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峰先生在练习楷书↑
祁峰1949年出生于甘肃酒泉,现居北京。自学成才。有“天下第一驼”和“第二个黄胄”之誉。一级美术师。是以诗书画印“四绝”集于一身的画家。先后在国内外22个城市举办了个人书画展。他刻苦学习传统、深入生活,以独创一格的画风闻名遐迩。
祁峰楷书练习作品《楷是最难关》↑
《楷是最难关》
草书洒脱楷端庄,
多少名家轻视唐。
活老方知难补缺,
临池已晚叹残阳。
(注:“轻视唐”指“轻视唐楷”
2025.4.28.祁峰重书于京都慕贤居。)
《楷是最难关》诗文解析:
这首诗是祁峰先生以诗入书,借笔墨谈艺,道尽书法与人生的深层哲思。
“草书洒脱楷端庄,多少名家轻视唐”——起笔对比草楷之韵,直指书坛曾轻慢唐楷的现象;“活老方知难补缺,临池已晚叹残阳”则笔锋陡转,以暮年临池之叹,剖白对楷书根基的敬畏。诗后自注“轻视唐”特指唐楷,足见其对传统法度的深刻叩问。
作为深耕丹青的艺术家,祁峰将绘画的构图哲思融入书法创作。此作虽为书法小品,却暗含“书画同源”的艺术理念:楷书的端庄如工笔之严谨,草书的率性似写意之酣畅,而唐楷作为“最难关”,恰是传统美学的精神脊梁。
2025年4月28日重书于京都慕贤居,既是对自身艺术历程的回望,亦含对当代艺术界“重创新轻根基”现象的反思。落款中的“重书”二字,似在诉说:经典需反复叩击,艺途当永葆敬畏。
这幅诗书作品不仅是笔墨的呈现,更是一位艺术家对“传统与创新”的真诚对话。这首诗道出了楷书学习之难。草书风格洒脱,楷书则端庄严谨,不少名家曾轻视唐楷,然而年岁渐长后才明白楷书功底难以补足,即便晚年勤加练习,也只落得临池感叹时光流逝的境地,体现出对楷书艺术深厚底蕴的深刻感悟。
责任编辑: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