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在诞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遭受过度开发的宿命。

比如AI大语言模型刚刚问世之时,你便能猜到它必将与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创造出各种偏离轨道的玩法。

如今坐拥上帝视角,你会知道在人类的调教之下,AI已经成了算命师父、弱智吧荣誉成员,以及很多人在寂寞深夜会偷偷点开的密聊对象。


无数事实证明:人可以,并且必然会带领人类科技的结晶走上歪路。

摄影领域同样是科技树乱点的重灾区。如今我们仍能想象到,相机发明的初衷,大概率仅仅是用来留住一些值得纪念的瞬间。

而其发明者路易·达盖尔绝对想不到的是,21世纪的人类已经将他的发明炼化成了“奇行种变身器”。


上述画面来自一位被粉丝们尊称为“蜜蜂爷爷”的视频创作者,他曾在2023年用影石全景相机的鱼眼视角,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波疯狂的“人类变身奇行种”浪潮。

彼时放眼望去,带有#Insta360 标签的短视频作品,十有八九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主题:我不做人啦!


从两年前刷这波视频上头开始,我手机上的各家社交媒体app里,全景相机相关的视频就没离开过。

不只是首页推荐总是挂着世界各地全景相机整活儿视频,我还注意到这段时间里,我过去关注的vlog博主,也都接二连三地拿起 Insta360 玩起了各种花活儿。


此情此景让人不禁要问:

不是说VR是“未来科技”吗?怎么现在全景相机直接成了短视频“狠活科技”?


多抽象的科技狠活才能让全景科技树原地歪脖

全景相机,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拍摄全景画面的相机。根据人类早期驯化路线,它理应跟随VR虚拟现实技术,安安静静地成为尖端科技的辅佐。

直到 Insta360 带着全景相机,一个滑步踩偏,进入了短视频的“贼窝”。

整过活儿的人都知道,打火机不一定非得用来打火,那么换个思路说,全景相机也必不可能只能用来拍VR。

看破这层道理的能人异士,将全景相机固定到了所有人脑能想象到的地方,他们围绕拍摄姿势和方式进行种种疑似过度开发,只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像个正常人类”。


院办最爱看的惊悚博主@蚊小九

2025年了,一个刚刚接触全景相机的普通人类,得到的第一个警告很可能是:“麻瓜禁止使用”

点开 #Insta360 #影石全景相机 等相关的tag话题页面,你便会发现此言不虚。

因为迎接你的很可能不是想象中热火朝天的摄影交流场景,而是诸神黄昏、玛利亚之墙争夺战、第三次巫师大战MVP结算页面。


民间“调查兵团”对于变身巨人方式的研究,已有重大进展。

除了将全景相机叼嘴里化身开篇所示的奇行种,现在你还能直接把它放进餐盒,变身车力巨人。


但把全景相机当成巨人变身器,只相当于玩到了众所周知的5块钱功能。唯有掌握了那根伸缩魔法棒的使用方法,才足以跃升为真正的“物理魔法使”。

视频平台上,与 Insta360 伸缩棒组件相关的魔法教程要多少有多少,最简单的仅仅要求你将棒槌举高高,就能实现无吟唱直接施法。


在魔法棒的使用中,多一项运动技能或许就代表你能比其他人多玩5块钱的狠活。比如下面这位体修术士,就用空翻技能通知了牛顿:物理学不存在了。


现在你该看出来了,全景相机的魔法压根就不用吟唱,全靠不同姿势和不同机位触发。

据屎书记载,这一对施法方式的改良和对使用者要求的放宽,成为了第三次巫师大战的导火索。地球上的任何场所,都有机会随机刷出脑洞大开的“施法现场”。


图源@Soda蘇打

游乐场,滑梯上,一男子股间夹棍出现在众人视线,问:此男意欲何为?


答:新型施法方式实验成功desu!


城市大道、乡间野径,一骑士胸前挂有 Insta360,此时产生两种可能性:

其一,城市穿梭,他在进行灯红酒绿沉浸式全景街景摄影。


其二,镜头反转,他将变大变小魔法禁术带回人间!


