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一种性格,都有它的好处和坏处。唯独“懦弱”的性格,只有坏处,而没有好处。
这是一个充满内卷、竞争的社会,谁要是性格懦弱、退缩,基本就不用混下去了。
不说其他的,就说职场,过分老实懦弱,不就容易被人算计、拿捏、套路了吗?
既然性格懦弱不好,可为什么还有无数人,依旧性格懦弱呢?
很遗憾,这跟原生家庭的教育有关。
有这些举动的父母,正在培养性格懦弱的孩子。
02
天天比较,日常贬低,永远都说“你比不过XX”。
99%的父母,都会说一句话:“还是别人家的孩子好。”
就是因为别人家的孩子优秀,所以父母都会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最后得出“你不如别人家的孩子”的结论。
孩子听到父母这番话,会有什么感想呢?只会内心自卑,自我否定。
99%的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励。可99%的父母,都会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否定自己的孩子。
这,岂不是有点矛盾, 而又讽刺吗?
其实,别人家的孩子,未必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好。毕竟,都是普通人,在能力、性格方面,都是差不多的,本质上差距不大。
不要去贬低自己的孩子,而是要适当鼓励、肯定他们。要知道,你所否定的,是他们的努力;而鼓励的,是他们的光明前途。
03
打骂不断,给孩子的内心,留下无法抹除的阴影。
民间有一个说法:“棍棒下出孝子。”
这种棍棒教育,并不是素质教育,而是原始人的教育。试想,除了喊打喊杀,还是喊打喊杀,又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呢?
有的孩子,在父母的棍棒教育下,变得愈发自卑、胆小、怕事。这,就是性格懦弱的根源,没有之一。
有的孩子,在父母的棍棒教育下,变得愈发凶残、暴戾、狠辣。小的时候,父母打骂他们;长大后,他们打骂父母。
你会发现,棍棒教育,会扭曲一个孩子的内心。
在现代社会,没必要强调棍棒教育,而应该强调素质教育。教育孩子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以往,没文化是第一大忌;如今,没素质才是第一大忌。
04
否定孩子的想法,不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
上文说过,要培养有素质的人才。真正有素质的人才,究竟具备什么特点?
毫无疑问,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试想,要是牛顿没有自己的主见,那他如何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呢?
试想,要是爱因斯坦没有自己的主见,那他如何提出“相对论”呢?
主见是什么?就是一种创造力、创新力。
我们常说“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本质就是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也就是扼杀了他们的主见。
身为家长,要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见。老一套,终究是落后于时代的。也许孩子们的新一套,才是创新科学,甚至于引领时代的关键。
05
写到最后
上文谈到的这3个错误,其实,普遍存在于每一个家庭当中。
基本上,屏幕前的各位,都可以对号入座了。
天天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而否定自己家的孩子,自毁长城,这有什么意义呢?
看孩子不顺眼,就打骂孩子,棍棒教育,扭曲孩子的心性,这有什么意义呢?
不让孩子反驳,也不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不就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创新性吗?
所以说啊,培养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以往的长辈,也许会用这般错误的教育方式,来教育我们。但是,如今的我们,身为父母,就不该用这般错误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后代。
错误,不该延续,而应该及时纠正。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本该如此。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