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G20财长会议落幕,中方与多国积极互动,却拒绝会见美财长贝森特,直接戳破特朗普政府所谓"中美正在谈判关税"的谎言。
贝森特恼羞成怒,随即要求亚行停贷中国。关键时刻,王毅巧妙反击,在中亚外长会议上为全球180国仗义执言,抨击美国关税霸凌。
中方为何坚决不见美财长?王毅外交行动释放了什么信号?
作者-山
高层会晤的战略冷处理
华盛顿的四月,G20财长会议热闹非凡,各国代表忙着穿梭交流,唯独中美之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高墙。中国财政部长与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都进行了亲切会晤,唯独对美国财长贝森特视而不见。
这种冷处理并非偶然。特朗普政府自上台以来,就像一个摇摆不定的钟摆,一会儿高喊对华关税加码,一会儿又声称谈判即将达成。
信息源: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美发声 2025-04-25 09:38·人民政协网
美方多次向国际社会放出"中美正在进行关税谈判"的烟雾弹,试图混淆视听,影响全球市场预期。
特朗普百日支持率创历史新低,仅有39%,比拜登时期的57%低了近20个百分点。这位白宫新主人正被内忧外患所困扰:国内面临200多起诉讼,十二个州政府集体上诉,哈佛等高校联盟、中小企业、移民人权机构甚至中国留学生都加入了告特大军。
更令人担忧的是,6月份即将到期的6.5万亿美元美债问题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重创美国经济根基。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迫切需要一个外交胜利来转移国内视线,而中国成为了他们眼中的理想靶子。
然而,中方早已看穿这一把戏。对于特朗普政府的虚假宣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直截了当地回应:"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这场关税战是由美方发起的,中方态度一贯明确: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这番掷地有声的表态,让美方的谎言不攻自破。而在G20会议上,中方的拒绝会见更是一记实际行动,用无声胜有声的方式告诉世界:中国不会在美国的胁迫下屈服,更不会为了美方的政治需求而充当其救命稻草。
随着中方态度愈发坚决,美国的焦虑也日益加深。贝森特在会议上的尴尬处境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无法获得他迫切想要的中国会谈成果。于是,美国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领域,试图通过多重渠道对中国施压,迫使中国就范。在与亚洲开发银行行长的会面中,贝森特露出了他的另一副面孔。
信息源:中国官宣,中国财长确实去了华盛顿,但情况却让特朗普失望了 2025-04-28 12:12·沧海前眼
金融施压的算盘落空
面对中方的坚决态度,贝森特并未就此罢休,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亚洲开发银行这一国际金融机构。在与亚行行长神田真人的会面中,贝森特咄咄逼人地要求停止向中国提供所有贷款,理由是中国已不属于发展中国家。
这一举措看似精明,实则暴露了美国的短视与傲慢。贝森特的算盘打得很响:日本作为亚行第一大股东占15.6%,美国紧随其后占15%,而中国仅占8%不到;加上亚行总部设在对华态度转变的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美日联手排挤中国似乎胜算在握。
信息源:美财长敦促亚洲开发银行停止向中国提供贷款 2025年4月27日, 08:19
然而,贝森特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银行的本质是服务优质客户,提供资产升值,实现盈利。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直是亚行最优质的客户,按时还款,信誉良好,几乎支撑着亚行的全部盈利。贝森特的要求无异于让亚行自断财路,这种不顾经济规律的政治干预注定不会得到支持。
这种"美国优先"的政策本质上是一种霸权逻辑的延续。特朗普上台后不久就宣布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征收基准10%关税,对90个国家征收11%-50%不等的"对等关税",而对中国的关税高达惊人的125%,远超其他国家。
这种单边主义行为已经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剧烈震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由于关税政策,全球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至2.8%,比今年1月份预测低0.5个百分点,远低于3.7%的长期平均水平。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如同一把双刃剑,不仅伤害他国,也会回伤美国自身。
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正在侵蚀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根基。WTO规则被公然忽视,自由贸易原则被肆意破坏,全球供应链受到严重干扰。这种行为不仅损害各国合法权益,更威胁着战后辛苦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秩序。
面对美国的霸权行径,国际社会的反对声浪正在日益高涨。欧盟批准对美国产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中国对美国商品征收84%的关税,全球反制措施此起彼伏。美国这种霸权主义做法虽然看似强势,但却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早已为此类情况做好了充分准备,拥有应对之策。
十年布局的战略远见
事实上,面对美国可能的制裁与排挤,中国的战略布局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展现了非凡的前瞻性。早在2015年,中国就牵头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为可能被排挤出亚行的情况预做准备。
这一决策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战略智慧。十年过去,亚投行已发展成为拥有100多个成员国的全球第二大国际多边机构,影响力不断扩大。如果美日真的不计代价将中国排挤出亚行,反而会给亚投行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国际影响力。
