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研讨会暨基地授牌仪式,日前在上海市犹太难民纪念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承办。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副馆长琚斯佳主持会议。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表示,馆内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历史沉淀,馆校合作既有利于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对博物馆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宣传和支持作用,也是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栗蕊蕊、大夏书院副院长王郦玉、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辅导员解涛就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情况进行交流探讨。

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深化形势与政策课改革的重要举措,首批授牌的8家实践教学基地涵盖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文博场馆、科技企业等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主任崔海英,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庄瑜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新民晚报、上海电信博物馆、上海公安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漕泾数字游民国际村、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授牌“华东师范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基地”。


华东师大向新民晚报授牌

金山区漕泾镇团委书记钮沈超分享了校地共建“乡村思政课堂”的经验,提出未来可在漕泾镇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推动学生“用脚步丈量社情民意”。

新民晚报资深高教记者、金牌影视编剧张炯强建议,要继续丰富教学资源,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学生,提升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将基地实践成果转化为有温度的公共传播。

据悉,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持续深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将实践教学作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的关键载体,注重在真实情境中提升学生的知行合一能力。庄瑜说,实践基地建设是学校“大思政课”的关键一环,此次授牌后,校方将与各合作单位进一步合作,争取开发“一基地一品牌”特色课程,未来也将以基地为支点,持续拓展资源网络,打造育人新格局。

原标题:《华东师范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基地授牌》

栏目编辑:王蕾 图片来源:华东师大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王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