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股“沉浸式宫廷宴”的体验之风在全国刮了起来。

透过 社交平台一篇篇“进宫吃饭”的分享帖可以看到,食客换上汉服妆造,在宫廷礼仪“服侍”下,一边欣赏着沉浸式表演,一边品尝着珍馐美馔,这种“君王般的快乐”使得人们打卡热情不断。

各地食客在“宫里”就餐


来自北京的「宫宴」号称全国首创的“汉文化美食剧场”,于2020年8月成立,其按照古籍记载要求,从宴、食、礼、乐等方面打造了“礼中有食、食中有礼、因礼而食、食中讲礼”的雅宴场景。


发展至今,宫宴先后落地了北京、上海、杭州。每家门店在视、听、味觉的三重盛宴同时,也结合地域文化进行延伸做内容创新。以今年最新亮相的杭州宫宴为例,其演出整合了良渚文化、宋韵文化,目前的宋朝主题也融入了苏东坡这样在地符号鲜明的人物故事。

另据了解,宫宴每个季度都会更换菜品和演出,以展示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

除了宫宴,国潮风行的文化背景之下,各式美食与艺术交融的沉浸式主题餐厅纷纷在全国各地亮相。


「叙宴」自去年5月在上海开设首店以来,便在全国快速扩张,目前已经落子北京、杭州、深圳、台州等七个城市。


除了唐代主题的《长安赋》、宋朝系列《汴梁录》,杭州特别策划的《临安录》、台州特别策划的《新安赋》等演艺,叙宴最近还结合大热的哪吒IP,在上海推出了哪吒主题的沉浸式餐秀,融合舞蹈、器乐、情景表演与光影技术,让消费者能够以电影同款妆造化身剧情参与者,强化互动体验。


成都的「蜀宴赋」,是全国首家以蜀地文化为背景的全景沉浸式汉文化主题餐秀,结合先秦、两汉、唐宋、明清六朝六代特色文化,通过乐宴舞秀、光影餐秀、汉服走秀还原古人迎宾、献宾等“用餐三礼”,配以与朝代相呼应的菜品、器皿、妆造服务,营造了“一朝步入画卷,一宴梦回千年”的氛围感。


在杭州拥有4家餐厅的「宋宴」,聚焦宋朝传统饮食文化,每家门店都各特色。其中,还有与西湖游船共同打造的宋韵船宴,消费者不仅能领略西湖美景,还能欣赏与宋文化相关的歌舞表演。


位于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的「乐宴·盛唐」,更是根植于西安本土的唐文化,以美食为媒,以歌舞为介,用文化搭桥,凭借沉浸式的餐饮体验、精致的唐食佳肴,精彩的唐风演艺,为广大食客们带来一场难忘的视听盛宴。据了解,其从面世以来,已举办近千场宫廷盛宴,接待了8万余位海内外宾客。

当然,还有南京的「金陵华梦」、重庆的「华礼宴」等一系列沉浸式主题餐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断挖掘和创新地域文化,展现出国潮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人均四五百的“表演餐”为何火

通过观察这些“宫廷宴席”不难发现,它们往往有一整相对固定的流程——

首先,消费者需要提前预订座位,一些热门的甚至需要早早预订。目前,宫宴的三家门店在五一期间除包厢外的座席几乎已订满。


而在座席的选择上,不同位置价格也不同。例如,杭州宫宴的春日午宴普通席为398元/位,如果要去到第一排、第二排,则分别需要再加200元、100元;深圳叙宴的单人午膳则是区分了VIP坐席、普通坐席和特价坐席,分别定价为498元、398元、338元。


其次,到了用餐当日,妆造也成了不少食客的沉浸式体验的重要选项。至于费用,多数品牌需要单独付费妆造,价格多在100-200元这一区间。同时,也有一些门店还会为食客提供收费摄影、摄像产品。


最后再用餐环节,便是以一道菜搭配一个节目的形式,通过特殊礼仪、特色表演、特色餐饮、特色活动,形成一整套的“食礼”文化。

显然,沉浸式宫廷宴这类演艺式餐厅悄然兴起,背后有着多方因素驱动。

从消费者层面来看,新一代更注重消费过程中的个性化、社交化与参与感。沉浸式宫廷宴提供的互动体验,精准契合了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加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十分渴求短暂逃离现实的“避风港”,沉浸式宫廷宴的古风雅韵场景,也能够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收获“治愈系”的消费体验。


因此,不少消费者愿意为这样的独特体验付费,并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消费经历,从而带动更多人加入,形成消费潮流。

而从市场角度看,古风经济其实在近几年渗透到了消费的方方面面,沉浸式宫廷宴则是进一步放大了其商业潜力与文化价值。一方面,品牌通过文化+餐饮的模式,与用户之间建立起更深层次的精神沟通,实现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亦通过“1 + 1>2”的复合业态融合,延长了消费者的停留时间,还创造了更多的消费增长点。

长红之路道阻且长

“进宫吃饭”这件事看着热闹,但口碑却是两极分化。关于预约、妆造、体验以及餐食等,槽点频出。

例如,菜品被吐槽“连预制菜的水准都达不到”,妆造部分有人吐槽“管理混乱”、“敷衍”,表演也不乏“做做样子”的存在。

如此看来,沉浸式宫廷宴因兼顾了餐饮、演艺、体验等功能,对经营者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容易引发“踩雷”,沦为“打卡地”一样的一次性消费。


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于这类餐厅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对服务质量、表演质量、菜品品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沉浸式宫廷宴未来的发展,仍需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度革新与优化。

首先,文化与餐饮的融合不应该是符号的堆砌,而应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元素,让文化叙事更经得起推敲。

其次,要注重创新。无论是表演形式、菜品研发还是场景打造,都要保持新鲜感。通过定期更换演出主题和菜品等,将一次性消费转换成更高频的消费。

更重要的是,要平衡好演艺与餐饮的关系,不能忽视菜品这一餐饮行业的核心要素,需在提升菜肴品质、性价比的同时,注重场景体验和特色服务,摆脱“华而不实”的标签。

此外,还需重视顾客反馈,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通过线上评价平台、线下问卷等方式,及时收集顾客意见,并针对进行整改。

唯有摒弃“重形式轻内容”的思维,沉浸式宫廷宴才能跳出“一次性消费”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优质载体 。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告知

作者 | 王菀

主编| 苏苏

图片 | 来自各品牌官方渠道

「 赢商网新媒体矩阵 」


关注实体商业创新

新的一切都将在这里发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