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本次大会执行主席张胜利、王国忠、李雄斌、杨成林、李忠宏、苗玉祥、姬世平、王曼华、任向军、杨政、封杰、刘志龙、杨艾霞在主席台前排就座。马月逢、牛钧、杨向喜、贺湘如、曹治、徐刚等市级领导在主席台就座。在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市级有关部门和中省驻榆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列席大会。

本次会议应到代表366人,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324人,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本次大会执行主席张胜利主持会议。

大会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忠作的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了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常宝堂作的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军作的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对榆林市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了票决。


王国忠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记者 杨彬 摄

王国忠在报告中指出,2024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市委要求,以更加担当有为、务实有效、坚决有力的举措,依法履职、主动作为,推动人大制度“底色”更亮、强市富民“本色”更纯、各项工作“成色”更足。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之以恒将人大工作向强市聚焦、向富民深化。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认真倾听民声民意,创新民主实践载体,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榆林实践中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焕发蓬勃生机。从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各方面要素入手,持续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

王国忠在报告中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坚定不移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紧紧围绕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市委要求,持续聚焦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四个作用”,以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榆林实践,重点抓好全面提高立法质量、切实增强监督实效、稳步提升决定质效、严格规范人事任免、深度发掘代表作用、强力推进“四个机关”建设、集中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全方位拓展交流合作八方面工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榆林新篇章作出人大贡献。

常宝堂在报告中表示,2024年,全市法院系统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惩防并举、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守正创新、从严治院、接受监督统筹推进,审判执行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一年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2.07万件,审执结11.28万件,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数首次突破1万件。2025年,全市法院系统将紧扣服务保障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八场硬仗”、办好20件大事,以全市法院“1136”工作计划为牵引,深入实施“六项提质增效行动”,不断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榆林篇章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杨军在报告中表示,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积极服务保障榆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年批捕2283人,起诉4667人,办理各类案件15577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025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围绕省委确定的打好“八场硬仗”、市委部署的办好20件大事和市委政法委安排的9项重点工作,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奋力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为榆林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来源:“榆林日报”微信公众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