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黄渤等喜剧人在各大电影节上“厮杀”时,那个曾以《你好,李焕英》创下54亿票房神话的贾玲,却意外“消失”了。

这个曾在春晚舞台上承包观众笑声的“胖丫头”,仿佛一夜之间淡出了公众视野。



但鲜有人知,贾玲的“消失”背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自我革命。

她正在闭关筹备新片《转念花开》——这部聚焦反传销题材的现实主义作品,被业内称为“贾玲的第三次冒险”。

贾玲的这种“消失”,是她对行业规则的又一次无声宣战。



破茧:从相声女孩到票房女王的二十年突围

2005 年,中央戏剧学院相声表演班迎来了第一位女学生贾玲。

彼时的相声界,女性从业者不足3%,冯巩收下这个徒弟时,曾语重心长地说:“丫头,这条路难走。”

但贾玲偏要走出一条血路。



在传统相声界,女性从业者被视为“异类”。

不少相声大师曾公开表示“相声不适合女孩”,而贾玲的搭档白凯南仅凭一个“囧字眉”就火遍全国,她却在相声大赛中屡屡碰壁。



作为同样爱美的女孩子,她能在舞台上自称“女汉子”,引得观众哈哈大笑。

当沈腾调侃她“体重快赶上我两倍了”,贾玲当场回怼:“我这身材是为了给观众更多笑点,瘦了你们可就笑不出来了。”

这个四两拨千斤的回应,不仅化解尴尬,更将身材焦虑转化为创作武器。

在观众的掌声和笑声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贾玲硬生生在男性主导的相声江湖里撕开的一道口子。



2015 年,贾玲带着《喜剧啊,喜剧》登上《欢乐喜剧人》舞台。

当其他演员在台上比拼技巧时,她却融入了自己对喜剧的深刻理解。

节目中的贾玲穿着漂亮的裙子,却为了“喜剧效果”不惜生吃辣椒,狂炫啤酒,还弯着腰大口啃西瓜。

当戏中的男友看到贾玲狼狈的样子,甚至因为觉得她丢人决定分手。

这种自毁形象的表演让台下观众捧腹大笑,却也隐喻了女喜剧人追求梦想的不容易。



2016年,贾玲创立大碗娱乐。

公司成立初期,资金链几度断裂,贾玲只为留住创作团队不惜自掏腰包。

当时行业普遍认为:“女喜剧演员只能当配角。”

她力排众议签下张小斐,在《我就是演员》中为其争取角色,甚至自降片酬为新人铺路。



大碗娱乐签约的喜剧人中,女性占比过半。

老板贾玲坚持“剧本第一”的创作理念,拒绝低俗笑料。

她强调要写出“又能笑又能哭”的剧本,这不仅让贾玲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支持,更让这种作风成为了喜剧行业的一股“清流”。



这种“反商业”的操作,最终在2021年得到回报——《你好,李焕英》让张小斐成为金鸡奖影后,也让大碗娱乐市值突破30亿。

业内人士评价:“贾玲用一家公司,重塑了喜剧行业的生态。”



封神:从票房黑马到世界级导演的破局之路

2021年,《你好,李焕英》的成功彻底颠覆了行业认知。

这部投资仅8000万的电影,最终斩获54亿票房,让贾玲成为中国影史首位票房破50亿的女导演。

但在光鲜背后,是她长达五年的筹备与挣扎。



更具突破性的是,贾玲在电影中彻底摒弃了“自黑”式喜剧。

拍摄期间,她遭遇了母亲离世的重创,在片场数次崩溃大哭。

当她饰演的贾晓玲在雨中哭着对母亲说“我以后肯定有出息”时,观众看到的不是一个靠身材博眼球的谐星,而是一位用真诚打动人心的创作者。



2024年春节档,贾玲带着暴瘦100斤的《热辣滚烫》归来。

为了演好拳击手,她在3个月内完成从210斤到110斤的蜕变,体脂率大幅下降。

这段经历被网友称为“中国影史最狠减肥”



影片上映后,票房突破34亿,但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质疑她“靠身材博眼球”,有人说她 “失去了喜剧灵魂”。

而贾玲却在采访中云淡风轻地回应:“我只是想证明,胖瘦从不是定义女性价值的标尺。”



2024年7月,贾玲亮相巴黎奥运会开幕式。

在接下来的奥运会活动中,她还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分享了自己的减重经历。

交流过程中,贾玲毫不怯场,甚至还和巴赫比拼手臂肌肉。

这一镜头,让我们看到了贾玲的亲和力与国际影响力,也成为了全世界媒体热议的话题。



重生:从流量明星到时代符号的进化

在各大综艺的舞台上,我们看到的贾玲,像是一个没心没肺、无忧无虑的开心果。

事实上,贾玲是一个有着极强精神内核和责任心的人。



2025年1月,西藏日喀则地震后,细心的网友发现:捐款名单中,竟然出现了“李焕英”的名字。

这个细节让不少人想起了贾玲电影的创作初衷:“妈妈总说‘我女儿健康快乐就好’,现在我想替她做点事。”

她以母亲名义设立公益基金,持续关注教育帮扶。

每次公益活动,她都要求低调处理:“这不是作秀,是还债。”



今年,贾玲即将带着新片《转念花开》回归。

这部聚焦反传销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与她以往的喜剧风格大相径庭,通过女性视角展现受害者的觉醒与救赎。



贾玲饰演的单媛作为家中长女,被张小斐饰演的李运来骗入传销组织。

八年间,她从底层的“洗脑对象”逐步升至“高级讲师”,却在目睹亲友自杀后觉醒。



《转念花开》不仅是一部商业电影,更是贾玲作为女性导演的创作宣言。

她通过单媛的觉醒之路,揭示了“受害者→反抗者→救赎者”的精神蜕变,更是打破观众对贾玲“喜剧人”刻板印象的一次大胆尝试。



就像导演张艺谋曾经说的:“现在强调女性主义,那么女演员的路就更窄了,她们怎么能去自嘲呢?”

是啊,别说女演员了,就连一个普通人都很难站在舞台上被观众嘲笑。

2024 年,《综艺》杂志将贾玲评为“国际电影界最具影响力的十位女性影人”,评语是:“她用喜剧改写了女性在电影中的命运。”



贾玲的成功,让更多女性看到了可能性:辣目洋子在《兰心大剧院》中突破自我,金靖在春晚舞台上用夸张的表情逗乐全国观众,李雪琴用脱口秀讲述自己的学霸人生。

这些后来者,都在贾玲开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正如她在《热辣滚烫》中所说:“真正的力量,不是改变世界,而是不被世界改变。”



结语

张艺谋说女喜剧演员路窄,但贾玲用十五年时间,在这条窄路上走出了宽广大道。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偏见从不是终点,而是破局的起点。

当更多女性敢于打破规则,这个行业终将迎来真正的百花齐放。





部分参考资料来源:
转念花开(2025) - 豆瓣电影
澎湃新闻:从月薪3000到票房40亿元女导演,贾玲成名背后的重要人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