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着资源丰富的工业遗存,那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厂房,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转型,从工业时代的遗迹转身成为引领潮流的顶流地标。
每一处改造都不仅仅是建筑的更新,更是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革新。
那些被爆改的老厂房中,哪个又将俘获你的心?
西岸梦中心:水泥厂筒仓天台变“好望角”
龙华水泥厂百年筒仓天台开放参观 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 摄
徐汇滨江西岸地区从昔日的“工业锈带”华丽转身,成为艺术与商业的交融之地。
作为西岸梦中心的地标和最高观景点,龙华水泥厂百年筒仓天台近日开放参观。
筒仓内部挑高超过20米,被改造成专业的攀岩空间;而天台则为游客提供了绝佳的观景视野。网友可以预约登上筒仓观景平台,眺望黄浦江美景和西岸滨江的现代化轮廓。
M50创意园:老厂房改造的“领头羊”
M50创意园由原上海春明粗纺厂老厂房改建,爆改始于2000年,氤氲着浓厚的艺术氛围。
M50创意园是上海最早的创意艺术园区,从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原创绘画、雕塑作品到装置艺术和摄影展览,这里堪称是上海最大的艺术展示平台之一。
“BWT咖啡”选址上海春明粗纺厂内30年代落成的水塔,成为网友打卡的热门地。图片来源:@莉娅喵 个人帐号(大众点评网)
在M50创意园,有一家名为“BWT咖啡”的咖啡店颇为“出圈”,它不仅将工业艺术融合进咖啡文化,而且所处的位置也极其特别——上海春明粗纺厂内上世纪30年代落成的水塔。
EKA天物:航海仪器厂的“露天建筑博物馆”
EKA天物商业街区 图片来源:文汇报
EKA天物商业街区的原址为中船航海仪器厂,整个园区由30多栋风格各异的建筑组成,堪称“露天建筑博物馆”。中国庭院式建筑、石库门建筑、北欧风建筑、中东风建筑、希腊地中海式建筑……每一栋建筑都独具特色。
EKA天物将航海元素融入诸多细节:入口处设有醒目的航海指南针装饰,道路沿用旧址的经纬度命名,路牌加入了船锚元素等,使网友能充分领略航海文化,成就一段新旧时光的对话。
1933老场坊:“远东第一屠宰场”的华丽转身
1933老场坊时尚创意园 图片来源:文汇报
昔日装卸牲畜的过道,变成了今天的走秀大道;曾经的屠宰车间,成了灵感四射的独立工作室……建于1933年的“远东第一屠宰场”华丽变身为“1933老场坊时尚创意园”,现已成为集咖啡酒吧、高级餐厅、时尚设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时尚创意园区。
油罐艺术中心:航油油罐成就的绝妙空间
油罐艺术中心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
油罐艺术中心主体由5个纯厚钢板结构航油油罐组成,是OPEN建筑事务所改造设计而成的。5个油罐原本隶属于上海龙华机场。
油罐艺术中心充分利用了原有油罐的结构特点,不仅保留了工业时代的粗犷韵味,而且巧妙地注入了现代艺术的细腻与前卫。
步入其中,你会被这些庞然大物的内部空间所震撼。高耸的罐体、宽敞的展览空间,以及巧妙的光线布局,为艺术作品的展示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背景。
云间粮仓:人文松江新地标
云间粮仓 孙中钦 摄
松江云间粮仓由60余栋老“粮库”改造更新而来。在这里可以看到网红餐厅、艺术馆、小剧场、酒店、咖啡厅、展示展览厅……如今,这座曾经荒废的老粮仓焕然一新,摇身一变成为文化创意园。
“云间粮仓”已然成为人文松江的新地标,且更是沪上网友争相打卡的热门景点。漫步其中,能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
“绿之丘”:烟草仓库改造的网红打卡点
“绿之丘”的270度江景观赏平台 杨建正 摄
在杨浦滨江,有这样一座建筑。它有着层层叠叠的绿植、DNA般螺旋上升的钢结构、270度江景观赏平台以及如同丘陵般自由延展的边界……这就是“绿之丘”。
“绿之丘”利用原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改造而成。设计师用巨型旋转楼梯和坡道代替了原来的分隔墙和楼层间的距离,随便一拍就是满满的工业风和ins风。
杨浦国际时尚中心:棉纺织厂爆改出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杨浦国际时尚中心 图片来源: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杨浦国际时尚中心原为裕丰纺织株式会社旧址,后成为国营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作为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见证,这里保留着最完整、最具规模的锯齿形厂房建筑群。
改造后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工业遗产重生的典范。清水红砖厂房蜕变为亚洲最大时尚综合体。每年上海时装周期间,霓裳羽衣与百年钢梁碰撞出时空蒙太奇,成为上海又一张时尚名片。
踏入老厂房爆改出来的新地标,仿佛能听到时光的低语,感受到历史的脉搏。
那些斑驳的墙面、高挑的屋顶和粗犷的钢梁,讲述着过去机器轰鸣的岁月。
而今,灯光璀璨的艺术展览、创意独特的文化空间和舒适的咖啡馆,又赋予了这里全新的生命力。
快来体验时空交错的奇妙旅程吧,在怀旧与现实中穿梭,体验上海独一无二的韵味。
撰稿:王慧
上海滩上洋掌柜(ID:shyangzhanggui)编写
原标题:《新民侨梁|上海老厂房爆改成网红地标,你打卡过几个》
栏目编辑:梅璎迪 文字编辑:张家愉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