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山好像从未被某个时间节点所禁锢,始终保持特立独行的生命力,打造消费空间美学化。这个五一,来浒山,感受可慢行的生活场景。




艺术到底离我们有多远?那就从一场展览开始。

乐雅艺术空间,开启了让城市更好的具体行动。作为城市重要的精神文化空间,乐雅艺术空间关注着当地文化,同时也打破了国际界限,让文化精神在空间中流动。

自落地以来,相继策展了当地作家徐光强、沈宇翀作品展,中外青年艺术家器物展、中韩陶瓷艺术交流展等。


当下,千田三砂子油画展正在艺术空间展出,展览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诗《她走在美的光彩中中》为题,以艺术之名向所有女性致敬,赞美她们的智慧、力量和美丽。



每一件作品如抽丝剥茧般,呈现着艺术家、艺术作品的内在核心。

从砂子女士身上,我们可看到,艺术从来不是某个特定群体的专属领域,它是向所有人敞开的。任何人,无论年龄、背景或经验,只要对艺术充满热爱,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




青年如何在城市空间中布局自己的生活?

水门路焕新计划给出了答案。


在这里,有很多有趣有想法的年轻商家,他们敏锐地捕捉当下的潮流基因,和古塘社区共创【水门路合作社】,努力探索年轻力新生活方式,重构邻里关系,打造乐享生活社交新场所、消费新场景。



时下,水门路春季消费场景正在街头展陈,将街区剩余的边角空间化身为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情感场域,让水门路变得好玩起来。



枫霖晚、美丽君餐室、座、哣楽茶餐廳……一些有意思小店的出现,重塑了街区气质,这些小型的休闲空间在水门路扮演着重要角色,让市井烟火和时尚新锐并存。

水门路特色小店推荐














大河口艺术部落的诞生,宛如在荒芜的土地上播下了一颗文化的种子,为城中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场有机的对话在废墟中展开。


本着最低干预原则,造梦者在过去的时间里延续着当代生活,在这里,你可以跟随村民的步伐走进那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也可以生动地看到,外来者以入局者的姿态,通过部落找到归属感和属于自己的趣味。

有意思的是,一些小店也加入其中,大家共同在这里感受生活,然后伸向各自的天地。

如果这个五一没有远行的计划,那么,强烈建议来这里打卡,吃饭、喝咖、品茗,和村民聊天,15分钟社交圈在这里完美诠释。

小春的茶事


小春的茶事,每一处场景的布置都有着丰富的呼吸感,茶室里四处搜罗来的物件,营造出一种丰满而不凌乱的美。

茶室有各类品茗套餐可供选择,适合亲朋好友小聚,同时也承接各类团建活动,如插花、茶道教学、DIY制作等。

春咖


美好的生活需要一杯咖啡来注脚。

半开放式的咖啡屋和户外过往的村民产生互动,原木质感的色调让每个角落都透着舒适氛围。

春咖的入驻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近部落,走近乡村,他们来到这里,更多的是寻找久违的慵懒和松弛感。

台湾锅烧意面


跨海而来的台湾味道,保留台湾特色的同时,赋予了食材文化叙事。

锅烧意面吸饱了汤汁的精华,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台湾风味,咖喱味、番茄味、麻辣味……各种风情与味蕾发生震颤。质朴的人间烟火气和精致的台湾古早味在这里交缠发酵。



从大河口艺术部落沿兴和路往东而行,便是慈溪龙腾越窑青瓷研究所的所在,它还有个别称——“知美”艺术空间。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里面所展陈的皆是传承人沈燕荣老师近几年的创作作品,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借由作品与观者产生交流。



这些作品以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来展示绘画与青瓷。两者之间有着明显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是“形”与“型”的交织,也是土与火的交融。



希望这些展陈作品,可以让每一位到访者静下心来驻足欣赏,感悟东方之美。



越窑青瓷,上林秘色

萃取万物精神,透露生命原色


坐落在施家山的越窑青瓷施珍艺术馆为当地带来了艺术力量,当艺术不再束之高阁,便与在地产生了链接。

走进越窑青瓷施珍艺术馆,国家级大师的艺术作品浑然天成,庄严又不失亲近。整个展厅分为两层,以“复原、复活、复兴”为线,展示了施珍别具一格的气场和调性。


在这里你可见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复原“文物”,可目睹“古老的凤凰浴火重生”,可一窥“多彩幻境”,化青瓷为梦境。




漫步古道,于自然中和大师作品对话,汲取智慧的力量。



山中日常也藏在每日的吃茶中。从越窑青瓷施珍艺术馆沿脉云路而下,一座充满空间调性的茶室如原住民般落在居民房之间。



步入芝兰茶空间,可见青松、细石,去繁存简,松弛而自在,每一个场景都是茶主人的审美与文化偏好的最佳载体。


想到了就来这里喝茶,在这里,天地是自己的,时间浓缩在了这一方天地。

浒山依然没有辜负期待,还是那么有意思,这个五一,解锁不一样的浒城。

来源|阿拉浒 山

编辑 | 陈旭

审核|吴奇林 胡孟才

慈溪·智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