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妈,我今天不想去上学。”小雅低着头,小手紧紧抓着粉色书包。
张丽匆忙整理着文件,头也不抬地说:“乖,上学去,妈妈晚上来接你。”
楼下传来李明的催促声:“快点,要迟到了!”
小雅默默跟着妈妈下楼,眼神里有大人们看不懂的疲惫。
放学后的公寓里,没有人看见小雅是如何轻轻关上门的。
没有人知道她是如何将小炭盆摆在房间中央的。
一个粉色书包静静地躺在床头,仿佛在等待某个人发现其中的秘密。
当警察掀开白布,露出小雅安详的面容时,李明和张丽的世界瞬间崩塌。
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一个六岁的孩子为何会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直到父母打开那个她生前从不离身的粉色书包里……
01
十月的黄昏像一层薄纱,轻轻笼罩在这座不大不小的城市上空。
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渐渐模糊,街道上的灯光一盏接一盏亮起,如同繁星落入凡间。
李明站在阳台上,手中的烟燃烧到一半,他微微皱眉,目光投向远方,思绪却像那缭绕的烟雾一般难以捉摸。
他已经连续加班一周,今天好不容易能早些回家,可办公室的事务仍在脑海中盘旋不去。
“李明,快来吃饭吧。”张丽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温柔中带着一丝疲惫。
他掐灭烟头,回到屋内。餐桌上,三菜一汤已经摆好,色香俱全。
张丽从厨房端出最后一碗汤,放在桌子中央。
她穿着围裙,发丝有些凌乱,脸上的妆容也褪了大半,但依然掩不住岁月雕琢后留下的温婉气质。
“小雅在房间里吗?”李明问道,目光扫向女儿的房门。
张丽点点头:“刚才还在画画呢,你去叫她吧,饭菜要凉了。”
李明走到女儿房门前,轻轻敲了敲门:“小雅,吃饭了。”
门内没有回应。他又敲了敲,仍然没有动静。
“小雅?”李明推开门,看到女儿背对着门,坐在小桌前,正专注地画着什么。
她的书包放在一旁,拉链半开,露出一角纸张。
听到推门声,小雅迅速合上画本,转过身来。她有些慌张地将画本塞进书包,拉上拉链。
“爸爸。”她小声说,声音像蒲公英的绒毛一样轻。
李明蹲下身,与女儿平视:“在画什么呢,这么认真?”
小雅低下头,小手紧紧抓住书包带:“没什么。”
“给爸爸看看好不好?”李明伸手想拿书包。
小雅急忙后退一步,将书包护在胸前:“不行。”
李明有些诧异,但也没太在意,只当是孩子的小秘密:“好吧,不看就不看。来吃饭吧,妈妈做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
小雅跟在爸爸身后,走向餐厅,手仍紧紧抓着书包,像是担心谁会抢走它似的。
餐桌上,张丽给小雅夹了一块排骨:“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
小雅低着头,慢慢咀嚼着食物,没有回答。
“老师说你今天都没怎么参加集体活动,是不是不舒服?”张丽关切地问。
小雅摇摇头,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面前的碗。
李明和张丽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担忧。这样的沉默在过去几周变得越来越常见,他们的女儿,那个曾经活泼爱笑的小姑娘,如今变得沉默寡言,像一个小小的影子。
“小雅,有什么事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李明放下筷子,温柔地说。
小雅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又低下头去:“没事。”
“那为什么总是不开心呢?”张丽轻声问。
小雅的手指绞在一起:“他们不喜欢我。”
“谁不喜欢你?”李明追问。
小雅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吃着饭。
李明想再问,张丽却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先别追问。
餐桌上的气氛有些沉闷,只有筷子偶尔碰撞的声音。
饭后,小雅回到自己房间,再次抱着书包坐在小桌前。
李明和张丽站在厨房里,压低声音交谈。
“她最近总是这样,不爱说话,也不愿意和我们分享。”张丽忧心忡忡地说,手中的碗刷了又刷。
李明叹了口气:“是不是在幼儿园受委屈了?明天我去问问王老师。”
“我前天问过了,王老师说小雅在园里很安静,不太合群,有时候太敏感了。”张丽将洗好的碗放在架子上,“老师说可能是分离焦虑,建议我们多陪陪她。”
“我们是太忙了。”李明自责地说,“等这个项目结束,我一定多花时间陪她。”
张丽点点头,眼中带着几分歉疚:“我也是,下个月申报结束,会轻松些。”
他们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夜色,心中充满了对女儿的爱与担忧,却不知道如何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夜深了,李明和张丽准备休息。张丽轻轻推开小雅的房门,想给女儿盖好被子。
小雅已经睡着了,怀里紧紧抱着那个粉色书包,眉头微蹙,似乎睡得并不安稳。
张丽想把书包拿开,小雅却在睡梦中抓得更紧了。
她轻轻叹了口气,替女儿掖好被角,悄悄退出房间。
“她还抱着书包睡觉?”李明问道。
张丽点点头:“一个月前开始的,就是那个粉色书包,她宝贝得很,甚至不让我洗。”
“里面装了什么?”
