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唐洪涛
4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在青岛举行。星光洒向黄海之滨,数百位电影界代表齐聚青岛共襄盛举。作为本届华表奖的战略合作伙伴,青岛啤酒与百位影人一同见证中国电影120周年的历史性节点。
华表奖是中国电影政府奖、中国电影三大奖之一;青岛啤酒是百年企业、世界品牌500强。两大IP相遇,会是怎样的情景?
█ 佳作配佳酿,青岛啤酒点亮华表之夜
华表奖颁奖盛典在“啤酒之都”举行,“啤酒”氛围浓厚,仿佛成了大型“约酒”现场。
黄渤邀请大家在庆典之后“哈啤酒吃海鲜”,黄晓明推荐家乡美食时把青岛啤酒放在前面,《流浪地球》导演郭帆领奖后打算喝个够……
华表奖作为中国电影三大奖项之一,不仅是艺术盛会,更是城市文化魅力的集中展示。从嘉宾入住酒店开始,一杯青岛啤酒尽显“啤酒之都”的待客之道。充满青岛啤酒元素的华表奖颁奖活动现场,充分展现了青岛这座城市“有朋自远方来,必青岛啤酒”的热情。
百米红毯两侧,青岛啤酒LOGO灯箱与青岛啤酒手举牌交相辉映,有嘉宾举着青岛啤酒走上红毯,让星光熠熠的华表奖红毯多了烟火气的“松弛感”。主持人还在现场“安利”红毯嘉宾,来青岛团建“喝青岛啤酒”。
不论是颁奖典礼现场,还是嘉宾候场区,融入品牌经典1903系列设计的特调饮品吧台,摆放着青岛啤酒经典1903、纯生、原浆、白啤等各色产品,能让影视大咖们在候场间隙体验青岛特色的“微醺时光”。
备受关注的华表奖嘉宾伴手礼是刻有“华表奖纪念”的定制青岛啤酒,还有“天长递酒”特色背包,可谓把青岛的热情都满上。
█ “啤酒之都”对话“电影之城”
在青岛的城市叙事中,“啤酒”与“电影”息息相关。
凭借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青岛成为中国早期电影活动的重要发生地,是民族品牌的骄傲。
1903年,青岛啤酒诞生;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青岛啤酒与中国电影史有着几乎同步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为“啤酒之都”与“电影之城”的双重魅力交织绽放提供了可能。
一百多年来,青岛不仅成为众多影片的取景地,还通过遍布城市街区的青岛啤酒吧、青岛啤酒博物馆,成为市民与游客的“电影记忆载体”。青岛由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电影之都”。
据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在内地摄制的影视剧中,近三分之一在青岛取过景。近五年,在青岛拍摄的影视作品超过200部,电影票房总产出接近390亿元。
在央视新闻“跟着电影游青岛”直播中,青年演员于适推荐青岛的理由“哈啤酒,吃蛤蜊”快速冲上微博热搜。
央视新闻主持人杨新颖也随着直播镜头,走进青岛啤酒百年工厂,跟着国家级啤酒评酒终身委员朱蕾一起品酒,从专酒专杯到不同啤酒的最佳菜品搭配,直呼“哈啤酒”的仪式感是青岛人的幸福感。
因此,青岛啤酒与城市形象的绑定,不仅停留在视觉呈现上,而是通过场景叙事、文化隐喻、情感共鸣,实现城市与品牌的双向增值。
从大银幕上的文化符号,到年轻人手中的国潮单品,青岛啤酒以开放姿态拥抱时代,好电影与国潮好味道的共生故事,永远没有杀青时刻。
█ 品牌价值与产业生态双向跃升
促消费是当下社会主题,国家电影局将今年定为“中国电影消费年”。
随着众多精彩影片轮番上映,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去旅游成为潮流,电影对提振社会消费的积极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此次与华表奖牵手,青岛、青岛啤酒获益匪浅。借力华表奖的“中国电影120周年”历史节点,青岛啤酒凸显自身百年国潮基因,提升品牌文化溢价。
在华表奖活动举办期间,从城市地标到潮趣街区,青岛啤酒为消费者构建起覆盖消费全场景的沉浸式体验。众多电影人以方言、家乡美食等“青岛方式”宣传青岛和青岛啤酒,激发大众对城市与品牌的双重认同。
与此同时,青岛、青岛啤酒也在赋能华表奖和中国电影。通过方言符号,强化城市认同,将市井文化与电影盛典结合,提升电影与城市文化的关联度。通过“华表会客厅”等高端场景设计,将品牌与国家级电影盛典的仪式感深度融合。通过以“122岁老戏骨”为主题推出复古国潮产品,在青岛啤酒博物馆展示百年酿造工艺与电影放映设备,形成“工业文明+电影艺术”的双重历史叙事。
简而言之,青岛、青岛啤酒不仅为华表奖注入“城市烟火气”,更以“啤酒+电影”的跨界叙事推动中国电影工业与城市文旅经济的融合发展,实现品牌价值与产业生态的双向跃升。
对此,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表示,华表奖是中国内地三大电影奖之一,拥有官方背书与较好的民间口碑,具有很好的权威性与传播价值;青岛啤酒属于国际知名品牌,也是家喻户晓的名酒品牌,两者的合作可谓相互赋能,强强联合。
一方面,从营销角度看,电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华表奖关注度高、话题感强,围绕其举办,相关内容不断发酵,易形成传播热点,这对青岛啤酒的品牌形象提升与传播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从品牌角度看,借助华表奖这样的行业性活动,青岛啤酒可有效实现消费人群的渗透,通过明星效应完成高阶意见领袖的公关,增强品牌曝光度,配合相关营销推广,能直接推动产品的实际销售。
此外,在消费者价值时代,青岛啤酒通过华表奖不断增强自身文化内涵与属性,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社会价值与产品口碑,这对青岛啤酒在缩量市场下的产品结构升级及相应的品牌战略转型,都有正面意义。
当“啤酒之都”与“电影之都”相映成辉,勾勒出光影艺术与城市生活共生的鲜活图景,120岁的中国电影与122岁的青岛啤酒再度携手,共同奏响“文化强国”“产业强国”的乐章,答案已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