年要完成73个点位的整治工作。其中,20个点位将在汛前完成改造。
与此同时,上海还在采取措施加大临时抢排力度。其中,移动泵车新购置了49辆,总量达到了130辆;必要时依托防汛指挥体系向消防救援总队、隧道股份、各类养护等单位调度的移动泵车还有67辆。根据上海与苏州、无锡等城市签订的长三角区域防汛突击队合作共建协议书,一旦上海遭遇严重洪涝灾害,苏州、无锡等城市将派移动泵车予以支援。
“千里江堤”防线中,黄浦江中上游109公里堤防将于后年上半年完成加高加固。
河湖清澈见底 垂钓放生将更有“谱”
随着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等工作的推进,上海河湖水环境将越来越好,越来越可亲。史家明介绍,继“一江一河”成为“老网红”后,奉贤浦秀村、金山水库村、浦东新区海沈村等处的水体已基本达到了清澈见底的程度,纷纷成为“新网红”。奉贤的“上海之鱼”,水体透明度达到2米以上,河面有鸟禽嬉闹,水下有鱼群穿梭,更成了市民争相打卡的生态新地标。
为方便市民亲水,普陀区已经在苏州河沿岸设置了7个垂钓点位并安装指示牌(长征镇2处:海螺公园平台、河滨香景园52号楼对面平台;长风新村街道3处:半马苏河公园3号公园内兴达国际对面平台,半马苏州公园1号公园内长风壹号绿地东侧河岸平台,水岸豪庭26号楼对面平台;长寿路街道2处:新湖明珠城一期东北门对面平台,宝成桥以东约50米处平台)。这些点位后续将在听取市民和垂钓者建议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无序放生导致大量鱼类死亡,破坏河湖生态环境的情况屡有发生,特别是去年苏州河出现过3次较大规模的死鱼事件。史家明呼吁市民不要在苏州河等中心城区河道进行放生,如果确有需要,建议按照《上海市公共水域放生活动技术指引》的要求,去淀山湖、长江口、黄浦江中上游等开阔水域进行放生。目前,市水务局在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初步准备新增28处放生的水域,预计5月份将公布《本市公共水域放生活动适宜区域名录》。
原标题:《苏州河设7个垂钓点,放生水域或增28处,水质新增5项指标……》
栏目编辑:杨硕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罗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