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苍南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虹蝶 张平亮

在藻溪镇富溪村,千亩稻田翻涌碧波,湿地公园里帐篷星罗棋布,红美人林间果香四溢,这幅“山水相依、产村相融”的和美画卷,正是该村以“四千项目”为抓手,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


在富溪湿地公园,帐篷沿溪分布,溪流上孩子们正开心地划着小船。公园内还配套了烧烤营地、水上栈道、生态走廊等。以及通过政企联动打造的大营家轻奢营地,一期主打水上游玩与露营,二期建成游客中心,拓展农业研学、餐饮服务,三期计划增设萌宠乐园、卡丁车、真人CS等项目,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元的游玩体验。


大营家轻奢营地负责人 余慧:目前我们接待的就是企业、学校、单位作为研学和团建的一个场所,平时包括游客的一些接待。就从最近的来说,我们就清明节假期这三天,人数也超过万人。

藻溪镇富溪村党总支副书记 曾云通:(原来)这是一个溪滩,坑坑洼洼的,通过这两年的打造,变成了网红打卡点,草坪、露营都是相当好的,环境提升(和以前)相比好得多。一部分是改观的面貌,二部分是我们本村里面增加经济的收入,每年也将近10来万的集体收入,也有老百姓的分红。


与此同时,在藻溪镇加针坑自然村的千亩果园里,种植着柑橘界的“贵族”——红美人。过去,村民们经常为掉果、枯苗等问题发愁,在省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指导下,现在红美人果实饱满多汁,真正成了村民的“甜蜜致富果”。


藻溪镇富溪村党总支副书记 曾云通:1000来亩的红美人和杨梅基地,现在都用科技型的培育和管理。

顺着田埂走进藻溪千亩方高标准农田,连片的田块整齐划一,金黄的油菜花随风摇曳。据介绍,得益于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通过旱改水套种,曾经的荒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一年四季都有收成,平均每年每亩地增收千元。目前,富溪村正有序推进稻田咖啡、卡丁车等农旅融合业态落地,通过盘活田园景观资源拓宽村民致富路。


藻溪镇富溪村党总支副书记 曾云通:当时是废弃的田地,根本没办法生产,那现在旱改水项目套种,总共改造了340多亩,每亩地还有奖补资金补贴给老百姓。现在田改起来种水稻,每年增加了几万斤的粮食。

站在田间,抬头望去,在富溪村蜿蜒连绵的群山上,一排排光伏矩阵有序分布,占地1300亩,总装机规模达到80MW,提升了可再生能源在苍南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并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富溪村坚持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持续深化“和美乡村”建设。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从荒废溪滩变身网红露营地,到科技赋能果园丰收,再到千亩方高标农田整治、光伏产业落地,一桩桩成果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提升乡村活力。未来,富溪村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描绘更加绚丽多彩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加小编微信:cnw000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