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 日 晴 气温16~29℃

新闻报料电话: 0715—8128787

新鲜事、稀奇事、开心事、麻烦事,欢迎拨打热线电话,我们愿意和您分享,帮您跑腿...

向劳动者致敬

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攻坚

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劳动最光荣”的真谛。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

其中,咸宁三人获表彰,中百仓储超市有限公司咸宁店店长陈红和赤壁市娴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农艺师田淑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崇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饶龙泉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聆听先进事迹,感受榜样力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奏响劳动最光荣的时代强音。

全国劳动模范陈红

初心如磐,淬炼商超头雁


在咸宁商超零售行业,陈红的名字始终闪耀着劳动之美与担当之光。她入职中百仓储20载初心如磐,带领团队克难攻坚,将3000平方米地下室打造成连续13年销售规模过亿门店,让老店连续6年经营利润逆势大幅上扬,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头雁。


陈红常说,是劳动给自己带来了幸福和快乐。

2004年12月27日,中百仓储咸宁店开业前一天,刚入职的陈红白天忙碌、夜晚加班,直到凌晨3时许,她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冒雪回家,仅休息2个多小时又赶到店里。

2007年,陈红参与中百仓储咸安店的筹备开业工作,她带领员工打扫卫生、清理垃圾,搬资产、装货架,将一个3000平方米的地下室改造成一个干净、明亮的大卖场并如期开业。

陈红创新思路,组织“中百大篷车”送货下乡,为村民送去质优价惠的商品,成功锁定乡镇客户群。中百仓储咸安店也从不起眼的“地下室店”,逆袭为连续十余年销售规模过亿的咸安零售行业标杆。

2018年7月,陈红调任中百仓储咸宁店店长。咸宁店周边商超林立、竞争激烈,她给自己立下军令状:梳理团队打基础,门店管理上台阶,实现销售大跨越。随之而来的是,咸宁店经营环境有了美的提升,区块调整有了初步成效,营运标准有了稳步攀升,员工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袭。为保障蔬菜、生活物资供应,陈红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建立市场保供绿色通道,动员各方力量和资源组织货源。她还随同团队下乡进村,组织协调采运,为26家商(农)户解决销售难问题。

陈红创新服务方式,在咸宁店率先实施“线上+线下”新模式:市民通过电话和手机下达个性化商品需求采购清单,由商超员工在店里集中分拣,及时配送到各个小区和用户。

近年来,陈红对门店进行精细化管理,实行组柜奖惩考核制度;不断探索门店网络优化与调整,尝试仓储会员团购、购物卡折扣等模式;组织货源进社区,方便群众购买价廉物美商品,形成固定客户群体。

在陈红的带领下,中百仓储咸宁店在风雨中稳步前行,利润总额逐年递增,一个经营了21年的老门店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中百集团公司最优创效门店。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陈红还积极参与政府和社会的公益活动。作为咸安区女企业家协会会员,她被聘为“公益红娘”“桂花嫂·媒”,以桂花为媒,宣扬桂乡,助推咸宁文化、文旅、文创产业融合发展。

真诚服务顾客,真心善待伙伴,真情关爱社会;爱岗敬业,追求超越,执着前行。陈红用实际行动彰显一名优秀女共产党员的本色与担当。

全国劳动模范田淑娴

科技兴农,筑梦乡村田野


在赤壁市安丰村的千亩稻田里,全国人大代表、35岁的农学硕士田淑娴创新推出微生物稻虾鸭种养殖模式,让传统稻田蜕变为亩产值万元的“绿色银行”。


田淑娴出生于安丰村这个风景秀丽、水禽养殖和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读高中时,她就萌生了构建家乡现代庄园的梦想,本科选读生物技术专业,攻读研究生时又专注于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方向学习。读研期间,她取得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发明专利。2016年硕士毕业后,她放弃赴美读博和科研院所的稳定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创业。

2017年,田淑娴召集8名安丰村种养殖大户,共同成立小龙虾养殖合作社。她率先采用系统专业的养殖管理调水和饲喂方案、微生物技术,根据小龙虾生长阶段和塘口条件不同,灵活施用不同微生物及调配饲料。但肥水环境养殖养肥了小龙虾,也肥了田里的水草,让小龙虾捕捞都成了问题。

