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着颜料,通过绘画赋予旧物以新生,这是赵小黎视频中惯常出现的标志性场景。在她的画作中,玫瑰的“出镜率”极高。玫瑰的生命力与多样性是赵小黎想要歌颂与表达之所在,“玫瑰更能代表我自己,更能代表我当下的一个创作状态”。
在厦门的工作室中,赵小黎就种了很多和玫瑰一样带刺的花。三角梅、蔷薇,还有曼陀罗,不同的形态和颜色呈现出不一样的美。从种花、插花再到画花,这是她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玫瑰绽放出来的生命力时刻吸引着她,也贯穿在她的成长与创作过程中。
早在短视频时代来临之前,我就已经尝试在一些平台发表图文内容,包括 Instagram 这种海外平台,也因此慢慢积累了一些原始粉丝,这段经历可以算是我视频创作的坚实基础。后来,真正开始把绘画视频发布到网络上,颇有些机缘巧合。当时我刚搬进新的工作室,有很多事情都要布置打理。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看到别人丢掉的一些柜子、凳子等旧物。我脑子里突然有了一个念头,好像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让这些旧物变得不一样,重新挖掘出它们的剩余价值。于是,我就开始了捡拾旧物并拍摄视频的生活。
我觉得这是当下社交媒体时代的社会环境孕育而生的产物。现在回想起来,会发现之前所做的很多事情,实际上仅凭我们个人,是难以去预料、左右的。我当下的身份不过是时代发展轨迹的一个印证而已。
伴随而来的更多是压力和争议,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反而会更以平常心,淡然地去看待这些事情。所以,就我个人而言,它们其实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但也恰恰因为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定地选择回归绘画本身,我希望通过绘画创作去坚持自己的绘画语言和创作方式。
关于网感,我认为每个人对待网络的感受不尽相同,每个人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我只是选择了属于自己的一种表现方式去呈现给大家。
大家或许会给我贴上网红或者其他的标签。其实不管是网红也好,艺术家也罢,这些身份是可以兼顾的。只是在当下这个时代,大家习惯化地用网红这个标签去形容那些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拥有较高流量和知名度的群体。但是以前的那些艺术家,在网红这个词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他们可能有不同的一种传播方式。在那个年代,可能会是一个其他的词汇去形容他们。
任何时代都会有类似的称谓,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于我而言,艺术家或网红不存在太大的冲突,所以我也就不太在意了。
泼墨作画
最初的时候其实有受到行动画派的画家杰克逊·波洛克的影响,他会把一些随机性、不确定性的因素,通过绘画的方式变成自己的一个独特的绘画语言。当时其实我还蛮喜欢他的,也受到了他的影响。所以在最初拍摄视频的时候,也有把行为上的一些东西,再加上自己自身的拍摄方式,然后去把二者结合起来,才变成了大家最终看到的视频。
实际上,我一直都有尝试并挑战新的方向,但有时候大家会被一些外在因素,像标签和符号等因素,覆盖掉事物原本真实的模样。在这种情况下,我所做出的改变可能就不那么容易被察觉,甚至容易被忽视。
在这次个人展览上,我也做了新风格的尝试与探索。就比如说,大家可以看到一些新的互动装置,我想创造的是一个含有多重意义的装置,这些装置不仅能让观展者参与其中,供大家去拍摄,也会在视觉上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
“只有玫瑰才能盛开如玫瑰”
展览现场,今日美术馆
从最开始的时候,我的视频也是用这种行为方式在社交媒体上面去传播的,只是说当时作为创作者,更多的是用影像和视频的这种方式,让大家去感受自己这种生活的场景,还有当时的一个创作环境。
也是从去年,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的时候,亲身体验把自己当做环境中的一部分,用这种亲身的经历去记录下来,然后也在社交平台上面去传播。我觉得我自己可能也比较具备传播和互动的优势,所以这种亲身互动的体验方式也是当下比较适合我自己的一种方式。也算是我自己做的一个新的尝试。
我第一次尝试行为互动是在阿那亚的海边,在海边画画、创作,在烈日下暴晒了整整一个星期。在自然的环境中创作,存在很多像天气之类不可控的因素。第二次是在上海的油罐艺术中心,当时我跟 300 位女性一起互动,共创完成了“无尽的痕迹”这个作品。
这一次的体验与以往大不相同,有 999 位观众参与到了其中,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情绪的波动和改变的不同。去年在上海,现场很多人其实算是完全的陌生人,所以大家之间的互动会更加收敛。这一次在北京我自己的个展上,参与者更多地把我单纯视为展览里的一个物件,或者当做一个拍照的背景板。
