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跨性别运动员正面临着越来越严苛的社会审视,尤其在一些竞争激烈的体育项目中,围绕他们参赛资格的争议不断升温。但在这样的背景下,体操运动逐渐成为少数能为跨性别群体提供相对安全空间的项目。
与强调身体对抗和力量优势的传统项目不同,体操更注重灵活性、艺术表现与技术细节。这种特点让体操界在面对性别多样性时展现出更大的包容度。越来越多的体操俱乐部、教练和赛事组织者明确表示,无论运动员的性别认同为何,只要他们热爱体操、尊重比赛规则,就应该被平等对待。他们相信,真正衡量一名体操选手的,是训练的汗水、技术的磨砺和对美的追求,而非出生时的性别标签。
"体操是我生命的挚爱,它让我保持理智。"Hung说道。作为一个从青少年时期意识到自己是非二元性别者,Hung曾担忧自己必须在开始激素替代和继续参与所爱的体操运动之间做出艰难选择。
幸运的是,美国大学体操俱乐部全国协会(NAIGC)为Hung和其他跨性别运动员敞开了大门。这个拥有超过2500名运动员和160个俱乐部的组织,致力于突破体操运动的边界,其中包括尽可能地实现性别包容。
在NAIGC的地方比赛中,没有性别类别的限制。运动员们可以选择任何器械进行比赛——女性可以在双杠上比赛,男性可以在平衡木上展示技艺。在年度全国比赛中,NAIGC甚至提供"十项全能",允许所有性别认同的运动员在男子六项和女子四项共十个体操项目中相互竞争。
这种包容性的体操环境与当前社会对跨性别运动员日益激烈的争议形成鲜明对比。今年2月,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将"性别"解释为出生时被指定的性别,随后NCAA宣布限制女子运动比赛仅对出生指定为女性的运动员开放。
这些政策对跨性别社区传达了明确信息:你们不属于这里。多位NAIGC的跨性别或非二元性别运动员表示,他们曾因这种环境而考虑放弃体操。
但没有人真正放弃。一位跨性别运动员认为,退出意味着将自己身份的一部分交给他人掌控。另一位指出,体操的社交方面和所在体育馆的接纳感对维持良好的心理和情感健康至关重要。
在这里,像Hung这样的跨性别运动员可以真实地展示自己,站在队友旁边,被看到也被接纳。正如49岁的Eric Petersen所说:"在这个群体中,重要的是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如果你热爱这项运动,那么无论你是谁,都去参与并享受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