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从“十里洋场”的南京东路,到上海的跑步圣地苗江路。
4月27日晚,由NIKE发起的全球性女子夜跑系列赛After Dark Tour在上海开跑,3500位女性跑者感受夜色下的上海。
很少有路跑赛事会在夜里举行,“After Dark Tour”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呈现。在上海市区的最核心路段,当晚汇聚着不同身份,来自不同地域,从事不同行业的女性跑者们。当夜幕降临,卸下一切社会身份,她们都只是“跑者”。这一次,「98跑」期待用一些夜里的快门,记录下一些与以往不一样的关于跑步的故事,定格下这个属于女性的跑步周末。
本次属于女性跑者的“Tour”,耐克大家庭的多位运动员相聚于此,张德顺、殷晓雨、何巫呷、马秀针、周霞……相比于以往的任何马拉松、田径场地赛,在「98跑」镜头下,她们与以往都有些“不一样”。
从夜幕降临开始,故事也由此开始——
东京创造历史性成绩2:20:53后,张国伟教练给了张德顺一个很长的调整期,我们的对话由此开始。
由于上海市中心户外复杂的交通情况,姑娘们选择在酒店跑步机热身。穿着Vomero 18的张德顺在跑步机上按8分开外的配速慢跑,让我们倍感惊讶。
“我平时准备活动也是这么慢,就是把身体激活一下,然后做一些针对性拉伸,就跑20分钟左右,不会太长,从我开始练体育都是这样的。至于跑鞋,这场比赛以享受为主。”
张德顺特意做了一个红蓝相间的发饰,微笑着和“对手们”步行到起点。两届上海马拉松中国籍冠军,张德顺对这座城市不陌生。这一次,她的状态比以往都更松弛。
“这算一场比赛吗?”
“一半一半吧。”
“多给我拍点素材。”
苗江路的终点拱门下,她和马秀针携手冲线——“她一路上嘴就没让我合过。”
“我从来没感受过这种氛围,平时的比赛是竞技,需要专注、严肃。今天路上所有的加油声马秀针都在回应,慢慢地我也被她带的嗨了起来。”
参加过这么多比赛,全球不同城市、跨时区的也不少。坦诚而言,夜里的路跑,不论是比赛和训练,这都是张德顺的第一次。
由阳光变为路灯,同样第一次的,还有何巫呷,她说自己的状态很激动、很兴奋。
从过程和结果看,印证了她口中的“兴奋”。酒店健身房里,何巫呷是第一个进入我们镜头的人,也是五位运动员里唯一穿了竞速跑鞋Vaporfly4的人。跑步机的热身后,她开始做跑的专项性练习,进行充分激活。
如果以比赛的视角看,这场3500人小规模赛事里,何巫呷夺得了冠军,终点拱门显示33分出头。
何巫呷说自己今晚的状态与那句“夜跑才来劲”太契合,从来没有在夜间跑过路跑,也没有想到路边的观众有这么多。
“黄浦江两岸的风景、灯光,我觉得太完美了,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原来黄浦江夜晚的风景可以这么迷人。”
其实何巫呷在上海待过一段时间,往年集训期间在上体大的杨浦校区。而夜里的黄埔,用奔跑感受,这是第一次。
南浦大桥后的几个转弯间,何巫呷说她看到了很多“打扮美美的”姐妹,她认为这样After Dark Tour的形式给女性跑者们提供了舞台。作为NIKE签约运动员,何巫呷对NIKE发起的After Dark Tour设置10公里这一距离尤为认同。
“我觉得10公里是一个你需要足够敬畏,却又不必畏惧的距离。它不像三五公里那么简单,又不像半马、全马那样需要拿出大量时间去训练、去挑战自己。跑步这项运动,大众爱好者不见得要跑多快,也可以是今晚这样,要美美的。”
马秀针好几年没回到上海了,今年的短时间内她重回了两次,上一次是NIKE VICTORY LAP领跑之秀。她说“超喜欢”NIKE给予的这些不一样的多重体验。
从世纪广场出发,率先将氛围“带起来”的人是马秀针,她积极回应着赛道上每一声加油和互动。
“专业队的比赛我会紧张,不管追求名次还是成绩,会有那种心理压力在。这是一次很轻松的比赛,到了晚上我可能更亢奋,体感也非常好。看着上海的灯光,理解了‘魔都’是什么意思。”
就在不久前,「98跑」刚刚和马秀针完成了一次深度对话,的文章里记录着她的历程。2000年出生的她来四川凉山,过往几年来通过体育,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以前我见过了山里的风景,通过跑步见过了这里的高楼大厦,去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打开了眼界。我真的超喜欢NIKE这些不一样的活动,我认为运动员不局限于训练、比赛,也要多方面发展,所以我很珍惜这些机会。”
