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故事根据资料改编,人物、时间、地点、情节、配图均为虚构,与现实无关,本文旨在宣扬正义,杜绝犯罪发生,并无不良导向,请理性阅读!
“从今天起,我和妹妹将停止给你们的赡养费。”
一听这话弟弟弟媳不干了,直接撒泼。
姐妹俩直接将他们轰出了家门,却没想到他们还是不讲道理,竟然在亲戚之间颠倒黑白。
既然这样,就别怪她们不顾亲情采取法律手段了……
01
林妍穿着一身黑衣,站在灵堂前,双眼红肿。
母亲的遗照上,那温和的笑容让她心如刀绞。
三天前,母亲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年仅六十五岁。
葬礼现场哀乐低回,宾客们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不时传来抽泣声。
这三天来,葬礼的所有事宜都是林妍和林楠姐妹俩一手操办。
从联系殡仪馆,到置办祭品,再到安排宾客,两人忙得脚不沾地,却没见弟弟林阳和弟媳王秀帮上什么忙。
"妍妍,节哀。"二舅拍了拍林妍的肩膀,眼中满是悲痛,"你妈这一走,我失去了最亲的妹妹。"
林妍点点头,不知该说什么。
与此同时,她注意到不远处的弟弟林阳和弟媳王秀正低声交谈,王秀脸上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与整个葬礼的氛围格格不入。
"看那两口子,这是参加葬礼吗?像是来旅游的。"三姑在林妍耳边小声说道,语气中满是不满。
林妍假装没听见,不想在母亲的葬礼上生出是非。
"姐姐,喝点水吧,你已经站了一整天了。"林楠递来一杯温水,关切地说。
林妍接过水杯,感激地看了妹妹一眼。
虽然妹妹比她小两岁,但这几天却表现得格外坚强和体贴。
远处,王秀打了个哈欠,然后拿出手机开始玩,完全不顾周围人的眼光。林阳站在一旁,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你们看那个王秀,真是没教养。"大姨低声对一群亲戚说,"老姐妹走了,她不但不难过,还在那玩手机,成何体统?"
几位亲戚纷纷点头,目光中满是责备。林妍听在耳里,心中更是难过。
母亲生前对弟弟一家有多好,她再清楚不过。
每个月的赡养费不说,有好吃的好用的总是先想着他们。林阳刚结婚时,母亲甚至倾其所有帮他付了首付。可如今,他们连起码的尊重都做不到。
送走最后一批吊唁的亲友,已是傍晚时分。
弟弟林阳走过来,神色略显尴尬:"姐,明天的出殡仪式我可能来不了,公司有个重要会议..."
"什么会议比妈的葬礼还重要?"林楠忍不住打断他,声音中带着怒意。
"不是...我...我会尽量赶来的。"林阳支支吾吾地说,目光闪烁。
林妍深吸一口气,平静地说:"阳阳,明天是送妈最后一程,无论如何你都得来。"
林阳点点头,转身离去。王秀早已在外面等着,见他出来,立刻拉着他走了,连个道别都没有。
"他们真的是..."林楠气得说不出话来。
林妍拍拍妹妹的肩膀:"算了,先把明天的事安排好。"
回到母亲的老房子,姐妹俩瘫坐在沙发上,疲惫不堪。
这个她们长大的地方,如今满是母亲的气息,却再也见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姐,你说妈是不是早有预感?"林楠突然问道,"上个月她特意把我们都叫回来吃饭,还说了好多感谢我们的话..."
林妍点点头,眼泪再次涌出:"可能吧...只是我们都忙着自己的事,没有多陪陪她。"
夜深了,姐妹俩却无法入睡。
母亲的离去像一块巨石,压在她们心头,让她们窒息。
而弟弟弟媳的态度,更是给这份悲痛增添了一丝复杂的情绪。
02
第二天的出殡仪式上,林阳如期而至,但王秀却称身体不适没有来。
亲友们虽有微词,但也只是摇头叹息。
送走母亲后,林妍和林楠回到老宅,开始整理母亲的遗物。
那些朴素的衣物、精心保存的全家福、几本泛黄的相册,每一件都承载着满满的回忆,让姐妹俩泪如雨下。
"姐,这是什么?"林楠从床头柜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放着几本日记本和一叠信件。
林妍接过日记本翻开,是母亲熟悉的字迹。
她随手翻到最近的一页,日期是上个月。
"今天又被小秀催要钱了,说阳阳的房贷要到期,让我多贴点。我的退休金本就不多,还要负担自己的医药费..."母亲的字迹有些颤抖,透露出无奈和疲惫。
林妍皱起眉头,继续往下读:"...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我说等月底退休金到账再给她,她在电话里发了好大脾气,说我不关心儿子。我哪里不关心呢?那么多年,我把最好的都给了他们..."
