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颖,快!跳到‘Rocket’!下一个字母是‘O’!”课间铃声刚响,黄山市黄山区仙源中心学校的操场上瞬间沸腾。一群孩子像“人形弹跳球”一样,在画满彩色字母的地面方格间蹦跶,边跳边喊英语单词,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这可不是普通的课间打闹,而是学校精心设计的“火箭字母大跳跃”游戏——跳着格子学英语,玩着玩着竟把单词记熟了!
在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下,黄山区教育系统探索新路径,通过挖掘传统游戏的文化与健身价值,结合“双减”政策要求,打造出“寓教于乐、体教融合”的校园育人新模式。近日,黄山区仙源中心学校的特色地面游戏实践成为这一创新理念的生动范本,为全区各校园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仙源中心学校的老师们脑洞大开,把整个校园变成了“游戏乐园”。十大特色地面游戏悄然上线:防溺水安全大冒险里,孩子们化身“安全小卫士”,在闯关中学会自救;精准沙包投掷区成了“手眼协调训练营”,连最坐不住的孩子也能全神贯注;钢琴键图案的跳远垫上,孩子们跟着“音乐节奏”腾空而起,艺术和运动完美碰撞,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各项能力。“以前课间要么追跑打闹,要么在教室写作业,现在大家抢着去操场‘闯关’!”五年级学生疏果兴奋地说。
除了“玩中学”,游戏更成了校园文化的纽带。学校将非遗文化与学科知识巧妙融合,开发创建了“轩辕遗韵 智趣蹲行”特色游戏,学生们以躬身前行的方式致敬古老智慧,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生机;节气大冒险则带领学生穿越二十四节气的时空长廊,将天文历法、历史知识融入趣味闯关,在游戏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该校校长黄科伟表示:“‘双减’不是做减法,而是用创意给成长做加法。孩子笑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入心。”
传统游戏不仅是文化基因的载体,更是“双减”背景下低成本、高效益的教育解决方案。下一步,黄山区教育系统将通过政策引导与实践创新,为青少年构建起充满乐趣的运动场景,让文明传承与体质强基并行,书写新时代校园育人的精彩篇章。
(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