田淑娴灵机一动,设计出初级“微生物稻虾鸭”生态循环种养殖模式:通过微生物调节水质,1-6月精养小龙虾;7月,鸭子登“田”,吃掉田里的杂草,小龙虾“上岸”,再种下稻谷实行稻鸭共育,实现绿色循环生态链。通过不断实践和优化,中试试验田每亩可产出优质小龙虾250斤、无抗蛋鸭35羽、优质大米450斤,亩产值达1万元。

2018年1月,田淑娴发起成立赤壁市娴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合作社采用工业化思维做农业,以高科技、数字化赋能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托管体系,推行系统化、模块化的农业管理。建立农技服务中心,联结专家资源,向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托管服务。对当地农户进行现代农业科普,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服务,总服务面积20000余亩。

目前,田淑娴推出的“稻虾鸭”生态模式已成功申请咸宁地区标准,打造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稻田健康水产现代农业基地1000亩,拥有生态农业实验室、田间微生物培养室、50亩微生物稻虾鸭科研示范基地、110亩稻再鸭基地、禽蛋加工厂和鲜米加工生产线,农产品产地加工,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体系正在形成。在她的带动下,菌藻共生的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殖产业发展迅猛,绿色大米、清水小龙虾、生态蛋鸭等产业欣欣向荣,每年吸纳农户发展产业、务工或土地流转增收90余万元。

田淑娴以科技兴农,筑梦乡村田野,获得央视超级新农人全国20强、全国首届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多项荣誉,其合作社被评为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合作社示范社、省级示范社,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

全国先进工作者饶龙泉

医者仁心,守护百姓健康


他既是崇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更是一名扎根基层医院、20年来一直坚持在临床一线为患者服务的妇产科医生。他是饶龙泉,以医者仁心,为一方百姓守护健康蓝天。


2024年1月9日,崇阳县人民医院正式晋级为三级综合医院,实现崇阳县三级综合医院“零的突破”。这背后是饶龙泉和团队的不懈奋斗。

作为医院党委书记,饶龙泉始终忠诚党的事业,是让组织放心的“领头雁”。他在全市率先启用平战结合住院大楼,细化亚专科,14个科室通过省重点专科验收;以DIP支付为抓手,医院医保结算率均在市内前三名;将“323”攻坚行动及各项公卫工作抓在手上,医院心脑血管病筛查项目在市内排名第一;加强团队建设,全面开展妇产科技能培训演练,引进先进技术,让患者享受省级医院的治疗技术。

饶龙泉还以党建为引领,组织医疗专家到边远山区、社区开展义诊38余次,服务群众2万余人。给市、县妇产科300多名产科医生进行培训授课,多次到乡镇卫生院义诊,对医务人员进行双向培养,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延伸,医疗设备与医共体成员单位共享。

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饶龙泉是老百姓可信赖的“白求恩”。他以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已成功参与、独立完成各类妇产科手术10000余例,且零投诉、零事故。

饶龙泉在工作中没有上下班,没有节假日,没有白天黑夜,没有酷暑严冬,只要有病人需要,他随时出现在病房里,手术台前。他常说,在医疗行为中,医生是患者最大的依靠,不仅是祛除患者疾患,更重要的是疏导患者思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饶龙泉勤于刻苦钻研,做医学界公认的“开拓者”。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市内率先对全县孕产妇进行五色管理,疫情初期成功对1079名孕产妇线上管理,县域内孕产妇死亡率连续4年为零。开创咸宁市妇科微创手术新局面,独立开展咸宁市首例免举宫宫颈癌根治术等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及单孔腹腔镜手术,让肿瘤患者在县域内就能得到有效治疗。

饶龙泉还与国际学术接轨,在省内县级医院率先独立开展免举宫宫颈癌根治术,真正做到无瘤原则,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参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世宣教授负责的“子宫肌瘤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综合研究”项目,制定《崇阳县女性子宫肌瘤调查项目技术方案》,为上级科研部门提供最基础的数据,全力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本报记者:周阳 通讯员:汪丽君、阮玉洁

编辑:王苒宇

监制:向东宁

出品:新媒体中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