林楠看着姐姐的表情变化,也凑过来一起读。
日记中记录的内容让两人震惊不已——弟媳王秀不仅经常向母亲要钱,还经常责备母亲,说她偏心两个女儿,不够关心儿子。
"这怎么可能?"林楠气得发抖,"明明是妈一直偏疼阳阳,处处为他着想。她怎么能这样倒打一耙?"
林妍没有说话,继续翻阅着日记。
随着阅读的深入,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逐渐浮现——母亲晚年竟然一直生活在弟媳的精神压力之下。
不仅要忍受经济上的索取,还要承受无端的指责和埋怨。
"你看这里,"林妍指着一页日记,声音颤抖,"妈写道:'今天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我的心脏情况不太好,需要静养。我本想告诉阳阳,但想到他最近工作忙,小秀又总是说我小题大做,就没说。两个女儿都在外地,我也不想让她们担心...'"
林楠读完,泪水夺眶而出:"妈甚至连生病都不敢告诉我们..."
姐妹俩继续翻阅着日记和信件,心情越来越沉重。
其中一封信引起了林妍的注意,那是弟媳写给母亲的,要求母亲把每月给林阳的赡养费从两千增加到三千,理由是他们要给儿子报兴趣班。
信中的语气近乎命令,毫无尊重可言。
"姐,你知道妈每个月给阳阳多少钱吗?"林楠问道。
林妍摇摇头:"我只知道妈说过给他们一些赡养费,但具体多少不清楚。"
"根据这些日记来看,妈每个月给阳阳三千块钱赡养费,还经常额外给他们钱。"林楠咬着嘴唇说,"而妈自己的退休金才四千多,她几乎把大部分钱都给了阳阳家。"
林妍感到一阵心痛:"妈一直说她经济上没问题,不需要我们给钱...我们竟然都被蒙在鼓里。"
她翻到日记的最后几页,日期是母亲去世前一周:"小秀又来电话了,说要给儿子付培训班的钱,让我赶紧把这个月的赡养费打过去。我说我还在住院,等出院后就给她。她却说我小气,连自己孙子都不心疼。我怎么会不心疼呢?那是我的亲孙子啊..."
这些话语像刀子一样刺进姐妹俩的心中。
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忍受着弟媳的索取和刁难。
"妈的银行流水在这里,"林楠找出一个信封,里面是母亲详细的存取记录,"你看这几笔大额转账,都是给阳阳家的。"
林妍仔细查看着流水单,发现近几年来,母亲几乎把所有积蓄都给了弟弟一家。
其中最后一笔是在母亲住院期间,金额是五千元,收款人是王秀。
"她竟然在妈生病的时候还在要钱..."林妍的声音冷了下来,"简直是敲骨吸髓。"
林楠握紧拳头,眼中满是愤怒:"难怪他们在葬礼上那副态度,根本就是巴不得妈走!"
姐妹俩相对无言,心中的愤怒和痛苦交织在一起。
这些残酷的真相,让母亲的离去更加让人无法接受。
03
林妍拿起电话,拨通了弟弟的号码。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
"喂,姐。"林阳的声音有些迟疑。
"阳阳,你现在方便过来一趟吗?我和楠楠在整理妈的遗物,有些事情需要和你当面谈谈。"林妍尽量控制着语气。
"呃...我今天可能不太方便,小秀她..."
"这事很重要,关系到妈留下的遗产分配。"林妍打断他,声音冷了几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林阳最终说道:"好吧,我半小时后到。"
挂断电话,林妍看向妹妹:"我们得当面问清楚这些事。"
林楠点点头,脸上的怒意未消:"妈那么疼他,他却眼睁睁看着妻子这样对待妈,还陪着一起索取...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不到半小时,林阳就匆匆赶到了老宅。
让姐妹俩意外的是,王秀也跟着来了,脸上带着一种算计的笑容。
"姐,听说你们在处理妈的遗产啊?"王秀直奔主题,目光在房间内扫视着,似乎在评估每件物品的价值。
林妍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将母亲的日记和银行流水单放在茶几上:"阳阳,你知道这些吗?"
