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美国媒体对特朗普的民调数据进行了公开,从结果上来看,是过去80年时间中,美国历任总统支持率最低的数据。

特朗普制造的“混乱”也受到很多人的讨伐,没想到在4月28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暴怒,称呼那些所谓的媒体和民调机构患有“特朗普精神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自2025年1月就职以来,特朗普的支持率始终在低位徘徊。4月28日,根据《华盛顿邮报》与ABC的联合调查,仅39%的美国人认可其执政表现,而“强烈反对”者超过40%。

《纽约时报》的数据稍显缓和,支持率定格在42%,但仍远低于其他总统的同期水平。皮尤研究中心的历史统计更让特朗普陷入尴尬。



自里根时代以来,除克林顿外,所有总统的百日支持率均超过50%。特朗普的39%,直接刷新了80年来的最低纪录。

连一贯亲共和党的福克斯新闻也给出不利信号,其民调显示,特朗普的认可度仅为44%,低于他第一任期同期的表现。数据分析师直言,这一结果“糟透了”。



尤其在处理经济、关税和移民等核心议题时,民众对特朗普的信心持续下滑。民调的低迷并非无迹可寻,经济领域曾是特朗普的“王牌”,但2025年第一季度,其经济政策支持率骤降至39%,创下从政以来新低。

分析指出,激进的关税政策导致供应链混乱,中小企业的破产率同比上升12%,而普通民众对物价上涨的抱怨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



外交领域更是重灾区。60%的民众反对其颠覆性外交,尤其是对欧洲盟友加征钢铝关税的举措,被德国媒体称为经济恐怖主义。

就连传统亲共和党的福克斯新闻也给出44%的认可度,比第一任期同期低了6个百分点。联邦政府大规模裁员更被57%的民众视为“不必要的风险”。



面对数据,特朗普团队试图用“选择性民调”挽回颜面,其长期盟友,民调专家约翰·麦克劳克林声称,主流机构的调查“充满偏见”,并抛出一份支持率超过50%的内部报告。不过,这份报告既未公开方法论,也未获第三方验证,最终沦为舆论场上的自说自话。



民调发布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火力全开,他指责《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媒体为“假新闻工厂”,并称其民调是“选举舞弊的产物”。

为强化攻击,他搬出“Trump Derangement Syndrome”这一概念,翻译出来大致是特朗普精神精神病,用来讽刺反对者因憎恨自己而失去理智。



这一术语并非首次出现,自2016年竞选以来,特朗普团队便用其贬损批评者,暗示他们对总统的敌意已超出理性范畴。当环保组织抗议其放松碳排放标准时,特朗普称他们“得了气候精神病”。

当最高法院驳回其移民法案,他指责大法官被精神病患者传染。此次百日民调危机中,精神病指控进一步升级,特朗普声称民调机构故意扭曲问题,将是否支持总统改为是否想摧毁美国。



此次民调风波中,“精神病”指控被进一步扩大化,福克斯新闻因发布不利数据遭点名批评,特朗普甚至呼吁调查福克斯的民调机构。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态度,暴露了他对舆论失控的焦虑。





民调低迷的背后,是特朗普政府一系列争议政策的连锁反应。移民问题上,联邦政府因无审判驱逐移民、取消留学生签证等举措,引发多起集体诉讼。加州政府更是以“违法滥征关税”为由,将联邦告上法庭。法律学者指出,这些诉讼不仅挑战政策合法性,更触及宪法层面的程序正义。



全美抗议活动此起彼伏。2025年4月,全美50个州爆发超过1200场抗议活动,主题从移民政策到关税争议,从政府裁员到教育经费削减。

各州与联邦的对抗同样白热化,加州政府起诉联邦违法征收关税,称其政策导致该州港口吞吐量下降30%,得克萨斯州农民则因中美贸易战损失惨重。

经济层面,激进的关税政策虽获70%共和党选民支持,却导致供应链混乱与小企业破产,进一步加剧民意分裂。更令特朗普难堪的是,民主党籍前总统的罕见联手。

奥巴马在4月3日演讲中暗讽“某些人把白宫变成了真人秀片场”,拜登4月15日讲话中则瞄准社会保障改革,称“这届政府100天砍掉的福利,比特朗普家族避掉的税还多”。

最犀利的当属克林顿,4月19日,他在俄克拉何马城爆炸案纪念仪式上,将国家分裂现状与当年的团结精神对比,直言称如今有些人为了权力,连真相都能切成碎片。

共和党内部亦暗流涌动,尽管小布什未公开批评特朗普,但其基金会发布的报告强调民主需要谦逊与妥协,被外界视为含蓄敲打。





百日民调的惨淡数据,无疑为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敲响警钟。这未必意味着其政治生涯的终结。核心支持者依然力挺其强硬路线,而民主党与独立选民的强烈反对,反而可能巩固其“反建制派”形象。

此外,特朗普擅长的舆论游击战,通过攻击媒体转移矛盾、塑造受迫害者人设,仍是其重要武器。真正的问题在于,这种撕裂中求生的模式能否持续。



若经济恶化、法律诉讼升级,甚至党内出现倒戈,特朗普的执政根基或将动摇。百日民调不仅是一份成绩单,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美国社会在极化与对抗中的艰难挣扎。对于特朗普而言,接下来的考验或许是,在“精神病”的骂战之外,能否找到真正凝聚共识的答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