对了,分享个这次对话前的小故事——
跑完10公里些许出汗的马秀针希望把发带拿掉。
“这样的话你头上会有一个印子。”
“给我拍张照看看,那算了,不拿掉了,为了美丽我还是要戴起来。”
运动员要快、要强,也要美美的,两者之间并不冲突,这是这一代运动员内心的概念。而对于运动装备而言,不仅需要助力运动表现,也需要“有型和好看”。
说起来,在我们的镜头下,这几年马秀针开始关注自己的赛场装备。每次比赛会认真打理自己的发辫,更多时候她戴一个紫色蝴蝶结的发圈,头上的发饰随着步频节奏律动。
这些显性变化的背后,装备的仪式感是一种积极心理暗示,这种关联或许让她们更有力量、更加自信。
山东的周霞过往多年来在「98跑」的镜头里高频出现,不过这样的周霞,我们还是第一次见。为了After Dark Tour她特意做了发饰,然后做了美甲,她在跑步机前展示给我们看。
作为一位长距离专项的选手,在坚守了几个全运会周期后,周霞决定换一种身份和赛道,未来以职业运动员的身份更加专注马拉松赛场。相比于此前成绩是唯一需要考虑的事,如何一位更立体、更多元的职业选手,是她需要慢慢适应的状态。
“我跑过上海马拉松,不久前跑了上海黄浦,在夜里的上海跑比赛,这还是第一次。当然,在我看来这也不算一个比赛,而是女性跑者们聚在一起的一个Party。今晚我很享受这种氛围,浑身都很放松,心情也很放松。”
周霞坦言多年的专业队经历即将告一段落之时,她希望在2025上半年稍微给进行调整,维持基础训练的前提下调整神经系统,在下半年迎来全新的身份和状态。
从专业队大院里一圈又一圈的400米跑道,十余年间相对封闭的竞技时光。更多尝试社会活动,更多接触大众赛场,这对于周霞而言会是慢慢过渡的开始。
常驻广州的殷晓雨此番来到上海,她带了一个拍摄设备,希望以此记录下又一次不一样的经历。
相比于过往更多以名次为目标,这次她甚至一边跑一边在给大家拍视频。
“一路上和顺子、马秀针、周霞一起聊天,有了和小姐妹们相约跑步,一起聊天那种感觉快乐的感觉。”
作为常年活跃于赛场的职业跑者,殷晓雨在全国跑步爱好者群体中都有较大的认知度,每次赛道边不少跑友为其加油,用她的话说,这一次终于可以“放开互动”。
“今晚听到、看到了很多上海的朋友给我加油,以前的比赛虽然也听到了,但因为专注于比赛无法和大家互动,很多时候也看不清是谁。今晚我终于能看清他们的脸,并且一一去回应。这样的夜跑活动,不止我没有感受过,可能很多女性跑者都没有,NIKE让我们有了第一次去尝试不一样的机会。”
携手NIKE以来,殷晓雨走上了T台,见到了基普乔格、苏炳添,她表示这些都是人生中宝贵的经历。
而现在,我们开始期待的是殷晓雨在上海After Dark Tour的视频作品了。
尽管是星期天的夜里,其实4月27日当天是一个工作日。白天穿梭于城市道路的人们,夜晚奔跑于城市赛道。
相比于以往的比赛,我们也少有的需要带上闪光灯、调大光圈,记录下这个夜晚,用这些夜间的快门声定格下这场属于女性跑者10公里之旅。
根据历年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中国路跑大数据报告”,女性参与路跑运动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不同距离的路跑赛事活动也在增多。
Nike After Dark Tour作为一场全球性系列赛,打造着不一样的赛道和舞台,诠释着跑步的多元内核,也鼓励着更多女性以10公里这一入门距离开始,享受跑步的快乐。
正如五位运动员们所言,“快”是她们的追求,但对于更多大众爱好者,“快”并非是唯一要义。跑步可以是追求更快,亦可以是享受、社交、自我对话、看到不同世界。
尽管 「98 跑」过往更多以竞技为导向记录着赛场,而在 4 月 27 日的晚上,相比于坚持、努力、刻苦、 冠军 这些关于竞技体育的关键词,我们在张德顺、殷晓雨、何巫呷、马秀针、周霞的脸上看到的是享受、快乐、相互、自我、女性力量 ……
我们和她们,都尝试着不去关注配速、名次、距离,而是享受当下,在上海的夜色下,开拓着“跑步”这一关键词的更多外延。
素材归档,或许多年以后,2025上海Nike After Dark Tour仍将是那个独一无二的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