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写手》

月经突然消失,是「意外惊喜」还是身体预警?避孕药也能帮助女性缓解围绝经期的症状?但又有哪些使用误区呢?

3月28日下午,理想国书房迎来了一场线下对谈,「万象更新Women’s Health 」主播南西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金鸿雁教授围绕《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这本书展开深度对谈,两位长期关注女性健康的嘉宾,也带来了各自领域里的观察、经验与共鸣。从快问快答拆解谣言,到听友提问走心回应,为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更年期的女性们,点亮一盏知识与共情之灯。

本期主播

南西,2022年10月18日与主播Sijia共同创立「万象更新Women’s Health 」播客,原名「听说更年期」。将医疗科普与博雅人文视角、社会议题、真实口述案例相结合,从认知出发,让20+国家400+城市的华人知道更年期可以很酷、很暖、很科学。现居伦敦,英国医疗科技平台创始人,为多家英国/新加坡/法国/瑞士初创企业做顾问。国际医疗管理人,曾担任世界200强慢病管理企业高管。曾深度访谈近2000名更年期女性,并联合多所国际名校学者共同创立了女性健康科技研究联盟公益组织,链接全球100多家科研组织的学者和资源,促进学界和业界的研究合作,发表跨学科研究论文,孵化下一代的女性创新科技。2024年分别受邀在中华医学会绝经分会和IMS国际更年期协会做学术研究分享。

‍⚕️本期嘉宾

金鸿雁教授,北京妇产学会社区与基层分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学会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抑郁障碍分会委员北京妇产科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北京理化测试技术学会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分会理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更年期一日门诊负责人,通过开发性激素动态检测智能管理系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量、微创检测技术和设备,结合互联网+平台和APP软件,建立了临床数据管理与移动设备信息传输相结合的患者远程管理平台,实现患者长期的远程用药管理和个性化诊疗及健康看护,多次获得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青年学者奖

特别声明:我们尽力呈现各个领域医生的观点, 具体治疗方案请全面分析个人健康风险并与医生沟通决定

围绝经期快问快答

首先我们为大家带来了,围绝经期快问快答,以下哪些问题是正确的呢?

潮热可持续十年以上?

更年期让大脑结构发生变化?

围绝经期可长达14年?

性生活频繁可推迟绝经期?

吸烟会提前绝经?

揭秘答案,以上全部是正确的✅!

这本篇文章里,我们会重点为大家节选更年期避孕和激素疗法,剩余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也请大家点击「万象更新Women’s Health 」播客收听!

悬而未“绝”的时候,避孕不能停,怎么搞?

南西:读《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这本书的时候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作者在45岁的时候误以为自己怀孕的经历,金教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个?

金教授: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国外的人 45 岁对怀孕还有期盼嘛。可能国内也有,但我觉得大多数人的话还是会觉得自己卵巢功能不行了。我觉得国内的人对性的欲望,或者说主动追求,至少在现在经历更年期的 70 后、 80 后脑子里面,并不像90后00后这么主动关注,所以大家可能对怀孕这件事情更希望是不要发生,而不是说,唉呦,我又怀孕了。

南西:对于她分享的经历,我觉得她当时没有想到自己已经到围绝经期或者更年期了,然后突然间发现自己不来月经了,她肯定首先恐慌,诶,我不会怀孕了吧?您在看的更年期一日门诊,这种情形是不是触发她们就医的一种比较典型的方式?

金教授:我个人感觉在中国好像不是这样啊,大多数人不认为自己怀孕了,而是会觉得月经不来的时间太久了,应该来看看,这显示了一种文化差异。

南西:但是这个我们也跟我们的听友朋友们科普一下,绝经后是有怀孕的可能性的。我之前一直想聊围绝经期间的避孕。既然我们有怀孕的几率,我们该怎么样去思考避孕的措施呢?

金教授:国内避孕的话最常见的手段可能是利用节育环,或者避孕套。吃口服避孕药的话,年轻人会多一点,岁数大的人可能稍微少一点,但其实带环这件事在中国的执行率也没有那么高。

有些人的话可能反复怀孕,然后医生说,你是不是可以考虑带个节育环?她可能流产完了以后把环带上了,这种会有。但是从中国的数据来看,中国女性接受节育环的比例也不是特别的高。短效避孕医药的话,一般来说是自费的,因为像短期药、避孕药的话,除了避孕它有很多治疗的作用。

南西:在围绝经期和更年期的女性,她本身可能出现月经不调,而这个时候你有月经,你其实是有怀孕的几率的,那适合她们的避孕药,和适合更年轻的女性的避孕药是否有不同呢?

