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面对中国这个不可阻挡的东方巨龙,美国发现自己擅长得到贸易战、技术封锁、舆论抹黑统统失灵!

中国高铁纵横全球,新能源车横扫市场,人民币国际化势不可挡,美国的“遏制梦”碎了一地。



于是,华盛顿“急了”,祭出新招:既然干不掉中国,那就扶持“另一个中国”来恶心中国!

印度和越南,这两个中国的邻国,被美国盯上了,妄图将它们打造成“抗中先锋”。

但这招真的管用吗?美国的算盘打得响,中国会坐以待毙吗?



美国为何盯上印度和越南?

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从来都是“换汤不换药”。

过去几年,特朗普和拜登政府轮番上阵,试图通过关税战、芯片禁令和“脱钩”让中国经济“跪下”。

结果呢?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逼近美国,新能源车全球市场份额高达65%,国产芯片突破封锁,5G基站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



美国发现,中国的崛起不是靠“运气”,而是强大的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战略定力支撑的“硬实力”。

遏制失败,美国慌了,开始在中国的周边“找替身”。

印度和越南,成为美国眼中的“香饽饽”。



为什么选这两个国家?印度人口13亿,劳动力成本低,号称“下一个中国”;越南则凭借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和低廉的组装成本,吸引了三星、苹果等企业的工厂。

美国的算盘打得精:通过资金、技术和产业链转移,把印度和越南打造成“制造业新星”,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更阴险的是,美国还想利用这两个国家,在军事和地缘政治上对中国形成“夹击”之势。

比如,2024年美印“马拉巴尔”联合军演规模空前,印度还采购了美国F-35战机;越南则频频与美国举行“海岸警卫队联合演习”,摆出一副“联美抗中”的姿态。

但这套把戏,真能如美国所愿吗?



印度和越南,真能成为“下一个中国”?

美国想把印度和越南捧成“下一个中国”,但这不过是痴人说梦!

先说印度,这个被美国寄予厚望的“民主大国”,表面上看人口红利巨大,英语普及率高,IT产业有点基础。



但深入一看,问题多得让人咋舌,印度的基础设施烂到骨子里:2024年,印度铁路总里程仅6.8万公里,电气化率不到60%,对比中国14.5万公里高铁网,简直是“原始时代”。

电力供应更惨,全国40%的农村地区经常断电,工业园区动不动就停产。制造业占印度GDP的比重只有15%,远低于中国的30%以上。



更别提印度的宗教冲突、种姓制度和官僚腐败,政策朝令夕改,连苹果公司都抱怨在印度建厂的审批流程“像噩梦”。

再看越南,这个东南亚“小龙”确实有点成绩。



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额达到1400亿美元,三星在越南的工厂贡献了其全球手机产量的40%,但越南的“光鲜”背后,是低端组装的尴尬现实。

越南的制造业,90%靠外资驱动,核心技术几乎为零。



比如,苹果在越南组装iPhone,但芯片、屏幕等高附加值部件全从中国进口。越南的内需市场小得可怜,全国GDP不到5000亿美元,还不如中国一个广东省。

更要命的是,越南的法治环境和物流体系脆弱,2023年胡志明市港口拥堵,导致全球供应链延误,美国企业叫苦不迭。



更可笑的是,美国对这两个“盟友”压根不真心,印度想加入“芯片四方联盟”?美国直接说“没门”,怕印度抢了高科技饭碗。

越南想升级制造业?美国只肯给低端组装的“残羹冷炙”。

这哪是扶持,分明是把印度和越南当“工具人”!中国当年的崛起,靠的是自主创新和举国体制,印度和越南有这个魄力吗?



美国有这个耐心吗?显然没有!这套“复制中国”的把戏,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美国媒体的影响力毕竟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对于美国的这一系列做法,中国又该如何破局呢?

中国如何破局?

面对美国的“围堵阴谋”,中国不仅不慌,还越战越勇!过去几年,中国用行动证明:任何封锁和打压,都挡不住东方巨龙的腾飞。



2024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印尼雅万高铁等项目落地开花,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交易额暴增47%,连美国盟友日本、德国都开始用人民币结算能源贸易。

中国的科技突破更是让美国傻眼:国产7纳米芯片量产、北斗导航全球覆盖、嫦娥七号探月成功……这些成就,哪是印度和越南能望其项背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大国担当,2024年,金砖峰会扩容,马来西亚、埃及等国主动加入,全球南方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反观美国,靠“印太战略”拉帮结派,却四处碰壁。印度总理莫迪多次强调“战略自主”,拒绝当美国的“马前卒”;越南更是左右逢源,和中国保持千亿美元的贸易往来,压根不想选边站。



美国想用这两个邻国“恶心”中国,结果却发现,它们更在乎和中国做生意!

美国自己的麻烦也不少,2023年,美国财政赤字高达1.695万亿美元,国债突破34万亿美元,经济学家警告,美元霸权正在“慢性死亡”。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非但没打垮中国,反而逼得中国加速技术自立,国产替代风生水起。



美国还敢继续“烧钱”扶持印度和越南?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信!

更别提,美国的“盟友体系”早就裂痕累累:欧洲忙着能源危机,日本担心被美国“割韭菜”,谁还有心思陪美国玩“新冷战”?



中国的应对策略,简单来说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继续深化“一带一路”,加速产业升级,扩大人民币影响力,同时在国际上广交朋友,美国的“小圈子”自然土崩瓦解。



参考资料

新华网:《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只是噱头》2020年5月15日
观察者网:《美驻华大使:中美不能“离婚”,这关乎75万美国家庭吃饭问题》2024年2月26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