“不知道,她不让我碰。我试过几次,她就会很紧张,说'别看'。”张丽担忧地说,“我怕逼得太紧,她会更不愿意和我们交流。”
李明思考片刻:“再观察几天吧,也许只是孩子的小秘密。”
张丽点点头,但心中的不安却越来越强烈。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帘,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李明早早起床,准备送妻子和女儿。
小雅坐在餐桌前,默默地吃着早餐,粉色书包放在膝盖上,一刻也不离身。
“小雅,书包放旁边吧,吃饭时抱着不方便。”张丽提醒道。
小雅摇摇头,将书包抱得更紧了。
李明看了看时间:“快点吃,要迟到了。”
小雅慢慢吃完最后一口,起身背上书包,站在门口等待。
在车上,小雅坐在后座,目光始终望向窗外,不时轻轻抚摸着书包,像是确认什么珍贵的东西还在。
到了幼儿园门口,小雅突然抓住妈妈的手:“妈妈,我今天不想去上学。”
张丽看了看手表:“别任性,老师在等呢。”
“可是……”小雅欲言又止,眼中闪烁着恐惧。
“乖,去上学吧,妈妈下午来接你。”张丽摸摸女儿的头,温柔但坚定地说。
02
小雅最终垂下头,默默走向幼儿园大门。她的步伐很慢,像是每一步都充满了不情愿。
“她怎么了?”李明通过后视镜看着女儿的背影,皱起眉头。
张丽摇摇头:“不知道,最近总这样,每天都不想去幼儿园。”
“问过原因吗?”
“问了,她就是不说。”张丽叹了口气,“王老师说有些孩子会有这种情况,过段时间就好了。”
李明若有所思:“晚上我早点回来,好好和她谈谈。”
车子驶离幼儿园,李明和张丽心中各自思索着女儿的异常,却没有一个人能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送女儿上学。
同一天下午,李明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
手机突然响起。是张丽的电话。他看了看时间,这个点她应该在上课,怎么会打来电话?
“喂,丽,怎么了?”
电话那头传来张丽颤抖的声音:“小雅……小雅她……”
李明心头一紧:“小雅怎么了?”
“你……你快回来……”张丽的声音几乎听不清,夹杂着抽泣,“小雅她……自杀了……”
这个词像一道闪电,瞬间击穿了李明的心脏。他的脑海一片空白,只感到一阵眩晕。
“你在哪?”他机械地问道。
“在家……警察在这里……”
李明挂断电话,像失了魂一般冲出办公室,顾不上同事诧异的目光,直奔停车场。
开车的过程中,他的思绪混乱不堪,不断地告诉自己这一定是个错误,一个可怕的误会。
小雅才六岁,她怎么会知道什么是自杀?她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式离开?
当他赶到家门口时,看到小区已经围满了人,警车和救护车停在楼下。
邻居们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看到他时,眼神中充满了同情和好奇。
他推开人群,冲进单元门,直奔电梯。
电梯里挤满了人,他无法等待,转身冲向楼梯,一口气跑上了六楼。
推开家门的瞬间,他看到妻子坐在沙发上,脸色苍白,眼泪无声地流淌。
几个警察在房间里走动,对着小雅的房间拍照、记录。
“丽!”李明冲过去,抱住妻子,“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丽抬起头,眼神空洞:“放学接小雅,她没有出来。老师说她请假回家了……我赶紧回来……进门就闻到一股怪味……”
她说不下去了,泪水再次涌出。
李明转向一旁的警察:“我女儿在哪?”
