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收入低,压力大,焦虑。但是,最大的痛苦真不是收入低,压力大,被裁员,收入低,量入为出,做兼职,少下饭店,少点外卖,少喝奶茶,日子也过得去。就算被裁员了,只要找工作不挑剔,不怕吃苦,也能找到工作。
所以,年轻人最大的痛苦不是经济压力大,被裁员,而是父母还有这六种行为,让年轻人无奈,无助,痛苦:
1、观念陈旧,固执己见。如今,时代不同了,年轻人收入低,时间不自由,职场竞争激烈,随时面临着裁员,压力非常大,他们的钱不够自己花,不啃老就已经不错了,怎么可能够有多余的钱赡养顾父母、多余的时间照顾父母呢?
有的老人观念陈旧,认为我养孩子小,孩子就得养我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观念应该摒弃了,要改一改了,别再固执己见了。
老人管子女要陪伴,要钱,这是不应该的,养老靠子女不现实,年轻人没有那个能力。老年人得靠自己养老。可有的老人才50-60岁,年龄不算大,退休金吃光花光不攒钱,将来靠子女养老,完全不顾子女是否压力大,是否有赡养能力。
那么,老人靠谁养老?那就是靠自己,靠自己健康的身体和存在银行里的存款。
2、对身边孝顺的子女打压,把不在身边的子女当成宝。因为有出息的孩子,肯定不在父母身边,父母以不在身边的优秀孩子为傲,经常夸,而在身边默默尽孝的孩子被贬低“没出息”,怎么做都得不到肯定,让身边的孩子心里拔凉,可毫无办法。
张阿姨的儿子在美国,女儿在本地成家了。女儿每周都来照顾独居的张阿姨,都拎着菜,帮张阿姨晾被子,陪老太太散步,聊天,可是张阿姨经常和邻居夸儿子,说儿子优秀,挣的是美元,在美国小有名气,还娶了一个漂亮的华裔美女。
我们做邻居20多年了,从来没听过她夸女儿。她女儿在医院工作,每次开车来,都大包小裹的,还陪老太太在小区里散步,每次来,只要晴天,都把老太太的被子晒出来,还洗了不少衣服、床单被罩等,大家都说,张老太的女儿孝顺。
可是,张老头没说女儿好,儿子没给她1美元,很少打电话,还夸儿子好,对女儿的付出视而不见,觉得理所当然。
3、不听家人的话,专门听外人的话。有人退休后就想发大财,要买理财产品,炒股等,子女劝不听,外人说什么都信以为真,最后,被骗得血本无归。养老钱被光了,对老人的打击是致命的,有的身体一下子就垮了,拖累了子女。
退休后,挣钱的能力几乎为0,抗风险的能力几乎为0,手里的血汗钱一定要抓紧了,就老老实实存在银行里,安全可靠,追求一个“稳”字。
4、到处占小便宜,给子女丢脸。有的老人就爱占小便宜,占便宜达到痴迷的程度,占不到便宜就像割肉一样难受。
子女告诉他们别去超市领鸡蛋和挂面,都是陷阱,掉进去怎么办?我们家不差那几个鸡蛋和挂面。父母不以为然,因为领鸡蛋必须听2-3个小时的培训课,听课就被洗脑,最后买了一大堆吃了没什么明显效果的保健品,几个月的养老金打了水漂。
有的老人去超市看到免费试吃,吃个够不给钱;有的老人去超市买完东西,还多拽几个不要钱的塑料袋,非常掉价。
5、在交通工具上逼年轻人让座,用道德绑架年轻人。有的老人退休后,到处溜达,不管是早高峰还是晚高峰,都有他们的身影。坐公交车上,自己没有坐,看到年轻人坐着,就开始阴阳怪气:现在的年轻人啊,把尊老爱幼的传统都丢了,我这么大岁数了,没人让座,真没有素质!
然后,就逼在身边的年轻人让座,道德绑架。年轻人上班一天很累了,没有义务给老年人让座,大爷大妈觉得年轻人没素质,倚老卖老,令人不齿。
6、拒绝托举子女,用儿孙自有儿孙福把子女打发了。有的老人觉得,子女结婚了,自己就完成任务了,得享受生活了,对子女的需求视而不见,或者冷漠拒绝。
殊不知,你的子女在没有父母托举的情况下,得多难啊。你不帮子女带孩子,夫妻中就得有一个人辞职,生活压力都落到一个人身上,时间长了,不堪重负,容易得精神类疾病,到时候,你不还得跟着操心?
子女有困难,父母不帮,还能指望别人吗?我女儿生双胞胎,从孩子出生请月嫂开始到现在还在10岁,我一直在托举女儿,月嫂我请的,花了1.2万,月嫂走了,我花2200元请保姆,请了33个月,孩子33个月上幼儿园,我开始拿托费,孩子上学,我拿补课费,托管费。
孩子从出生到现在,衣服、鞋子、帽子、袜子、被子、书籍、玩具、零食、水果、书包等,都是我出钱。过年和生日还得给红包,孩子看牙也是我拿钱,一个人5千,交到牙所里,5岁前这笔钱就花光了,现在看牙,一次性付清,窝沟封闭一颗牙就是380元。
孩子保费一人3300元也是我拿,寒暑假托管费一年6000元,我拿。如果我不帮衬,女儿就受苦了,我怎么可能让女儿受苦?
总之,年轻人最大的痛苦不是经济压力大,被裁员,而是父母还有上面的六种行为。你觉得呢?欢迎评论交流,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