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阳气越来越旺的修行秘诀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阳气像天上太阳一样,如果你的阳气自己搞得不好,就短命了。所谓阳气是什么?

欢喜也是阳气,高兴也是阳气。

人为什么不能证果?

是自己心理的结没有打开,八十八结使的结,根深蒂固。

如果大家在心行、行愿方面没有动摇,不要谈四禅八定,更不要想谈证果。

老实说,一个人真做了一件善行,这一天盘个腿打坐看看,马上就不同,气脉马上就不一样,心境马上就扩大了,这个是绝对不能欺骗自己的事。

不要说真正善的行为,或内在的善心,今天如果真把贪瞋痴慢疑这些毛病解决了一点,那个境界就不同一点。

有一句话说,“为善最乐”。

做了一件善事,做了一件好事,你的心自然就会开朗会快乐;

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就算别人不知道,你的心也会闭住不舒服的,这就叫做“以善德养生阳气”。

做了一件好事,花一样就展开了,所以真的大善一定是天人的境界。

所以心行方面要特别注意,这也只是说行,还没有讲愿。

我们有两条大路,一条修福德,行一切善,去一切恶;另一边修智慧。

福德圆满、智慧圆满,才能成功。

因为功德智慧成就所得的果报,心能转物所致,色身气脉自然转变。这里又隐藏着密教噢!

不信你试试看,若做了件大善事,不用打坐气脉就会变,就是这个道理,立竿见影。

大德也说:“真心发愿,脉就张开了。发心发得越大,脉就越容易张开。

越是抓住我不放,私见很重,越是‘我的、我的’,脉就越坚而不松,松不开。

又讲“戒守得好,脉就畅通柔软”、“通过脉可以修智慧,通过智慧可以调整脉。

要行善利益众生便是发愿,止于至善便是持戒,把善事做好便是修慧。

人要有了善心,阳气就慢慢开始恢复,阴气就慢慢开始消退。

所谓阳气,就是身心的健康表现:

如精力充沛、身体健壮、声音洪亮、内心光明、爱心、清净、真诚、自在、随缘等等。

所谓阴气,就是身心的各种疾病,身体的五脏六腑的毛病,内心的肮脏的、黑暗的、潮湿的,如贪婪、好色、凶恶、嫉妒、傲慢、嗔恨、生气、烦躁等等。

人的身体大自然设计的本来都是完美无缺的,小孩子在12岁之前一般内心比较清净,没有太多污染。

男女之事不懂,所以身体基本不会有太大损伤,一旦12岁之后,身体和内心的双重发育,各种欲望随之而来,阳气渐渐褪去,阴气渐渐增长,身体的毛病慢慢就多起来了。

阳气耗尽,阴气充满,人的寿命就结束了。

在这里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所有真正孝顺父母的人,身体都非常好,眼神都很有定力,元气足!

内心也非常清净。

这都是阳气足之后,自动的表现。

做任何事,需要德性和慈悲心,否则智慧开不了,天机无法发动!

凡是身体想要迅速恢复的人,首先第一个途径就是行善,行善使人阳气足,内心的阴霾一扫而光,元气就会恢复。

善行能变化气脉

善是心理上的东西,气脉是生理上的东西,“善行能变化气脉”实际上讲的就是身心之间的关系。心理影响生理,这是一个普遍的认识,这里就不赘述了。

南先生要深化的是,“气脉与心理行为有绝对的关系”。他说:“打坐时,气脉打通的地方就会有喜乐的感觉。”

所谓离生喜乐、定生喜乐、离喜妙乐都是气脉影响心理的问题;

《楞严经》讲圣者悟道时有“心得通达,然后心身一切通利”、“心身暖融、无碍流通”等的描述,这就是心理行为变化气脉的问题了,也就是儒家所谓的变化气质。

南先生认为气质是一个实在的问题,不是空洞的理论。换句话说,学位修养高了,生理都会转变的”。

因为受心理行为的影响,修心养性的人气质就会随着变化,每一个细胞都在变化,都跟着我们的心念在变。

所以修道的人功夫好了,气色会好、气脉会通。烦恼转成菩提,随时清明,生理也就完全转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