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能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形象的形容出一类现象,相信各位读者对这句话都不陌生,甚至在学生时代不止一次的从老师的口中听到过这句话。
然而就班级的教育问题而言,一个班级能不能变得越来越好,不在于这个班级有多少个好学生,而在于这个班级有没有坏学生,班级秩序的崩塌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定时炸弹”,一个堪比老鼠屎一般的存在,即便其他学生都是白粥,也注定这锅粥无法下咽。
广东的一位岳老师,最近接收了一个特殊的班级——3年换了4任班主任。起初岳老师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以为这只是一个淘气学生比较多的班级,直到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3年换了4任班主任!老师崩溃:家长投诉学校妥协,致全班失控!
岳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在担任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时,他就听说这个班级在短短3年内已经换了4个班主任了,而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更是令岳老师直接崩溃,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帮学生,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继续接下来的职业生涯。
一日午休,德育副校长走进岳老师的班级,被教室里的嘈杂声惊呆了,他黑着脸摔门而入,大声呵斥:"吵什么吵?全校哪个班像你们班这么热闹?"
可这样的怒斥非但没有震慑住这个班级,反而让班级内的“刺头”被激怒了,这个男生站起来,用轻蔑的语气顶嘴:"你算老几?你又不是我们班的老师!"副校长脸瞬间涨红,一通训斥后离开,背后却传来一阵哄笑。
岳老师作为班主任,必然不能对这件事置之不理,于是在接下来上课时,就“学生与副校长顶嘴”这件事批评了这名男生,本以为他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可没想到的是,男生对班主任的态度比对待副校长还要校长,直接当着班级学生的面辱骂自己的班主任老师。
可即便再怎么心寒,岳老师也只能尽力调整自己的情绪,维持好班级的秩序,避免因为一个学生的教育问题,影响了其他同学正常上课,可这样的委屈不会凭空消失,岳老师不止一次的感到后悔:自己一个语文老师,为什么要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个刺头孩子的思想教育呢?
自己试图用耐心和劝导,改变一个孩子偏移的三观和恶劣的品行,这样的努力真的值得吗?直到岳老师从其他老师口中得知了另一个真相,让他陷入了绝望。
三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一个班级走向了受控的局面
岳老师向其他教师打听,才知道前任小李老师就是被这个男生的家长投诉走的。事情发生在上学期,小李老师的语文课上,这名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并出言不逊,被罚站一节课。当时这名学生还算配合,但回家告诉家长后,事情急转直下。
男生的家长气势汹汹来到学校投诉,并拿出了准备好的说辞:"罚站一分钟不是体罚?我查过《未成年人保护法》,这叫侵犯人身自由!你当时说'有点家教好吗',这不就是人身攻击?自从罚站后,我儿子上课总被提问,这不是穿小鞋是什么?"家长的一番话直接将教师正常的管理行为扭曲成了"侵权"。
家长不断向教育局和相关平台投诉,而校长无力平息争端,最终,校长动员小李老师向家长和学生道歉。小李老师憋着一口气,干脆辞去公立学校教师职位,转投了私立学校。
岳老师忍不住控诉:"以后谁敢惩戒?不带惩戒的教育教出了什么样的学生?"显然当学校系统无法支持教师正当行使惩戒权时,班级秩序必然走向崩溃。一个班级只要出现一两个这样的"刺头"学生,即便校长亲自担任班主任也难以扭转局面。
可见问题的根源不仅在个别学生身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三重失衡: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管理的退让、教育体系的考核偏差。这三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教师惩戒→家长投诉→上级逼迫销号→学校屈服→老师道歉→学生更加肆无忌惮。
正如网友评论所言:"五年级的学生就如此难以管教了,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护短,这种学生再厉害的老师也是教育不好的。"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