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炳祖上三代都在兴王府当差,他本人和兴王世子朱厚熜一起长大,如无意外,他们会远离朝堂,逍遥自在地度过一生,然而世事难料,1521年正德皇帝骤然离世,因无子嗣,身为堂弟的朱厚熜被推上皇位,是为嘉靖帝。
嘉靖帝继位后大力提拔亲信,陆炳也从一名王府侍卫平步青云,当上锦衣卫指挥使,此后又因数次救嘉靖于危难之际,职位一升再升,成为明朝唯一兼任三公和三孤的重臣,可惜他始终没有摆脱锦衣卫头子的“魔咒”,死后惨遭戮尸。
嘉靖得道,陆炳升天
陆炳是唐朝名相陆贽的后人,祖父陆墀曾担任锦衣卫总旗,长期在兴王朱祐杬府上当差,深受器重,父亲陆松娶了兴王世子朱厚熜的乳母范氏,生下陆炳和陆炜两兄弟。陆炳和朱厚熜年龄相仿,从小一起玩耍,感情十分深厚。
按照明朝的继承制,只要正德皇帝朱厚照不出意外,朱厚熜就没有当皇帝的机会,可以安心做一辈子富贵王爷。然而,不出意外的话,要出意外了,1521年,正德皇帝游湖落水,受到风寒和惊吓,不久后一命呜呼。
正德皇帝没有子嗣,经过内阁讨论,决定由朱厚熜继承帝位,改年号为嘉靖。嘉靖帝赴京继位,陆家父子也以亲信的身份来到京城,彼时陆炳只有十一岁,却生得健壮勇猛、沉稳干练,被提拔为锦衣卫舍人。
这个职位不高但很能锻炼人,陆炳也是在这一时期学会了撰写审讯笔录、交接公文,接触到大量办案卷宗,为后来坐上锦衣卫头把交椅奠定了基础。
除了陆家父子,嘉靖帝为了培养势力,还提拔了一大批兴王府旧人,比如王佐、陈寅等人,他们与陆家交好,在工作中对陆炳也颇为照顾。王佐担任锦衣卫指挥使期间,曾手把手教导陆炳做事,他说:“想当锦衣卫首领,必须精通公文。”
陆炳始终铭记于心。
陆炳有鸿鹄之志,不甘心做一个小小的舍人,二十三岁时一举考中武进士,不久后被派遣到蓟州实习。嘉靖时期朝廷重文抑武,陆炳虽然来到军中,可惜少有上阵杀敌的机会,平时的工作就是写写文书、修修城墙,十分枯燥。
陆炳百无聊赖,经常祈祷上天给他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也许是上天被他的真诚打动,很快就有敌兵来犯。1534年,蒙古俺答汗举兵南下,一路杀到蓟州城外,双方在冷觜关展开激战,陆炳一马当先冲入敌阵,用一名蒙古士兵的头颅换来朝廷的嘉奖,如愿当上锦衣卫副千户。
战后两年,陆炳的父亲去世,按照明朝规定,他可以承袭父亲生前的军职,也就是所谓的“世袭军官”,但巧的是,嘉靖帝前几年为了缩减预算,裁撤了一大批只拿俸禄不干活的世袭闲职,兵部以此为由,严词拒绝陆炳子承父职。
嘉靖的态度也很坚决,宁可自打脸也要提拔陆炳,经过一番激烈的拉扯,陆炳最终获得特权资格,成为锦衣卫指挥使,执掌南镇抚司。南镇抚司负责军将管理和纪律考核等事务,深得皇帝器重,也容易得罪人。
这时陆炳的优势也显现出来,他有勇有谋、心思缜密,擅长和各色人物打交道,能讨皇帝和上司的欢心,也能获取同僚和下属的信任,还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在锦衣卫中如鱼得水,职位也是一升再升。
坐上锦衣卫头把交椅
当上锦衣卫指挥使以后,陆炳又做了两件大事,直接让他成为嘉靖帝面前的红人。
第一件事发生在1539年。
嘉靖帝的生母蒋太后病逝后,他想将生父兴献皇帝的遗骨迁入京和母亲同葬,谁料遭到内阁首辅夏言的反对,理由是兴献皇帝的遗骨入土多年,不宜随意挪动,嘉靖帝只得作罢,但由于过度思念双亲,想要借“南巡”的机会回老家看看,就在“南巡”时发生了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圣驾驻跸河南卫辉行宫时,夜里忽然走水,火势异常凶猛,嘉靖帝被困在寝宫内,里面热浪灼人,外面烈焰焚天,太监宫女四散奔逃,随行官员慌张失措,一个个自顾不暇,谁能来救驾?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陆炳如同天兵天将一般冲入火海,解了嘉靖帝的危机。经此一事,陆炳越发受器重。
第二件事发生在1542年。
嘉靖帝熟睡时险些被几名宫女勒死,好在皇后及时赶到制服宫女。
关于宫女行刺的原因众说纷纭,一说嘉靖帝痴迷长生不老药,听信术士谗言利用处女月信炼制丹药,逼迫宫女服用催经药物,造成多人血崩而死,宫女们生不如死,最终决定起义;另一说是后宫妃嫔争权夺宠,以行刺之名做嫁祸之事。