警察看了他一眼:“您是孩子父亲吧?请节哀。孩子已经被送往殡仪馆了。”
“不可能!这不可能!”李明摇着头,声音嘶哑,“她才六岁啊!”
一位中年警官走过来:“李先生,请冷静。根据现场情况,是一氧化碳中毒。我们在您女儿房间找到了燃烧过的木炭和打火机。”
“这不可能!”李明几乎是吼出来的,“她从哪里知道这些的?她根本不可能做这种事!”
“现在的孩子接触信息很多。”警官平静地说,“根据监控和邻居证词,您女儿是自己一个人回家的,中途没有遇到任何人。”
李明瘫坐在地上,眼泪夺眶而出:“我不信……我不信……”
张丽走过来,搂住丈夫的肩膀,两人相拥而泣。
那一刻,世界在他们眼中崩塌,只剩下无边的黑暗和痛苦。
“她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行为?”警官继续问道。
张丽擦着眼泪:“她最近很安静,不太爱说话,总是一个人抱着书包发呆。”
“书包?”警官问道。
“对,她的粉色书包,她很珍惜,从不让我们碰。”张丽哽咽着说,“昨天我看到她往书包里塞什么,问她她就说'别看'。”
“她说过什么奇怪的话吗?”
李明回忆道:“她说过'他们不喜欢我',我们以为是小孩子之间的小矛盾。”
警官记录着:“书包在哪?”
“应该在她房间。”张丽说。
“我们需要带走书包和一些遗物进行检查。”警官说,“完成调查后会归还给你们。”
两位悲痛的父母木然地点头,他们的世界已经失去了所有色彩。
警察离开后,李明和张丽站在女儿的房间门口,久久不能迈步。
这个曾经充满欢笑的小小空间,现在只剩下一片冰冷和寂静。
终于,李明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
小雅的床整整齐齐,好像主人只是暂时离开。
床头的小熊玩偶依旧保持着微笑,书桌上的画本摊开着,一幅画只完成了一半。
张丽颤抖着手拿起那幅画,上面是黑色的影子和明亮的火焰,还有一个小小的人影。
“李明,你看……”她声音发颤。
李明看着那幅画,心如刀绞:“她画的是什么?”
他们翻开画本的前几页,发现很多页都被撕掉了。
地板上散落着几片纸屑,两人俯身拾起,拼凑在一起。
每一片残缺的纸片上,都是相似的图案:黑色的影子,红色的火焰,以及孤独的小人。
“她为什么会画这些?”张丽喃喃自语,眼泪再次涌出。
李明蹲在地上,仔细检查着女儿的书桌抽屉。在最底层,有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他小心地展开,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我不要去。”
“这是什么意思?”他困惑地问。
张丽看了一眼:“可能是她不想去上学吧。最近她确实总是说不想去幼儿园。”
李明的心一沉:“为什么我们没有认真问过她原因?”
两人相对无言,痛苦和自责充斥着他们的心。
夜幕降临,邻居王阿姨送来了一些热汤和面包。
“孩子最近总是一个人在楼下画画。”王阿姨叹息道,“画完就小心地放进书包,不给任何人看。”
“她为什么不给我们看呢?”张丽问道,声音中充满了懊悔。
王阿姨摇摇头:“孩子有时候有自己的小秘密。不过她看起来不太开心,我问过她,她只说'他们不喜欢我'。”
“谁不喜欢她?”李明急切地问。
“她没说,我以为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王阿姨回忆道,“有一次我看见她和另一个小女孩一起玩,那孩子好像叫明明。”
03
送走王阿姨后,李明立刻拿出手机:“我要联系明明的家长,了解情况。”
张丽点点头,眼中带着一丝希望:“或许他们知道些什么。”
李明通过班级群找到了明明家长的联系方式,拨通了电话。
“您好,我是小雅的爸爸。”李明的声音有些发颤。
“啊,李先生,我听说了小雅的事,真是太难过了。”明明妈妈的声音充满同情。
“谢谢关心。我想问问,明明有没有提起过小雅在幼儿园的情况?”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明明确实提过一些。她说小雅在班里很少和别人玩,总是自己一个人画画。”
“还有呢?”李明追问。
“她说……有几个孩子经常取笑小雅,说她是'小怪物',因为她不爱说话。”明明妈妈的声音有些犹豫,“孩子们有时候很残忍,但不是恶意的。”
李明感到一阵眩晕:“老师知道这些事吗?”
