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等权威媒体报道,近期中美之间一系列动态引发广泛关注,4架专机抵达北京,同时中国包机也抵达美国,在这复杂局势下,特朗普口风转变,中国财长霸气发声,背后深意值得探究。
先看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态度变化。据光明网报道,特朗普在白宫提及,当前对华关税累积到了较高水平,认为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美财长贝森特也表明当前僵局难以持续,高关税不可维系。特朗普称各种因素致使对华关税累加到145%,此数值过高。他还表示关税谈判期间不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手段,且乐观认为能较快与中国达成协议。然而,中方态度明确,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中美双方并未就关税问题磋商或谈判,美方不应混淆视听。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此前频繁宣称中美正在谈判,实则是美国各方施压所致。商业精英担忧,金融市场波动,消费者不满,甚至美国12个州对联邦政府发起诉讼,欲从法律层面推翻对等关税政策,特朗普面临巨大压力,急需转移。但在中方强硬回应后,白宫发言人又宣称美国对华立场从未软化,不会单方面降低对华关税,可见特朗普仍心存幻想,期待中国先让步,中美关税问题陷入僵持。
与此同时,国际舞台上,4架外国专机飞抵北京。据环球网报道,阿塞拜疆总统、日本执政联盟领导人、伊朗外长以及瑞士外长先后抵达。阿塞拜疆总统访华,有望推动两国在能源、经贸等领域合作迈向新高度,阿塞拜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与中国在能源领域的需求契合,双方合作空间广阔;日本执政联盟领导人访华,或对中日关系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中日在经贸、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交流频繁,增进高层互动利于稳定双边关系;
伊朗外长访华,将进一步巩固中伊传统友谊,在地区事务、能源合作等方面协调立场,伊朗在中东地区的重要地位以及其能源优势,对中国而言战略意义重大;瑞士外长访华,会促进两国在金融、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交流,瑞士在金融服务、精密制造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与技术,可为中国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借鉴。这些访问表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吸引力与影响力不断提升,多边外交关系持续拓展。
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格齐(资料图)
而中国包机抵达美国,也有着特殊意义。当前中美贸易问题亟待解决,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乘包机抵达美国华盛顿,参加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会议上,蓝佛安表示,当下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关税战、贸易战对经济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中方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贸易和关税争议,同时也将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这一表态彰显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立场,既倡导公平公正的多边贸易体系,又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各方应加强多边合作完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积极推动多边开发银行改革,有效推进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股权审议,务实完善《缓债倡议后续债务处理共同框架》实施,激励国际金融机构和私营部门为脆弱国家应对债务和流动性挑战提供更多支持。蓝佛安还着重介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及政策取向,以及中国支持非洲发展的重要举措,展现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
特朗普(资料图)
从整体国际形势看,中美关系走向对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影响深远。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不仅冲击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也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造成干扰。美国国内企业因关税成本上升,部分企业利润下滑,甚至面临生存困境,如美国半导体巨头英特尔将进行自1968年成立以来最大规模裁员,全球10.89万员工中至少2.2万人将被解雇。
而中国在应对关税战过程中,一方面积极拓展多元外交关系,通过与各国加强合作,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另一方面,坚定自身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经济依然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未来,中美关系如何发展,是继续僵持,还是通过平等对话走向缓和,世界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中国都将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多边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