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国海军协同导弹防御局等单位连续开展海基“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验证活动:首先在2月的FTX-23试验中,DDG-85“麦坎贝尔”号驱逐舰发射“标准”-3 BlockⅡA导弹成功在中段拦截模拟中程弹道导弹靶标;随后在3月的FTM-32试验中,DDG-88“普雷贝尔”号测试验证了“标准”-6 DualⅡ SWUP型导弹在末段拦截中程弹道导弹靶标的效能。2025年3月24日,DDG-91“平克尼”号在FTX-40数字仿真试验中取得技术突破,通过构建高置信度作战场景(High Fidelity M&S),验证了“标准”-6 BlockⅠAU导弹末段拦截助推滑翔式高超声速武器的可行性。

“宙斯盾”系统能力发展

“宙斯盾”系统采用开放式架构设计,通过基线迭代发展模式,现已成为美海军大型驱逐舰的标准舰载指挥与作战管理系统。其导弹防御模块作为基线升级的核心组成部分,始终与“宙斯盾”先进能力构建(ACB)保持同步演进。

参与近期反导试验的DDG-85、DDG-88、DDG-91三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均部署基线9.2版系统,结合BMD 5.1导弹防御模块,可支持多传感器联合组网、协同跟踪、多舰联合作战及反导信息联盟共享,具备远程信息制导拦截能力,能够操控“标准”3 BlockⅡA、“标准”6 DualⅡ及“标准”6 BlockⅠAU等新型拦截武器。

值得关注的是,DDG-125“阿利·伯克”级FlightⅢ型驱逐舰在FTX-23和FTM-32试验中首次集成基线10版“宙斯盾”系统与BMD 6.0模块,并搭载AN/SPY-6(V)1双波段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该舰在2023年10月成功完成“标准”2舰空导弹首射验证基础防空能力。后续试验中,新型雷达与基线10系统虽实现了中程弹道导弹复杂目标的跟踪验证,但因技术兼容性问题导致多次出现系统故障。据美军作战试验评估中心(DOT&E)报告,当前基线10系统尚未达到实战部署标准。



图注:FTM-32试验中,2艘“阿利·伯克”级“宙斯盾”联合跟踪指示MRBM靶标

“标准”系列拦截武器

2025年3月实施的FTX-40模拟反导试验标志着“标准”6导弹发展进程的关键节点。此次试验不仅验证了“标准”6 BlockⅠAU新型号对高超声速滑翔武器全航迹追踪及火控闭环响应能力,更通过数字化仿真为后续实弹拦截试验搭建了能力验证框架。BlockⅠAU型号所体现的“海基末段增量3”(Sea Based Terminal Increment 3,SBT 3)反导能力,实为2022年导弹防御局(MDA)披露的研发计划的工程实现,其设计适配基线9.2.4版“宙斯盾”系统作战体系。技术层面,BlockⅠAU(SBT 3)型号通过弹载计算机算法升级与导引头硬件迭代,重点强化了对高超声速武器螺旋机动、弹道高度突变等复杂突防动作的轨迹预测能力。其配备的破片杀伤战斗部可在末段防御窗口内,依托多维度威胁评估系统实施有效拦截。美军称,该升级标志着“标准”6系列首次具备体系化对抗高超声速威胁的战术能力。



图注:美国海军持续性采购“标准”6系列导弹,近年采购量呈递增趋势

2024年5月,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美国军方在白沙导弹靶场成功实施PAC-3 MSE导弹拦截试验。测试中,由MK-70模块化集装箱发射系统发射的PAC-3 MSE导弹,在虚拟“宙斯盾”作战系统的全程交战控制下,成功拦截模拟巡航导弹靶弹,此前已通过S波段通信测试完成了PAC-3 MSE导弹与“宙斯盾”AN/SPY-1雷达的协同验证。2025年1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展示了PAC-3 MSE导弹适配Mk41垂直发射系统(VLS)的技术方案,并向海军提出采用860mm直径的G-VLS通用垂直发射单元实现“一坑双弹”部署模式。根据美国海军2025财年国防预算文件,已专项划拨7500万美元用于PAC-3 MSE导弹的舰载系统整合工程,希望由PAC-3 MSE上舰补充“标准”6导弹执行末段反导拦截任务的部署空缺。



图注:Mk41 VLS单元只能放置1枚PAC-3 MSE

高超声速防御能力发展

FTX-40试验中,C-17运输机投放的高超声速靶弹(HTV-1)模拟中程高超声速武器。但推测该HTV-1靶弹与美国21世纪初开展的“猎鹰”高超声速技术飞行器(HTV)不相关,后者主要试验了一种升力体构型,而FTX-40试验中应该是使用了一种双锥体构型靶弹,在飞行末段可进行大范围机动。



图注:21世纪初,DARPA和美空军联合进行的高超声速技术飞行器试验

试验中,不仅美海军“宙斯盾”AN/SPY-1D(V)和SPY-6(V)舰载雷达测试了对高超声速目标的识别、跟踪和指示能力,2颗“高超声速和弹道跟踪天基传感器”(HBTSS)星座卫星也参与对目标的跟踪数据收集。也有报道称,试验中海上“宙斯盾”系统已经能实时接收HBTSS下传的目标指示数据,并根据提示信息调动雷达跟踪目标。

美国导弹防御局目前正在建设的高超声速武器防御体系,强调构建以天基为主,陆、海、空基传感器为辅的多平台预警探测体系,其中就要求HBTSS能在高超防御中及时探测、跟踪目标,并向导弹防御系统提供火控级数据,支持陆、海基开展拦截。根据导弹防御局的计划,HBTSS星座将由数十颗在轨卫星组成,搭载中视场(MFOV)红外传感器载荷,提供对高超声速武器飞行弹道的持续监测与跟踪,帮助拦截武器快速精确的定位目标,直至完成拦截。



图注:HBTSS与其他天基系统协同反导

美军海基反导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先后验证了多个版本“宙斯盾”系统的反导作战应用,针对短、中程弹道导弹开展多型武器、多段的实弹拦截试验;并且还曾组织日本、澳大利亚、荷兰等盟友执行联合反导作战,基本实现一定程度的战术协同。根据目前开展的试验结果显示,美军最新型号的“标准”3 BlockⅡA、“标准”6 BlockⅠA、“标准6”DaulⅡ等已具备针对中程弹道导弹的拦截能力。

作战体系方面,特朗普政府上台伊始就提出“金穹”(Golden Dome)概念计划,要求国防部给出一份关于美国本土“免受弹道导弹、高超声速导弹、先进巡航导弹等新一代空袭”以及海外战区“免遭导弹袭击”的防空反导方案,在延续《国防授权法案》确立的“全弹道分层防御”原则(涵盖射前打击、助推段、中段/滑翔段、末段四层架构)基础上,重点突出两项技术突破方向:其一是研发部署具备快速响应能力的轨道式天基拦截器(SBI),通过星座组网实现全球范围助推段拦截;其二是集成定向能武器(DEW)、电磁轨道炮等非动能杀伤手段,构建“硬摧毁与软杀伤结合”的新型拦截体系。(北京蓝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