金教授:在这个年龄段的大家最常问的问题是,比如我带了个节育环,我应该什么时候取,一般我们建议绝经一年以上再取,因为绝经以后怀孕的几率是小的。但是即便取了环,我们也建议要有避孕措施。

南西:但我又有一个问题了,绝经以后会有卵巢萎缩的可能性是吗?子宫也可能有萎缩的可能性。那该怎么样避免它?这个环在萎缩的情况下会不会长进去呢?

金教授:我觉得那是极端案例。如果一个人放环的时候就放得很好,那么取环的时候应该就没有那么大的风险。因为这个东西用了这么多年,整体来讲在避孕措施中算是相对安全的措施。但是确实有一些特殊的案例,不过现在有宫腔镜,不像以前那样必须盲取。

南西:盲取是什么意思?

金教授:有一个取环的钩,进去以后就搭着那个环的下缘,一拉就下来了。这个东西不像你想的是长在肉里的,它其实是浮在宫腔里面的,相当于占位的一个状态。现在的话,如果发现节育环的位置扭曲,或者是肌壁的穿透,我们其实会下宫腔镜的,在肉眼可见的情况下去取,这样的话就是安全度还是挺高的,所以大家不用过度焦虑这件事情。

南西:我们访谈了不下 2,000 多个案例,我了解到,我们访谈的一些女性,她们尽管生过孩子,经历过更可怕的疼痛,但是面对取环这件事情,还是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医生会说,你看你孩子都生过了,你怕什么?但是这种心理状态是非常真实的,我遇到不止一个女性有。

金教授:也许这是因为看不见?就像拔牙一样,虽然拔牙还是挺安全的,而且很多人是打了麻药以后再拔的,但你看不见。一个人在你眼前晃来晃去,你又看不见他在干什么,你还是会产生内心的焦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多数情况下的话,取环还是比较安全的。当然,如果医生态度能更好一点的话,大家的感受会更好一些。

南西:对,可能大家原来不了解。听过我们这期节目,或者看过我们的这期视频之后,也许大家的心会更加笃定。金教授讲,我们在绝经后的一年,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围绝经期的结束时期,就应该去把这个环取出来。


《时时刻刻》

激素疗法让人恐惧的风险到底是不是被夸大了?

南西:避孕药本身会释放孕激素对吗?那这些短效的避孕药,还有曼月乐,它们会怎样帮助缓解女性的围绝经期的症状呢?

金教授:首先,如果一个人已经出现了绝经综合症这一类的症状,比如说潮热,或者因潮热引起的睡眠紊乱、身体疼痛这些问题,我们相应采用的激素治疗方案是一个低剂量的治疗方案。避孕药并不是我们治疗绝经相关症状的药物,它只用于比较年轻的患者,比如说月经紊乱、异常子宫出血或者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此外就是单纯为了避孕会用到。但是绝经以后,要改善更年期症状,我们用的不是避孕药。避孕药里面的是高效雌性孕激素,而我们一般情况下采用的绝经后的激素,相当于一片荒田里的一滴水,润了整个田。如果你给她避孕药,就相当于你泼了一桶水进去,就不是润田的问题了,那样给的激素量太高了,没有必要。高剂量的激素肯定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因为绝经后不需要那么多的激素。

南西:有一个问题,这本书虽然没有聊到,但是我之前一直跟我们的听友强调,就是所谓的风险因素。

金教授其实激素疗法里避孕药的风险还是小的。补充雌激素的风险,它会有1/ 1, 000 这样的乳腺癌的风险。雌激素剂量比较高的时候,它通过肝酶代谢,可能跟我们凝血功能相关的一些因素有交叉,所以有些人会有血栓风险。血栓风险的话,我看到的医学证据是,如果一个人持续使用避孕药超过一年,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它的血栓风险是逐年下降。但是在第一年,所有人,不管你使用哪种女性激素类的药物,第一年是血栓风险相对最高的一年。其实我们很多人吃避孕药的时候不太懂血栓风险,但是如果她们知道吃这个避孕药的风险,就会考虑,我是不是吃吃停停会更好,所以有的人就一直在这一年的窗里穿来穿去。