亚投行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中国坚持互利共赢外交理念的生动体现。与美国"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不同,中国始终奉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发展理念,注重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
在亚投行的运作中,中国虽然是最大出资国,却从未利用自己的地位谋求不当利益。相反,中国积极推动亚投行建立透明、高效的治理结构,确保所有成员国的声音都能被听到,权益都能得到保障。这种包容性的发展模式赢得了广泛认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
更为重要的是,亚投行的成立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特别是为亚洲发展中国家解决了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瓶颈问题。通过支持道路、铁路、港口、电力等项目建设,亚投行正在帮助众多发展中国家提升发展潜力,改善民生福祉。
这种致力于实现共同发展的外交理念,与美国动辄利用经济手段进行胁迫打压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不断拓展与各国的合作领域,在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搭建互利共赢的桥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王毅外长曾多次强调:"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主张互利共赢,反对零和博弈;支持开放合作,反对封闭排他。"这不仅是外交辞令,更是中国一以贯之的行动准则。中国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为全球提供了与美国霸权主义截然不同的选择,各国正在不同程度上作出自己的判断。
全球站队的分水岭
面对美国的关税战,全球国家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应对态度,这背后反映的是对两种不同发展模式的选择。据统计,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有75个国家选择了妥协让步,另有一批国家则持观望态度,而中国则坚决予以反制,成为少数敢于与美国正面交锋的国家。
这种态度分化背后是深层次的经济依存关系。作为全球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供应链和市场对全球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即使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如欧盟和日韩,也坚决拒绝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因为他们深知与中国合作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信息源:中国-中亚外长会晤具有特殊意义 2025-04-28 14:30·参考消息
在这种背景下,王毅外长出席中国-中亚外长会议的举动具有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的会议上,王毅明确批评美国向其他国家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的行为,指出这严重损害了各国利益,破坏了多边贸易体系,威胁全球经济稳定。
这番表态不仅是为中国自身仗义执言,更是为全球受到美国关税霸凌的180多个国家代言。中国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公开站出来与美国对等硬刚的国家,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其他国家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信息源:直新闻 2025-04-27 12:36 王毅:中国反制美关税战,有两个原因
欧盟已批准对美产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中国对美商品征收84%的关税,全球反制措施形成多点开花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单边保护主义的危害,国际社会正在形成更加广泛的共识,支持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始终着眼于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应对美国关税战的过程中,中国不断强调对话协商的重要性,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这种建设性态度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各国选择不再盲目跟随,而是根据自身利益进行独立判断,这种变化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力量对比。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各国利益深度交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做法注定难以持久。在美国霸权与中国共赢两种模式的对比中,国际社会的选择将决定全球经济秩序的未来走向。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或将成为一把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工具,最终损害的还是美国自身的长远利益。
结语
中美关税角力与G20外交博弈中,两种国际秩序观鲜明对立:美国单边霸凌与中国互利共赢。王毅为180国站台,展现了中国大国担当。
面对国际局势变幻,中国坚持多边主义,为全球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提供了构建公平国际秩序的中国智慧。
各国该选单打独斗还是团结协作?全球治理体系需要怎样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