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缑青翠)深夜的街头,黎明的路口,无论何时抬头,总有一盏红蓝警灯在寂静中无声跳动。它不是冰冷的信号,而是一座城市守护生命的脉搏。365天、24小时,警灯之下,公安西咸新区分局民警用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初心,用分秒必争的担当为百姓架起平安的生命线。

寒夜里的“临时家人”

“一名司机师傅突发不适,开不了车了……”4月23日凌晨1点,沣泾大道派出所接到群众求助,巡逻民警赶到时,一辆打着双闪的网约车停在路边,司机陈师傅蜷缩在驾驶座,面色苍白,连续的工作,让他突发胃痉挛,疼得直冒冷汗。

“先喝点热水,我们送你去医院!”民警化身“代驾”将车开回派出所,又连夜陪护就医。接近清晨,康复的陈师傅看着值班室里彻夜未眠的民警,红了眼眶:“夜晚再冷,警灯亮着的地方就暖和。”


警灯为生命“开道”

“警察同志,我父亲心脏病犯了,路上堵车怎么办啊!”4月18日下午,群众张女士的求救电话里带着哭腔。交通管理大队执勤一中队民警迅速和求助车辆汇合,拉响警笛、亮起警灯,仅用3分钟便赶到拥堵路段。

“跟着我们走!”警车在车流中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沿途车辆纷纷避让。原本50分钟的路程,仅用19分钟便将患者送达医院。

“那盏警灯,就是救命的光。”看着父亲被推进急救室,张女士颤抖着拉住民警的手感动的说。


红蓝警灯背后的“守护密码”

“无需多言,看见警灯就是安全感,这是一次“无声”的爱心行动……”4月19日,元平路派出所民警联合网格员,暖心救助迷路聋哑群众,村民竖起了大拇指。“群众需要的时候,我们永远‘在线’。”正如一位老民警所说。


“警灯就是夜晚有温度的灯塔!”4月23日深夜,建章路派出所和励志东路派出所民警连续救助两位走失老人,老人家属感激不已。

闪烁的警灯,是看得见的承诺;快一秒,全年处置紧急送医警情120余起,开辟“生命通道”平均提速60%;多一步:巡逻里程超20万公里,主动发现救助群众43余人次;暖一度:派出所常备“急救箱”“充电桩”“便民伞”,把服务做到百姓心坎里。


当城市沉入梦乡,红蓝相间的警灯依旧在街角守望。西咸公安用最朴素的闪烁,串联起无数惊心动魄的救援、温情脉脉的相助。这24小时跳动的城市脉搏,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流淌着安心的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