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人民网哈尔滨4月29日电 (尚城)4月29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围绕黑龙江省以改革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展情况作专题介绍。会上,黑龙江省疾控局副局长宁国红做主旨发布。
黑龙江省疾控局副局长宁国红。张春雷摄
宁国红表示,黑龙江省疾控局自2024年1月正式独立运转以来,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大疾控、大监督”理念,统筹推进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疾控体系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体系改革稳步推进。积极落实疾控体系改革任务,重新核定黑龙江省疾控中心编制数量,优化调整30个内设科(所),机构核心职能进一步加强;市、县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全部完成整合,建立监督监测协同工作机制,实现“1+1>2”的目标。坚持全省一盘棋思想,建立卫生健康与疾控行政部门分工协作机制、制修订工作制度50余项,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功能完备的疾控工作新格局。
二是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始终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巩固扩展全省“三公(工)”协同流调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口岸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有效降低传染病疫情输入和传播扩散风险。不断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选取了4个市(地)11家医疗机构开展试点工作,总结大庆油田总院“五融合”经验供各地学习借鉴。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四个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试点省份之一,率先启动工作并于2024年底开出了全国第一张公共卫生医师处方。
三是核心能力不断提升。在项目谋划上,依托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建设的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已正式落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研制特色实验室获得批准并成为七个国家级食品特色实验室之一,省统筹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功能建设日趋完善。在队伍建设上,1人入选国家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支持项目,分领域选聘10名公共卫生首席专家,建立“传帮带”机制,共培养公共卫生人员1126名。在应急处置上,建成140支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应急演练187次。
四是疾病防控成效显著。在重点传染病监测方面,黑龙江省疾控中心成立了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坚持做好多渠道监测,实行“日监测、周报告、月评估”制度,2024年至今,共形成各类监测周报68期,对社会发布健康风险提示16期;自2025年起,每周向公众发布全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和流感哨点监测情况。在防控措施落实方面,统筹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重点传染病防治成效明显,全省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平稳可控,结核病、艾滋病患者成功治疗率分别达96.0%和95.2%,全省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在公共卫生干预方面,加大环境健康知识普及,全面推进环境健康促进行动与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深入实施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项目,全省城区、乡镇监测覆盖率均达到100%;成立首届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及超重肥胖专家委员会,建设28所小学爱眼科普长廊,开展近视、肥胖等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25万人次。
宁国红表示,下一步,黑龙江省疾控局将以推动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为目标,深入实施疾控强基工程,不断提升核心能力,全力保护龙江人民生命健康,为维护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