林阳瞥了一眼,神色有些不自然:"知道什么?"
"妈每个月给你们三千块钱赡养费的事,你知道吗?"林楠直截了当地问。
"那个...妈自愿给的,我们也没强求..."林阳支支吾吾地说。
王秀立刻接话:"是啊,婆婆自己说要帮我们的,我们也没想到她会记在日记里。这些老人家嘛,给点钱就想控制儿女,还喜欢在背后说三道四..."
"闭嘴!"林妍突然打断她,声音严厉,"我妈生前那么疼你们,你们不知感恩也就算了,现在她刚走,你还在这里污蔑她?"
王秀被这突如其来的怒气震住了,但很快又恢复了嚣张的姿态:"我说的不对吗?你们姐妹从来不管婆婆,现在她一走,倒开始装孝顺了。我看你们是惦记着遗产吧?"
林楠气得浑身发抖:"你...你竟然敢这么说?妈住院的时候,是谁日夜守在病床前?是谁放下工作照顾她?而你们呢,除了打电话要钱,连面都很少露!"
林阳低着头,不敢看姐姐们的眼睛。
林妍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
"阳阳,我和楠楠决定两件事。第一,从今天起,我们停止每个月给你的赡养费。这笔钱本来就是妈生前为了安抚你们才决定给的,现在妈不在了,这笔钱也该停了。"
"什么?"王秀尖叫起来,"你们不能这样!那是我们应得的!"
林妍无视她的抗议,继续说道:"第二,关于妈唯一的遗产——这套老宅,我们决定将它作为姐弟三人的共同财产,暂时不处理。"
"这不行!"王秀急了,"我们正想买新房,这老宅卖了能分不少钱呢!"
林楠冷冷地说:"妈的遗愿是保留这个家,我们会尊重她的决定。如果你们缺钱,可以回去查查这些年从妈那里拿走的钱,加起来应该不少了。"
林阳终于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羞愧:"姐,我...我不知道小秀经常向妈要钱...我真的不知道..."
"你不知道?"林妍拿起一份医院记录,"妈去年年底就开始去看心理医生,她有严重的焦虑和失眠,你真的一点都不知情吗?"
林阳哑口无言,脸上的表情介于震惊和愧疚之间。
"我们明天会去医院调取妈生前的完整就诊记录,"林楠接着说,"到时候会更清楚她晚年到底承受了什么。"
王秀见势不妙,迅速转变策略:"姐姐们,有话好好说嘛。我们都是一家人,为了点钱伤了和气不值得..."
"一家人?"林妍冷笑一声,"当你在妈住院期间还催她要钱的时候,你把她当家人了吗?"
林阳看看姐姐们,又看看妻子,最终选择了沉默。
这种软弱的态度更加激怒了姐妹俩。
"阳阳,你带着你媳妇走吧。"林妍平静地说,"我和楠楠需要时间整理妈的遗物,也需要时间平复心情。"
林阳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在姐姐坚定的目光下,最终只是点点头,拉着明显不情愿的王秀离开了。
门关上后,林楠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姐,我们是不是对不起妈?她一个人默默承受这么多,我们却什么都不知道..."
林妍抱住妹妹,泪水也夺眶而出:"是啊,我们太忙于自己的生活,没能更多地关心妈的感受。但现在,我们至少可以为她讨回一些公道。"
04
第二天一早,林妍和林楠就去了医院,调取了母亲的就诊记录。
结果比她们想象的更糟——母亲不仅去看过心理医生,还曾多次因为心悸、失眠住院。
"心理医生的诊断是重度焦虑症和抑郁倾向,"林妍读着报告,声音颤抖,"可能与家庭压力有关。"
林楠感到一阵心痛:"妈从来不说自己的难处,总是报喜不报忧,我们竟然没发现她已经病成这样..."