不吃,谢谢

在所有施法方式中最让人汗流浃背的,无疑是开启了飞行模式的小飞棍玩法。在看明白法术效果之前,你至少能清楚地知道:施法者拥有就算法器无法寻回,也硬要出片的钞能力。


大道至简的道理也在全景魔法界盛行。

当你能把全景相机带到常人所不能及之地,那么记录下的影像本身,便已经是一种magic。

比如当你被鲨鱼吃进肚子里,你会得到:


“妈妈,我拍到了人生转瞬即逝照片!”

朋友是成年人最珍贵的资源,更难的是拥有一群跟你拥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叫齐他们,你就拥有了地球上最昂贵的出片。


图源@子涵超会玩

致力于将全景魔法的潜力开发到极致的人,还在将 Insta360 全景相机带到更多你之前以为不可能的地带——比如火车轨道上、电梯夹缝间。


“第一次被火车压,感觉头顶凉凉的。”

当然也有人把它带到了更多人鞭长莫及的领域。


谈论摄影,“科技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自然也不能不提。这话你应该也听过:既然可以这样,为什么不那样?

事实证明,当人类可以这样,那么人类就会那样。为了能够在那样时拍出“不可能视角”全景,不少人也已经并仍在付出努力。


However,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都完全可以看出:人类已经在对全景魔法进行“过度开发”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夸张、独特的大透视视觉效果,让全景相机成片在社交平台上绝对夺人眼球。而影石主动为适应更广泛受众推出的便捷功能,则让过去需要用到昂贵设备、做大量后期工作才能呈现的夸张效果,变成了“有手就行”

短视频平台火过一阵子“大手大脚”大透视效果。这种所谓“特效”要是用普通相机拍摄,需要分1234步,最后通过各种剪辑P图才能做到。


图源@黄晓晓

但当你拥有一台 Insta360 全景相机,只要把位置放好,直接上来就是一个会动的“大广脚”。


影石推出的“小行星模式”同样操作简单,一根隐形自拍杆甩出、一个模式切换,便能轻松实跟地球同框的“百万转场”。


图源@夸利亚Qualia

正是这种硬件软件结合,将技术下放于普通人的做法,才让全景相机在短视频平台得以迅速走红。

但能做到几年间热度不断,当然不可能只是因为这些光怪陆离的整活儿。


从人生时刻到生人时刻全景相机实用手册

对于一个拥有 Insta360 全景相机的普通人类而言,最大的困扰很可能是:你永远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少玩了几块钱。

这是因为全球各地的使用者们,都在随时随地用它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创作。

全景相机不仅能在各种意想不到的场合、用意想不到的姿势拍出抽象或震撼的画面,还能把日常场景拍出“花儿”。


图源@普罗提亚等待

Vlog创作者们举起 Insta360,让它成为了麻瓜都能触手可及的创意魔法。


图源@GoldGallery

@陶阿狗君 创作的“大头钉转场”,引领了一波“大头钉环游地球”趋势。


点开相关的话题页面,你便会看见一个个大头钉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全景相机激起的创意波纹,也以她为原点向全世界蔓延。


@偷偷狗totogo 用全景相机绕己一圈,串联起了自己的一周 OOTD,这种创意玩法也引得评论区直呼:建议某宝店家卖家秀全线推广。


即便是再平凡的日常,也总会有每个人自觉珍贵的片段和瞬间,现在网友们将这些瞬间统称为“人生时刻”。

情侣博主@辣椒酱 旋转 Insta360 自拍杆,记录下他们的甜蜜人生时刻,实现了狗粮溢出超级加倍的效果。


你需要庆幸大部分情侣博主并未解锁全景相机“那样”的用法,否则“人生时刻”的前两个字还得反着给我播。

演唱会也是一种神奇的 高发场景,它能在一夜间聚集起成千上万的同类,宛如在地表建起临时收容行星;也总能在一夜后,让短暂相聚的同类只能各自深陷追忆,引发演唱会症候群。