事情发生时,陆炳火速赶去救驾,事后又协助皇后查办后宫,最终平息事端。
这两件事之后,陆炳成为名副其实的御前红人,没多久升任都指挥同知,正式取代陈寅坐上锦衣卫头把交椅。
明朝锦衣卫首领是个高危职业,坐上这个位子的鲜有善终之人。
陆炳深知朝堂上风云诡谲,官与官勾心斗角,君与臣互相猜忌,而锦衣卫干得多是上不了台面的勾当,容易得罪人,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个万劫不复的下场,所以他必须死死抱住嘉靖帝这棵大树。
嘉靖帝担心臣下不忠,要对朝中官员了如指掌,陆炳便大肆扩招锦衣卫,昼夜加紧训练,培养一支专业素养极高的锦衣卫万人大军,既可以保护嘉靖帝的人身安全,又可以刺探京城和全国的大小事情,同时也能在敌军来犯之际维护京中治安,为嘉靖帝解决了很多麻烦。
有了陆炳这名得力干将,朝堂政事尽在掌握,嘉靖帝没有后顾之忧,踏踏实实地开启他的修道之旅。
而对于陆炳来说,虽然有皇帝撑腰,但他得罪的官员太多了,时常遭到弹劾,为了避免重蹈那些锦衣卫前辈的覆辙,他做了很多必要的安排,可这些安排真能保全他的身家性命吗?
制衡严嵩,解救忠臣
嘉靖帝沉迷于炼丹修道,将前朝事务都交给陆炳监管,陆炳尽职尽责地监视着朝中百官的一举一动,尤其是担任内阁首辅的严嵩。
起初,严嵩试图用利益收买,但是被陆炳拒绝,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想要靠联姻关系请他在皇帝面前美言,也遭到拒绝,这样油盐不进的态度,让严家父子恨之入骨。
随着严嵩势力的壮大,他越发无法无天,贪赃枉法、结党营私,无恶不作,引起很多正直官员的不满,弹劾的奏折雪花片子似的飞进宫里,可还没送到嘉靖帝面前,就被严嵩扣了下来,弹劾的官员要么被问罪下狱,要么流放处死,下场很惨。
严嵩的所作所为陆炳都看在眼里,但迫于对方位高权重,不能正面硬刚,只能暗中救援那些被治罪的官员,比如被严嵩陷害下入大牢的何维柏,他在处理此案的时候,冒着被追责的风险扣下启本,为何维柏争得一线生机。再比如锦衣卫沈炼生性正直,因弹劾严嵩触怒嘉靖帝被贬流放,陆炳亲自去为他送行。
除了这两人,名臣徐阶、名将俞大猷等人都受过陆炳的帮助。有陆炳从旁监视和制衡,严嵩也不敢做得太过分,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皇帝的利益。
陆炳统率锦衣卫盯着满朝文武,也深知暗处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为了自保他主动和皇亲国戚联络感情,比如得知嘉靖帝的姑父崔元想要在京中增加盐税,他主动提供帮助,同僚们送礼讨好,他来者不拒,有官员被奸臣陷害,他尽量施以援手,这些都是笼络人心的手段。
除此之外,政治联姻也是维系关系的重要方法,陆炳的几个女儿都嫁给了朝中权贵,长女嫁给成国公的嫡长子、次女嫁给严嵩的孙子、三女嫁给徐阶的儿子,四女和五女也都嫁到了尚书家。
陆炳依靠联姻和朝中勋贵结成利益同盟,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1560年,陆炳在任上猝死,噩耗传入宫中,嘉靖帝抱着他的画像痛哭流涕,下令妥善安置陆家老小,还让他的三子陆绎担任锦衣卫指挥佥事,也算成全了两人的君臣之谊。
然而,嘉靖帝保住了陆炳的生前荣华,却保不住他的身后安宁。
嘉靖帝病逝后,隆庆帝登基,内阁首辅高拱和徐阶斗法,陆炳成了被殃及的池鱼,被扣上杀人越货、贪赃枉法、图谋不轨等等罪名,隆庆帝为了稳固朝堂秩序,只能对他冲拳出击,查抄陆氏满门,将他本人开棺戮尸。
昔日陆炳种下的善缘,也在此时结出了善果。
曾受过他帮助的朝中官员纷纷上书求情,文官历来和锦衣卫不对付,集体求情这种事在明朝历史上从未出现过,陆炳是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人。
可惜的是,隆庆帝依然我行我素,直到万历皇帝继位后,在张居正的支持下,名士张瀚等人的帮助下,陆氏一门才得以洗刷冤屈,陆炳的儿子陆绎得以出狱,恢复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