“只有玫瑰才能盛开如玫瑰”
无尽的痕迹
展览现场,今日美术馆
右划查看更多
行为互动真的是完全没有办法去偷懒的,你不能去投机,也没有办法去投机,因为你靠的就是你自己本身实打实的这种互动方式。现场存在很多必然的不可控因素,不管你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面,都会有很多突发的状况。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可控的状况,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视觉上的感受和不一样的惊喜感。也能在传播上面,比如在社交媒体的传播上面会有更多不同的惊喜感,让大家产生共鸣感。
每个人其实他的经历,还有家庭的背景,成长的环境都不一样,我只能说是从我自己个人的表达去出发,在展览里面能够让大家寻找到认同感还有共鸣感。
就像这次展览的入口处设置的“送你一万朵玫瑰”的互动装置,它记录了玫瑰从鲜艳到枯萎的过程,在玫瑰的每个状态之下,都呈现出独特的美感。这一过程与女性的成长轨迹极为相似,每个阶段会有每个阶段不同的美的状态。这也很契合我们这次的主题:玫瑰到最后即使枯萎了,玫瑰依旧是玫瑰。我之后还想以其他方式来呈现这个装置,这将会是一个长期的项目。
“只有玫瑰才能盛开如玫瑰”
送你一万朵玫瑰
展览现场,今日美术馆
我们工作室其实种了很多带刺的花,像三角梅、蔷薇,还有曼陀罗,这些元素常常出现在我的画作和视频里,其实这与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尤其喜爱玫瑰绽放时所展现出的蓬勃生命力,它有着各式各样的形态和缤纷的色彩,能被不同的人所接纳和喜爱。我想通过自己的创作,去展现玫瑰的这种多样性与生命力。
这一次个展,更多的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一场情绪成长之旅。大家会发现展览里面,我画的人物最初身上可能并没有什么玫瑰元素。而到了中期,玫瑰可能会从人物的身体还有头部绽放出来。再到后期,画面中甚至没有了人物,只剩下玫瑰。这样的创作过程,恰恰代表了我个人的成长轨迹。由于每个阶段感受事物的感受力不同,我会借绘画去把不一样的感受力去记录下来,这也是在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
玫瑰,是在我创作中极为重要的符号。它不仅象征着女性之间的成长与绽放,更代表着所有人关于成长、绽放的故事。在艺术的世界里,处处都弥漫着生活的烟火气息。当我们将目光从画作本身移开,从她不经意间吐露的言语中,能真切感受到一颗真诚且自由的内心。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我们捕捉到了那个坚守自我、灵动鲜活的野性灵魂。每当谈及自己的创作,赵小黎总是满怀无限热情,或许,正是那些创作背后的真实痕迹,拥有更加打动人心的力量。
不管是视频创作,还是绘画创作,都会出现瓶颈期,这是非常痛苦的。只有去挣脱和突破压力,才会带给你一个全新的,不一样的体验,你需要不断地去尝试,并且一直坚持下去,这才是化解问题最关键的因素。你只能靠你自己去挣脱困境,不要想着去依附任何人,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真正帮到你,能帮到你的只有自己。
大家都喜欢旅行,只是对我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画画中,实在难以抽出几天时间去旅行或者做其他事情。有时我也会为此感到困扰,觉得自己没有太多精力去兼顾画画之外的事。我常常画画到很晚,独自一人时甚至会画到凌晨一两点,赶进度的时候画得就更久了。随着年龄增长,精力其实不如前两年那般充沛。要是让我休息,我觉得睡觉就是最好的休息方式。
我平时爱淘一些特别小众的品牌,有些品牌大家可能听都没听过。在最早拍摄视频时,我经常是穿工装类型的衣服,只是到现在这个阶段,穿裙子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因为我觉得裙子更能表达创作时的情绪感,我现在基本上都会选择单色的衣服为主,以长袍、长裙为主。在绘画还有泼洒的过程中,基本都会沾染很多的颜料。就会有创作的痕迹保留在衣服上。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使命,赵小黎选择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绘画艺术上面。在赵小黎的绘画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去释放自己的情绪,找到自己的一种归属感、成就感。成为一个真正的具有标识和时代特征的艺术家,是其始终追求所在。面对质疑,或许时间才是最好的答案。
#彩蛋福利
活动时间
4 月 29 日 -5 月 6 日
奖品
今日美术馆“只有玫瑰才能盛开如玫瑰”展览双人票
数量
3 份
聊一聊你和玫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