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印巴冲突

大战在即,山雨欲来,我们的邻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一场潜在的军事冲突已迫在眉睫。

这场战争究竟会不会爆发?如果爆发,又会打成什么样子?对我们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印度和巴基斯坦潜在的军事冲突原因也很明确:22 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个旅游胜地,极端分子对民众发动袭击,造成 26 人死亡。

事件发生后,印度总理莫迪愤怒不已,声称要将极端分子 “一个一个都抓住,直到天涯海角,直到地球的尽头”,以此表达印度的决心。

印度国内一些激进政客甚至直指巴基斯坦是幕后黑手,一定要对巴基斯坦发动战争,将其肢解为四个部分。

面对印度的压力,巴基斯坦也毫不示弱。


图为巴基斯坦铁道部长哈尼夫·阿巴西

巴基斯坦铁道部长提及本国的核武器时表示:“我们 130 枚核武器,那可不是摆设。如果印度敢断我们的水、敢打我们,我们就断他们的呼吸。”

尽管巴基斯坦方面称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发动核战争、使用核武器,但言外之意也很明显,别把巴基斯坦逼急了,毕竟我们也是核国家。

事实上,双方在边境地区已持续了四天军事冲突,而如今的局势,绝非简单的军事冲突那么简单,而是存在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

这使得印巴局势异常紧张,也让各国纷纷开始劝和促谈。

在此情况下,中方表明了坚决的态度:

第一,反对极端主义。

反对极端主义是各国的共识,而巴基斯坦本身,甚至中巴关系本身也是遭受着极端组织的考验。

这些年不断有中国工程师、工人在巴基斯坦遭到极端分子袭击,中巴皆是极端主义的受害者,因此必须合力反恐,大家一起对付恐怖分子反恐开宗明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

第二,坚决支持“铁杆朋友”和“全天候合作伙伴”巴基斯坦保家卫国,朋友在危难时刻不能弃之不顾。

第三,支持各方通过对话和解缓和局势,也希望能够抓到真正的极端分子。

这就是中方的三个非常明确有力的观点。

那么,下一步局势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到底会打成什么样?

第一点,双方爆发大战的概率较低。

回顾历史,印巴之间确实发生过大战,但目前并不具备一定要发动大战的条件。

对双方而言,低烈度冲突是可以接受的,打一阵,保住面子后,然后大家再坐下来解决问题。

这方面双方都已多次交火,南亚人和其他东亚那种好面子,整个不一样,“今天打、明天握手”已是司空见惯。


图为印度总理莫迪

第二点,冲突仍有可能发生,而冲突打到什么程度,很大取决于莫迪的决策。

其一,可能是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

克什米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印度控制,一部分是巴基斯坦控制,双方都争夺这一地区的主权。

印度可能对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极端分子营地或相关机构发动导弹袭击,炸死一些人。

可以对外宣称,在己方人员遇袭后,已对极端分子进行了报复,这种方式的冲突烈度相对较低。

其二,印度可能宣称锁定了从巴基斯坦境内发动袭击的极端分子,进而向巴基斯坦境内发射导弹。

以印度目前的远程导弹能力,完全具备越境打击的实力。

一旦印度采取这一行动,巴基斯坦必然会进行反击,而这种反击是否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越演越大。

这是第二点,就是印度会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打击巴基斯坦境内,展示自己的力量。

第三点,印度可能锁定极端分子采取刺杀行动。

不管这些人在巴基斯坦境内,还是在其他地方,印度都可能对其进行刺杀,或者,印度也可能对与极端分子有关联的巴基斯坦人士下手。

据印度方面侦查判断,发动此次袭击的极端组织英文简称叫LET,印度认为该组织背后有巴基斯坦军事情报机构,因此不排除对相关“真凶”“主谋”进行打击,甚至这些可能性会同时存在。


图为巴基斯坦水坝

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提到印度“断水”问题。

印度此次一怒之下,废止了向巴基斯坦供水的相关协议,不仅停水,甚至还可能在洪水期泄洪。

这也是对巴基斯坦来说,忍无可忍。

巴基斯坦作为农业国,本就面临经济状况不佳、内部不稳定等问题,印度的断水举措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巴基斯坦虽能稍有忍耐,但绝不会无限制地容忍印度的进攻。

国内这么多问题,国内问题多了怎么办?打一仗就打一仗有什么呀?

这就是现在印巴之间的局势,那为什么印度此次为何如此强硬?

原因既有国内层面,也有国际层面。

在国内,莫迪政府以民族主义为基础,弘扬印度教,强调民族主义的强大与强硬。

在国际上,极端袭击发生时,莫迪正与美国副总统万斯会面,万斯表达了对印度的支持。

印度自认为既有国内民族主义支持,国外又有美国及西方支持,而巴基斯坦相对孤立,缺乏西方多国支持,因此底气十足。

然而,巴基斯坦也绝非任人拿捏。

其手中的 130 枚核武器,便是强有力的威慑,绝非摆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