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 通讯员 马景宁


2024年以来,在无棣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碣石山镇紧紧围县“1+1165”工作体系,以加快建设“六个无棣”为着力点,聚力攻坚,砥砺奋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先后取得全国三星级地址文化镇、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市农业产业强镇、市文化样板镇等荣誉称号。

聚焦深化改革抓经济质效,动能转换激活发展新局。经济建设稳中求进。2024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940.9万元。社零额同比增长19.8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01%,增速居全县前列。“四上单位”持续培育。4家企业完成升规纳统,“四上单位”达到27家,是目前全县行业门类涵盖最齐全的乡镇。改革发展全面深化。小吴码头村成为全国县级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产权证书发放第一村。碣石山镇作为我县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并入选自然资源部典型示范案例。发展动能加速集聚。全镇国土空间规划待省级审批,破解了城镇开发边界的限制,解决了37个村宅基地遗留问题。储备乡村振兴土地指标200亩,进一步积蓄了发展新动能。

聚焦提质增效抓项目攻坚,靶向发力培强产业根基。坚持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引进项目4个,市外到位资金1.84亿元。招引云视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填补了全县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空白。提速重点项目建设。主动对接项目需求,加快推进投资1.2亿元的大智电力、投资4500万元的新拓路桥等重点项目。地热能项目纳入省级地热能示范工程。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建成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瞪羚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兴亚科技有限公司质量管理经验被评为全省质量标杆典型经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打造“皆(碣)好办”服务品牌,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57项,协调解决贷款1500万元。营商环境考核位列全县第一。

聚焦巩固提升抓乡村振兴,全域统筹绘就富美画卷。守好粮食生产安全底线。完成1.5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 4 万亩以上。耕地问题图斑整改 598 亩,拆除违法建设 6 处 51亩。培育壮大现代农业。与山东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成功试种“山农酥梨”“六月红桃”“维纳斯黄金苹果”等新品种。坡宋村蘑菇种植年增收50万元,古家庄村酥梨与蜜薯间作实现“亩产双赢”,南楼村中草药种植带动集体增收20万元。日晟种植专业合作社被山东农业大学授予“乡村振兴驿站”,获批市级科技小院。提档升级乡村文旅。大山东村被评为“省级文化廊道示范村”,通过省级和美乡村验收。小吴码头村被授予“市森林村居”称号。成功举办2024年古家桃花赏花季暨春季村晚、“碣石山庙会”等活动。桃花旅游文化节入选省“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优秀案例。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以馆里村为试点,开展“小田变大田”,全镇11个村新增土地流转2500余亩。新建党建微工厂4处,带动村集体增收170余万元。借助省市县派第一书记力量,投资600余万元加快古家-馆里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


聚焦服务保障抓民生改善,精准施策增进群众福祉。全力服务保障大济路拓宽改建工程,完成19公里的临时迁占、50套房屋的征迁任务,创造了无障碍施工环境。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投资775万元实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11个,带动北陈、宋家道口等9个村实现收益。民生工程持续推进。辐射20个村庄的11公里德惠新河河坝路、14.6公里的四好农村路全面完成。新建南陈新村跨幸福河桥1座,维修张家码头、小楼、刘家黄龙湾涵洞3处。扎实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行动,落实村民“门前五包”责任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提档升级”。公共服务全面完善。为大赵小学争取50万元无偿资金改善教学条件。中心幼儿园被评为“无棣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优秀集体”。中心小学连续8学年学业质量监测获乡镇学校第一名,连续5年被无棣县教体局授予“教学工作创新奖”“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全力保障3000㎡二院服务能力提升和20000㎡县域医疗次中心项目建设。碣石山镇卫生院被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2024年度山东省中医特色卫生院(全县唯一)。


聚焦基层治理抓平安建设,多元共治筑牢安全屏障。推进安全生产向事前预防转型,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140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90项,立案处罚2家。承办全市防汛抗旱应急演练。污染防治攻坚发力。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全力做好秸秆禁烧、河长制、黑臭水体治理等各项工作。平安建设稳步推进。以建设“心安家园”为着力点,加强源头治理,调解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0起。全力做好金融风险防控、校园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切实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2025年,碣石山镇将深入践行县委“1566”工作体系和镇委“1431”工作思路,提振信心、激发活力,全力打好“三大战役”,深入实施“三大行动”,实现四个“加力提升”,奋力谱写碣石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力挖潜扩容,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加力提升。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理念,坚持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充分利用已储备的乡村振兴指标土地,紧盯在谈项目,抓签约、促落地,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狠抓项目建设。全力服务保障投资5.5亿元的智慧冷链物流、良种繁育等市重点项目,投资6000万元的中皓电子二期等3个乡村振兴项目,确保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聚焦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深挖细查,完成升规纳统4家,全镇“四上单位”达到31家。


聚力创优提质,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加力提升。借助社会资本及省市县派第一书记力量,实施好全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推动试验区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充分利用和美乡村建设资金,加快推进1个省级、3个市级和美乡村建设。立足桃等优势产业及渔网编织等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作用和优势,推动久保桃、“山农酥”梨品质提升、手撒网做大做强、薄荷等中草药种植扩大规模,切实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利民农机合作社,发挥馆里村“小田变大田”经验作用,开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解决耕地碎片化等问题,带动社员及村集体持续增收。以“心安家园”建设为目标,积极推广小吴码头村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经验做法,持续发挥“碣说好”品牌优势。

聚力民生实事,在提升群众福祉上加力提升。全力服务保障大济路拓宽改建工程,创造无障碍施工环境。争取四好农村路18公里,完成部分路段安全防护、道路标志设置、减速带安装,构建安全畅通的交通网络。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7000亩,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邱馆小学争取30万元无偿资金,改善教学条件。与滨州市人民医院形成医联体,创建专家专业化服务特色科室,扩建辖区内8处中心卫生室。持续推进文化下乡,抓好文化廊道、和美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让一件件实事“落地开花”,为群众幸福生活“升温加码”。

聚力基层治理,在稳定社会大局上加力提升。完善镇、村两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组织体系,继续推动“全科大网格”治理效能提升工程深入实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巡察监管,以“零容忍”态度对待环境污染问题,加大对涉污企业的巡查打击力度,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守住碣石山镇的绿水青山。坚定不移地守牢安全生产、耕地保护、金融风险、舆情管控等一排底线,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