“应该知道吧,明明说过王老师看到了,但没有怎么管。她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们自己解决矛盾。”
挂断电话,李明的心情更加沉重。他转向张丽,把刚才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她。
“小怪物?”张丽难以置信地重复道,眼泪再次涌出,“她那么可爱,怎么会被叫做小怪物?”
“王老师知道这些事,却不管。”李明握紧拳头,声音中充满愤怒,“明天我们去幼儿园,好好问问。”
第二天一早,李明和张丽去幼儿园见了园长和王老师。
“对小雅的不幸,我们深表遗憾。”园长表情严肃,“这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个打击。”
“我想知道小雅在幼儿园有没有受到欺负。”李明直奔主题,目光锐利。
王老师低下头:“小雅是个很安静的孩子,有时候和其他孩子玩不到一起去。”
“那不是她的错。”张丽声音提高了一些,眼睛红肿。
“当然不是,只是她太敏感了。”王老师解释道,“有时候孩子们开个玩笑,她就会哭。”
“什么样的玩笑会让一个孩子哭?”李明逼问。
园长插话:“孩子们的世界很单纯,可能只是玩游戏没叫她,或者不小心碰到她。”
“我们听说有孩子叫她'小怪物',这就是你说的'开玩笑'吗?”张丽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王老师明显愣了一下:“这……这可能是孩子们之间的小矛盾,我们不提倡这种行为,但也不必太在意。”
“不必太在意?”李明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女儿自杀了!”
王老师不安地看向园长,园长清了清嗓子:“李先生,张女士,我们理解你们的心情,但请不要把责任全推给幼儿园。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
“那为什么小雅会说'他们不喜欢我'?”张丽问道,眼中含泪。
王老师显得有些不安:“孩子们有时候会夸张事情。”
“我记得小雅说过,老师不喜欢她。”张丽突然说,“那是你吗,王老师?”
王老师脸色变了:“我对每个孩子都一样。”
园长察觉到气氛紧张:“两位家长心情可以理解,但请不要无端指责。我们会配合警方调查,如果发现任何问题,一定严肃处理。”
离开幼儿园,李明和张丽感到更加不安。
“他们在隐瞒什么。”张丽确信,“王老师的表情太不自然了。”
“我们回家再好好想想,看小雅平时有没有透露过什么线索。”李明说,声音中充满疲惫。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小区甚至整个小城市都在议论这件事。
有人说是夫妻俩平时太忙,冷落了孩子;有人传言小雅是“中邪”了,才会做出这种事。
李明和张丽听着这些议论,心如刀绞。他们尽量避开邻居的目光,将自己关在家中,沉浸在无尽的悲痛和自责中。
晚上,李明坐在小雅的床边,轻轻抚摸着女儿留下的小熊玩偶。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他喃喃自语,眼泪再次涌出。
张丽走进来,坐在丈夫身边:“我一直在想,如果那天早上我能多留一点时间,多问她一句为什么不想去上学……”
“别自责了,我也是,太忙了,没有注意到她的变化。”李明叹息道,“我们都以为只是小孩子的小情绪,谁能想到……”
他说不下去了,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张丽拿出手机,翻看着小雅的照片。
从出生到现在,六年的时光如同电影一般在屏幕上流淌。
最初的照片中,小雅总是笑得很甜,眼睛弯成月牙;但近几个月的照片,她的笑容越来越少,眼神中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疲惫和恐惧。
“你看,她的笑容变了。”张丽指着一张三个月前的照片,“这是她生日那天,笑得还很开心。”
李明点点头,心中一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
张丽思考着:“好像是开学后不久,大概两个月前吧。那时候她刚升入中班,换了老师和同学。”
“王老师就是那时候开始教她的?”
“对,之前是林老师,小雅很喜欢她,总是说林老师讲故事好听。”张丽回忆道,“换了王老师后,她很少提起学校的事了。”
两人陷入沉思,试图从记忆的碎片中拼凑出真相的轮廓。
“书包。”李明突然说,“她的书包一定有线索。警方什么时候归还?”
