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之后,关于“保时捷可能停止在中国市场销售电动汽车”的消息广为传播,保时捷今天一大早就辟谣,说这种说法是误读,是不实信息,“保时捷在中国仍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电动化进程,也将加快提供产品数智化本土解决方案。”



关于这则传闻的来源,是海外媒体,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在2025上海车展上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谈到了在中国电动车销量低迷的问题时,说了一句话,“We will see in the next two to three years whether Porsche exists as an electric brand here.”

这句话翻译成中文,“我们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看一看保时捷作为电动汽车品牌在中国是否还能生存下去。”

所以媒体将它解读为,保时捷可能在两三年内在中国停售电动车,语法上至少算不上误读。但是保时捷确实没有明确表示未来会退出中国电动车市场。

不管保时捷会如何决定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发展策略,现实就是它的电动车卖得确实不好,因为太贵。保时捷的车卖得贵,在燃油车时代很正常,但是眼下,中国品牌都号称科技平权、豪华平权,传统豪华品牌不拿出点诚意,就是很难发展下去。

我们在今年上海车展可以看出很明显的趋势,外国品牌都开始迎合中国市场,如果说最早的迎合就是打造中国版加长车,那么现在更进一步,大众之前骂增程是落后,现在也开始投产增程SUV,奥迪直接给中国单独打造了一个不挂四圈的新品牌AUDI。



但是保时捷依然坚持做自己,没有给中国市场打造专属电动车的计划,而它的全球车型不管是Taycan参数图片)还是电动Macan,价格都很高,抛开品牌溢价来看产品本身竞争力又不足。

数据显示,保时捷2024年在华销量同比下滑28%,降至79283辆;今年第一季度销量下降42%,仅售出9471辆。保时捷必须尽快做出改变,否则退不退出中国电动车市场,不是品牌自己说的算的,而是消费者决定的。

当然,这并不代表保时捷这样的传统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已经输了,因为电动化时代刚刚开始,一切都还没有确定。前期,中国品牌有先发优势,声量和流量上,甚至销量上都占了上风。



但是长期来看,传统巨头们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大了,人家造了上百年的车,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不会轻易就被打倒的。就拿智能化来说,都说合资品牌落后中国品牌,但是你看今年,丰田、日产、大众都开始和华为、momenta这些本土供应商合作,直接就可以上车,智能化体验瞬间拉平。

关键是,人家有钱,非常有钱,中国品牌到现在为止,绝大多数(除了比亚迪、零跑、赛力斯和理想)都还在赔钱卖电动车,外国品牌就算电动车不赚钱,也有强大的赚钱的燃油车业务积累下来的财富。

而且有一点很重要,中国品牌造车,容易犯一个错误,萝卜快了不洗泥,有时候为了速度而忽略了很多基础的东西,比如品质和安全。这样跑得越快,越容易翻车,前段时间智能辅助驾驶的事件已经敲响了警钟。

这方面,外国品牌虽然慢,但是翻车几率相对来说确实小,稳妥没什么不好,小心驶得万年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