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中国外交部通过一则名为《不跪!》的中英双语视频向世界传递了震彻寰宇的宣言——“中国不跪!中国不退!”。短短八字,浓缩了中华民族百年抗争史的精神内核,更以新时代的铿锵之音,回答了美国霸权主义步步紧逼下的终极命题:面对强权,我们有何可惧?
回望太平洋彼岸的白宫,关税大棒的阴影仍在全球市场盘旋。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对华加征关税的清单越拉越长,从新能源汽车到光伏产品,从半导体设备到医疗器材,试图用经济霸权构筑新的"柏林墙"。
美国通过全球关税风暴施压,对中国采取“例外”策略,试图以“90天缓刑”为诱饵,胁迫其他国家限制对华经贸合作。
外交部发布的视频以“台风眼”为喻,揭露美国看似留有余地,实则酝酿更猛烈打压的险恶用心。视频回顾美国对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打击(《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和肢解法国阿尔斯通等案例,警示“向霸权低头只会陷入更深危机”。面对美国反复无常的霸权行径,中国保持清醒认知,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抵制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到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虎门销烟到抗美援朝,中华民族的尊严史书始终贯穿着一条铁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历史反复证明,妥协退让只会让霸凌者得寸进尺,正如外交部所言:“向霸权低头如同饮鸩止渴,只能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
而今,这种精神已升华为制度韧性。华为突破6G芯片技术封锁、C919客机订单突破1500架、稀土出口管制反制美国军工产业链,每一步突围都印证着:尊严不是虚妄的口号,而是科技自立与产业升级铸就的钢铁长城。
面对美国近期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加征关税的霸凌行径,中国选择正面亮剑。商务部数据显示,一季度对美出口逆势增长6.9%,而同期美国制造业成本因中方反制关税飙升23%。这种“硬碰硬”的背后,是精准的博弈策略:
在经贸领域,中国拓展巴西大豆进口、深化与俄罗斯能源合作,将粮食与能源安全攥在自己手中;通过RCEP与“一带一路”,东盟市场对华贸易占比提升至38%。科技战场上,华为天罡X3芯片突破太赫兹频段商用化,直接冲击美国在6G领域的技术霸权。正如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所言:“世界不能回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中国正用实力重塑规则。
美国单边主义早已引发全球公愤。联合国秘书长杜加里克直言,美国关税政策将导致全球商品贸易量萎缩1%,最不发达国家出口额骤降47%。而中国在安理会主持“单边主义对国际关系冲击”会议时,80多国代表齐声谴责美国“将自身霸权凌驾于全球公利之上”。
这种道义高地的争夺,在具体事件中更具象化。当美方在联合国滥用东道国特权,拒签特定国家外交官签证时,耿爽副代表一针见血:“美方做法违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29条,是对他国外交官尊严的践踏”。中国不仅为自己发声,更为全球南方国家代言,中国已对最不发达国家产品实施零关税,愿以14亿人口市场与全球共享发展机遇。
外交部“不跪”宣言的深层力量,在于它唤醒了每个中国人血脉中的精神图腾。从杨靖宇胃中的草根到孟晚舟归国的红裙,从钱学森“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人也能搞”的豪情到今日外交部“吾辈当奋发图强”的呐喊,历史长河奔涌向前,但脊梁从未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