回到老宅,姐妹俩继续整理母亲的遗物,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了解母亲晚年的真实生活。在整理衣柜时,林楠发现了一个藏在角落的信封,里面是一些便条和短信的截图。
"姐,你看这些..."林楠的声音有些发抖。
林妍接过来一看,脸色立刻变了。
那些便条和短信内容大多来自王秀,语气恶劣,充满了对母亲的指责和要求。
有些甚至涉及到人身攻击,说母亲"不知好歹"、"自私自利",还威胁说要阻止林阳来看她。
"这简直是精神虐待!"林妍怒不可遏,"我们得找律师,这种行为已经超出了家庭矛盾的范畴。"
正当姐妹俩商量接下来的对策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林楠去开门,发现弟媳王秀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明显的怒气。
"你们什么意思?"王秀一进门就质问道,"昨天说的那些话是认真的?真的要停了赡养费?"
林妍冷静地回应:"非常认真。那笔钱本就是妈为了照顾你们的情绪才每月给的,现在妈不在了,这笔钱自然也就没有继续的必要。"
"你们不能这样!"王秀提高了声音,"我们都计划好了要用那笔钱做什么!你们知不知道现在孩子的补习班多贵?房贷车贷多重?"
林楠忍无可忍:"所以你就一直盯着妈的退休金和积蓄?甚至在她病重期间还不断催她要钱?你良心不会痛吗?"
"我怎么了?不就是问婆婆要点钱吗?她是阳阳的妈,帮儿子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王秀一脸理直气壮。
林妍看着这个厚颜无耻的女人,心中的怒火几乎无法抑制:"王秀,请你离开。这里不欢迎你。如果你再纠缠不休,我们会采取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哈!"王秀讥笑道,"你们能怎么样?还不是想独吞遗产?我告诉你们,我已经和亲戚们说清楚了,大家都知道你们姐妹从来不管老人家,现在却想霸占遗产。看看谁会站在你们这边!"
原来王秀已经在亲戚中散布谣言,想给姐妹俩施加压力。
这种卑劣的手段更加坚定了林妍的决心。
"滚出去!"林妍厉声喝道,"否则我就报警了!"
王秀被这突如其来的强硬态度震住了,但很快又恢复了嚣张:"报警?你有什么资格赶我走?这老宅有阳阳的一份,我是他妻子,当然有权利来!"
正在僵持不下时,林阳匆匆赶来了,脸上带着焦虑:"小秀,你怎么自己跑来了?不是说好等我一起吗?"
"还等你?你那个窝囊样,能解决什么问题?"王秀不屑地说,"我就是来告诉你姐姐们,这事没完!"
林阳尴尬地看了姐姐们一眼,低声对妻子说:"别这样,有话好好说..."
"好好说?你以为你姐姐们会听吗?"王秀继续大声嚷嚷,完全不给丈夫面子。
林妍冷眼旁观这一切,心中对弟弟的失望更深了。他竟然连自己的妻子都管不住,还任由她欺负母亲。
"阳阳,带你媳妇走。"林妍平静地说,"我不想再看到她出现在妈的房子里。另外,我今天已经联系了律师,我们会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这件事。"
"律师?"林阳惊讶地问,"姐,有必要走到这一步吗?我们是一家人啊..."
"如果你们真把我们当家人,就不会在妈生前那样对她,在她去世后又这样对我们。"林楠接话道,语气坚决。
林阳无言以对,只能拉着依然不依不饶的王秀离开。
走之前,王秀还不忘丢下狠话:"别以为请了律师就能吓住我!我告诉你们,这事没完!"
目送他们离开,林妍长长地叹了口气:"真没想到,阳阳会变成这样。"
"姐,我们真的要请律师吗?"林楠问道。
"必须的,"林妍坚定地说,"妈受的委屈,我们一定要讨回公道。而且,必须让那个贪得无厌的女人付出代价!"
当天下午,林妍就联系了一位在处理家庭纠纷方面经验丰富的张律师。
听完姐妹俩的叙述,张律师认为她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弟媳对母亲的精神伤害和经济榨取。
"我们会先发律师函,警告他们停止散布不实言论,并要求归还不当得利。"张律师建议道,"如果他们不配合,我们就提起诉讼。"
林妍点点头,心中下定决心。
这不仅是为母亲讨回公道,也是给那些拿亲情做幌子、行不义之事的人一个教训。
第二天,一封正式的律师函被送到了林阳家。
当林妍拿到弟弟签收的回执时,她知道,一场家庭风暴即将来临。
而她绝不会再让母亲在阴影中孤独哭泣,即使这意味着彻底撕破与弟弟一家的关系。
律师函的效果比林妍想象的更加立竿见影。
当天晚上,林阳就打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