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至5月6日,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的5条道路和1个桥区将陆续开放通车。至此,奥林匹克中心区将实现全时全域开放。也就是说,市民、游客可以24小时更加方便地骑行、步行或者自驾游览奥林匹克中心区,或者从奥林匹克中心区穿行。
形成7横7纵交通连通网络
4月29日24时,科荟路(北辰西路-天辰东路,湖景东路-北辰东路)、天辰西路(科荟路-科荟南路)、天辰东路(科荟路-科荟南路)、慧忠路(北辰西路-天辰东路)4条道路将正式开通。5月6日24时,国家体育场南路(天辰东路-北辰桥,北辰桥-湖景东路)和北辰桥区将正式开通。由此,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内所有社会道路将实现全面开通,形成7横7纵、快慢行结合的交通连通网络。
4月29日至5月6日,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的5条道路和1个桥区将陆续开放通车。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市政基础设施科科长马卫国介绍,北辰桥区道路与北四环辅路、天辰西路、天辰东路、国家体育场南路、湖景东路连接,道路开通后,四环外“鸟巢”“水立方”与四环内“民族园”“奥体中心”游客可通过北辰桥直达,不需再绕行四环辅路,平时通行时间缩短约50%以上。
四通八达的路网在方便市民游客进出园区、改善周边市民出行环境的同时,也助力园区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等奥运场馆和周边企业的发展。国家游泳中心董事长杨奇勇介绍,去年底奥林匹克中心区拆除围栏后,来场馆的游客越来越多。这次北辰桥区连通,整个奥林匹克中心区全时开放后,市民游客进入园区各场馆会更加便利。
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总面积约11.59平方公里,由于此前园区部分区域实施封闭管理,封闭区域道路无法与外部市政道路顺接。从去年开始,奥林匹克中心区先后拆除围栏,开通湖景东路、天辰西路等8条道路,迈出了打造无边界、全时开放的首都城市中央公园的脚步。此次科荟路、天辰西路等剩余5条道路的开放,真正实现了奥林匹克中心区提速通达,全域开放。
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陆闻宇提示市民游客,在园区内大型场馆举办体育赛事、演唱会、会议会展等各类大型活动期间,为保障公众安全,公安、交通、交管等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大型活动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对部分道路采取临时交通管控措施,还请大家关注相关信息,选择合理出行路线。
奥园花海花期可持续至10月
随着奥林匹克中心区路网的开放,一个花园式的园区正呈现给市民、游客。4月29日上午,新京报记者沿四环辅路骑行,沿路绽放着艳丽的虞美人,花海的北侧是龙形水系和鸟巢,不少游客以花海为前景、以鸟巢为背景在此拍照。
陆闻宇说:“以前这里有围栏,从游览的角度来说,总是有些不方便。去年我们打开园区围栏,将这片花园更好地呈现给大家。”记者了解到,花海里不只有虞美人,还有大花金鸡菊、滨菊、紫松果菊、高山紫菀、赛菊芋、落新妇等近20种花卉,花期可从4月持续到10月,形成独具一格的烂漫花海。
北四环辅路上,市民拍摄花海和鸟巢。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据介绍,今年,朝阳区推动实施奥林匹克中心区花园式片区建设,目前已完成14.71万平方米的景观提升。该片区以“礼序中轴,两带重塑,一环两纵三横”的空间结构为骨架,打造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多元重塑、龙行花伴”,开放、共享、活力,无界融合的首都城市中央公园。
先行实施的14.71万平方米提升内容包括“一环”中的北四环中路、北辰西路、北辰东路;“两带”中的天辰东路;两纵中的湖景东路。“一环”上打造“鸟巢彩廊”“双奥之礼”景观节点;“两带”上强化天辰东路“国际交往走廊”形象;“两纵”中营造湖景东路“绿荫桃红”的水岸彩廊。
北辰西路与天辰西路之间原本封闭的祥云如意装饰绿地转变为“双奥之礼”花园客厅,让市民更加便捷地进入奥林匹克中心区。同时增设休憩设施,园路周围栽植毛茛、千叶蓍、赛菊芋、桔梗、卡拉多那鼠尾草等宿根花卉,栽植面积4500余平方米,成为市民打卡“鸟巢”“水立方”、观花观景的休闲好去处。
天辰东路沿线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与国家会议中心一期、亚洲金融大厦共同承载更多国际性、国家级会议和大型展览,景观提升工程通过种植紫玉兰、西府海棠,强化粉紫色系春季景观效果。同时,增加粉色系树状月季,搭配火红的四季海棠、金黄的万寿菊等地栽花卉,形成“玉堂争春、礼路相迎”的迎宾景观。
湖景东路保留现状柳树、白皮松,延续现状桃红柳绿的种植特色,在重要路口种植月季,营造复合种植花境效果,打造观水系、观场馆的“彩荫桃红”水岸彩廊。
陆闻宇表示,通过拆除围栏、取消安检、打通道路、景观升级、全时开放等系统举措,奥林匹克中心区与民众更加“亲密”,各大商业体的联动发展也更加便利。
记者/吴婷婷
编辑/张磊
校对/刘越
运营编辑/樊一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