金教授:得挑合适的孕激素。我们的激素治疗,一种是雌激素,激素剂量要低且有效,让这个人症状缓解,又达到比如说骨松预防、血栓预防、老年痴呆预防的效果,同时我们还要选择更接近于天然的激素。一些合成的孕激素现在已经排除到绝经激素治疗的范围外了。只有在个别的以纯孕激素为主的疗法中,这种合成孕激素可能还配在一起使用。


《实习医生格蕾》

激素疗法那么多门道,你都了解吗?

南西:绝经激素疗法具体面对的风险和收益是什么?我们在讨论这种干预的时候,不能单纯只看风险,你还要看它的收益对吧?所以咱们今天就从风险和收益的角度,把这几个不同的激素疗法、绝经激素疗法都聊清楚。

金教授:激素疗法用的基本上是口服雌激素、经皮雌激素。之前有像凝胶贴一样贴在皮肤上的皮贴,激素可以缓释,现在我们有一种可以直接涂在皮肤上的凝胶,就和每天晚上睡觉抹乳液一样,抹在皮肤上它就可以把这个激素吸收到体内,达到缓解更年期症状的功能。孕激素中,我们有口服的孕激素,经阴道给的孕激素也有,还有就是宫内缓释的曼月乐这种。我们还是要求每一个患者做一个精细的体检,把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筛一下,然后再去做。很多的医疗数据是有时效性的,比如采血的话,一般一个月之内,像血常规这种,一周之内就必须复查,像超生的话,一般三个月到半年之间。我们一定要复查很多指标,因为人是活的,对吧?你半年之前的数据到现在是不是会产生变化?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肯定要重新做一次检查。但很多人对这个就不接受。

最常见的话,我们会做激素治疗相关的一些检查。比如说,我们会查颈动脉,我们会查乳腺,我们会查肝、胆、脾、肾的形态学改变,我们会查甲状腺,会查妇科超声。我们的肝肾功能,我们的激素状态、甲状腺功能状态,血糖相关的一些指标,骨代谢相关的一些指标,我们也会查。骨密度评估,妇科癌筛查、感染,这都是我们常规要做的。

南西:可不可以为我们总结出每一种检查的时效性?

金教授:基本上,超声的话,三个月左右,血的话一般最少一个月左右的。骨密度是一年,彩超、超声的话就是三个月以内。像妇科超声的话,如果这个人激素在波动期,我们可能马上要复查HBT、CT。癌筛查的话,一年做一次应该是 OK 的。感染的话,肯定是每周都不一样。

金教授:检测之后,如果我们评估没有问题,符合激素用药指南里面的适应症,我们一般都会采用激素治疗的方法,因为这是现在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所有由激素缺乏引起的症状的最简单、最好用、效果最有效的方式。一点点的药,就可以解决你全身各个系统各种症状。所以有的人说,使用完了以后,整个人就满血复活了。

南西:我们的听友可能会问这个问题——医生给我开药,突然换替勃龙了,为什么?她想要了解这背后的基本原理。

金教授:一般来讲的话,口服药是最常用的,因为它便携,药物剂量在体内代谢也比较稳定。而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采用经皮。比如说对于有高血栓风险的人,或者说一个人甘油三酯偏高,她又控制的不好的话,我们会经皮。选择所有药物的依据,都跟她本身的情况是相关的。

《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是理想国刚刚出版的新书,英文原著《Hot and Bothered》来自资深记者Jancee Dunn,以生动语言记录了她的更年期就诊历程,如何与医生、与身体、与社会观念“谈判”的过程。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幽默讲述更年期的笑与泪

潮热、失眠、变胖……

揭开更年期真相,提供舒适进入人生下半场的实用指南

迎战无知与偏见的勇气之书,多家外媒推荐更年期必读

除了更年期避孕和激素疗法,本期播客还有超多干货内容,想了解详情请点击收听「万象更新Women’s Health 」播客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