这些症状对于带全景相机进场的朋友们或许相对较轻,因为当他们举起全景相机时,已经收藏起了那天那晚整个星球的雀跃记忆。


图源@丁笑双

更别提还有偶像本人亲自举起的魔法棒,无死角收集起全场的星光。


图源@Karen莫文蔚

萌宠博主当然也没有放过 Insta360,毕竟你有你的人生时刻,猫猫狗狗也得有他们的猫生狗生时刻才行。


从人生时刻到生人时刻,从突发奇想的整活到偶有闪光的生活,有了全景相机的参与,这些记忆复现似乎都能拥有更加丰富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

消除了技术和设备门槛,随时随地都能取材,每个人都能轻松出片、自主进行开发创作,这便给全景相机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持续力加满了燃料。

在短视频平台上,影石相机还会持续火下去,这条聚众整活儿的歪路看来是越走越远了。

但是然后呢?说好的VR虚拟现实呢?


人类对全景相机的开发还不到1%?

看多了短视频里的花活儿,你或许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占据行业王者地位的 Insta360 是不是真带领着全景相机这种科技产品,走上了一条有去无回的“歪路”?


或许可以再次回想一下,VR虚拟现实概念刚刚出现时,多数人设想的应用场景是怎样的:

我们将先用全景相机拍摄记录下一个特定场景或片段,在过后的某天戴上VR眼镜,用全景视角沉浸感受彼时彼刻周遭的视听。套用一个说法:实现“最小单位的时空穿梭”。


事实上,作为一种承载着“时空胶囊”愿景的VR设备,Insta360 在这方面也一点没落下。

冷知识:Insta360 全景相机之所以能够拍出这么些花样,让网友玩出这么多花活,正是因为它本来就是用来拍摄360度空间影像的。


动画《mono女孩》中的全景相机视角大透视

在对全景相机开发使用的“正道”上,影石也已经留下了不少与时间、空间相关的有趣或动人的故事。

与阿嬷相隔台湾海峡的 @超级臭豆腐MollyKo 用影石相机抹平了空间上的距离。春节期间,她和爸爸就用影石推出的云存储功能实时分享VR视频,通过VR头显设备“闪现”到了台湾阿嬷的身边,全家一起过年。


确诊癌症晚期的@邓静妈妈 则在影石的帮助下,完成了遗愿清单中的“我想提前当完孩子一辈子的妈妈”。


她用全景相机提前记录下了自己想对每个成长阶段的儿子说的话,在没有她的未来里,儿子只要戴上VR头显设备,就能感受到妈妈的陪伴和关心。


2023年,影石还曾和影视飓风联手办过一件正儿八经的大事——用一颗卫星将影石相机带上了太空轨道,拍摄下了地球的全景影像。


影石全景相机确实有机会出现在世界任何角落,也会被固定到任何你想象不到的地方,更会被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各种各样的瞬间。

正是这种几乎无穷尽的排列组合,才给了全景相机无限的可能性。


图源@鹿鹿拍拍拍

近期常常刷到的一句营销话术叫:人类对XX的开发不到1%。这话适用于全景相机,也适用于更广义的VR科技。

如今谈论VR,更常听见的论调出自越前龙马:


而影石相机能从多半仍漂在泡沫上的VR行业里脱颖而出,至少证明他们做对了一件事:那便是将VR创作开发的权力,超前下放到了每个用户手中。

每个人都可以放下其他沉重昂贵的VR设备,拿起轻巧的 Insta360 全景相机,不断开发出连产品经理都想象不到的新鲜玩法和应用场景。


所以说,影石走上的歪路并不是一去不回的单行道,相反,这些尝试已经带领着行业把路越走越宽。

前阵子,刚刚上新的 Insta360 X5 被老外疯抢。为了在发售日购入这中国科技新品尝鲜,老美们甚至不惜凌晨5点到场排起长龙。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影石才刚刚成立

这家已经“把路走宽”的年轻公司,显然还将带着全景相机走向比近地轨道还远的地方。

至于那被他们“剩下”的99%开发空间,只要拿起了全景相机,你我说了都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