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4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4年知识产权执法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在会上介绍,2024年4月启动了为期两年的“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侵权假冒等各类违法行为。去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商标、专利等领域违法案件4.4万件,涉案金额达11.29亿元,并将1311件案件移送至司法机关处理。


4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4年知识产权执法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摄

在狠抓大案要案方面,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组织江西、广东等9省(区、市)查办“极米坚果”商标侵权案件,成功查获违法经营额1.28亿元;组织查办了压片糖果企业利用商标宣称医疗保健功效欺骗消费者系列案件,截至目前,已经立案查处违法生产企业23家,并追踪溯源到上游违法企业和个人主体共计36个。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也查办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大案要案。比如,安徽省阜阳市市场监管局查处谷某涉嫌生产销售侵权服装案,涉案金额达2亿元;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破获特大商标侵权案,涉案金额高达3亿元。

为了让执法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商标侵权案件违法经营额计算办法》《商标行政执法证据规定》《市场监管领域知识产权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等一系列文件,为知识产权执法工作提供指导。组织81家电商平台集中签订了《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自律公约》,通过这种电商平台自我承诺的方式,将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义务和要求进一步细化、明确化。

在全球知识产权执法保护的大格局下,深化国际交流合作。2024年7月,与意大利农业、粮食主权与林业部签署地理标志合作与保护谅解备忘录,成功建立双边沟通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了中意两国在地理标志执法协作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同年10月30日,又与美国专利商标局在浙江杭州共同举办了2024打击网络销售侵权商品行为中美行政执法合作交流会。

“当然,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知识产权执法工作仍然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嵇小灵指出,商标侵权问题屡禁不止,即便多次严厉查处,仍有部分不法分子顶风作案;电商领域侵权问题尤为突出,由于电商交易的虚拟性、跨地域性等特点,给执法工作带来极大难度,成为执法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

嵇小灵表示,2025年将持续深入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一方面,进一步督促指导地方持续强化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力度,继续组织查办大案要案,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知识产权,不论企业规模大小,都一视同仁地给予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

另一方面,将大力加强执法基础建设,深入研究制定市场监管领域知识产权案件法律适用指南、商标近似侵权认定工作规则、查处商标侵权小微案件行政处罚裁量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执法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依据和操作规范。

同时,将大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业务培训方式,着力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执法专业人才,为知识产权执法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在国际交流方面,继续积极推进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合作,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