张丽摇摇头:“他们说调查结束后,大概要一周左右吧。”
“一周……”李明深深叹息,“这一周会很漫长。”
张丽靠在丈夫肩膀上,轻声说:“我总觉得书包里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否则她不会那么珍视它,甚至睡觉都抱着。”
李明点点头:“等警方归还,我们一定要仔细检查。”
04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和张丽开始整理小雅的遗物,每一件小衣服,每一个小玩具,都让他们泪流满面。
在小雅的书桌抽屉里,他们发现了一些折纸,大多是小动物和花朵,做工稚拙但充满童趣。
“她很喜欢折纸。”张丽微笑着说,轻轻抚摸一只纸鹤,“记得上个月,她还吵着要我教她折千纸鹤,说可以实现愿望。”
李明接过纸鹤,眼中含泪:“她的愿望是什么?”
张丽摇摇头:“她没说,说是秘密,说出来就不灵了。”
在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绘本和故事书。李明取下一本,翻开扉页,上面有一行稚嫩的字迹:“小雅的书,请不要拿走。”
“她很爱看书。”李明轻声说,“记得她刚学会认字时,总是缠着我们读给她听。”
“是啊,那时候她很活泼,总是问这问那。”张丽回忆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变得越来越安静了。”
李明继续翻看书架,突然发现一本不同寻常的笔记本,封面上贴着各种小贴纸。他打开笔记本,里面是小雅的涂鸦和一些简单的句子。
“这像是她的日记。”李明说,声音低沉。
张丽凑过来,一起翻看。大多数页面都是简单的记录,比如“今天天气很好”,“看到了一只蝴蝶”之类的。但在最近的几页,文字变得零碎而混乱。
“他们又笑我了。”一页上写道。
“为什么不喜欢我?”另一页上画了一个哭泣的小人。
“不想去。不想去。不想去。”连续几页都重复着这句话。
看到这些,李明和张丽的心如刀绞。他们的女儿,竟然承受着如此巨大的痛苦,而他们却浑然不觉。
“我们太忙了,没有关注她的变化。”张丽自责地说,泪水模糊了视线。
李明握紧拳头:“不只是我们的错,幼儿园也有责任。王老师明明知道她在班上受欺负,却什么都没做。”
就在这时,李明的手机响了,是警方打来的,通知他们可以去领取小雅的遗物了。
“太好了!”张丽激动地说,“终于可以看看书包里到底有什么了。”
李明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和恐惧:“走吧,现在就去。”
他们驱车前往警察局,心情无比沉重又复杂。一路上,两人几乎没有交谈,各自沉浸在思绪中。
警察局里,一位女警官接待了他们。
“这是小雅的个人物品。”女警官指着桌上的一个纸箱,“包括她的书包和一些文具。”
李明和张丽目光立刻锁定了那个粉色的小书包,心跳加速。
“我们检查过了,没有发现不寻常的东西。”女警官补充道,“初步认定为意外事件。”
“谢谢。”李明机械地回答,接过了纸箱。
回到车上,两人都迫不及待地想打开书包,但最终决定等回家再看。
“等回家吧。”张丽说,声音里带着畏惧和期待,“我想在家里,在她的房间里打开。”
回到家,他们把纸箱放在客厅的茶几上,看着它,心跳如雷。
“你准备好了吗?”李明轻声问妻子。
张丽深吸一口气,点点头:“我们必须知道真相。”
李明慢慢打开纸箱,拿出了小雅心爱的粉色书包。
书包比他记忆中的要重一些,拉链紧闭着,好像在守护着什么秘密。
“你来开吧。”张丽声音颤抖。
李明咽了口唾沫,手指触碰到拉链的一刻,他感到一阵颤栗。
缓慢地,他拉开了书包的拉链。
里面整齐地放着小雅的课本和文具盒,看起来很普通。
李明小心地取出这些物品,放在一旁。
“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他有些失望地说。
张丽突然注意到书包内侧有一个隐蔽的小夹层,她伸手摸索了一下:“这里还有东西。”
她打开夹层,里面塞满了纸,整整一沓。看到这些纸的瞬间,李明和张丽都倒吸一口冷气,他们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