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25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专机上接受了记者采访。
他表示“除非中国做出实质性让步”,否则不会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至于是什么让步,特朗普还专门进行了举例——对美打开市场。
而这,也终于揭露出特朗普这一个月来上蹿下跳,一会“加征关税”,一会“暂缓关税”的真正目的...
虚张声势的特朗普
自 4 月 2 日起,特朗普正式开启了他所谓 “对等关税” 的闹剧:
美国表面打着保护制造业的幌子,实则意图通过这种强硬且蛮横的手段,对贸易伙伴进行极限施压,而中国无疑成为了其重点针对的对象。
在这之后,特朗普政府便如同上了发条一般,不断地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税率像坐火箭一样直线攀升,直至达到令人咋舌的 245%。
这种疯狂的加征行为,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的贸易政策范畴,完全是一种不顾后果、肆意妄为的经济霸凌行径。
就在众人都以为这场关税战会持续胶着、不断升级的时候,4 月 23 日,特朗普却突然释放出一个看似令人意外的信号 —— 他宣称将 “大幅降低对华关税”。
不仅如此,他还在媒体面前公然造谣,声称 “中美已经开始谈判”。
这一番言论,犹如一颗烟雾弹,瞬间在舆论场上引发了一阵混乱。
特朗普的这一做法,让人不禁捉摸不透他的真实意图,是他真的认识到了关税战对美国自身经济造成的巨大伤害因此决定退步,还是又在酝酿一场新的阴谋诡计?
不国,中国方面并没有被特朗普的这一番表演所迷惑,4 月 25 日,我国官方迅速行动,直接戳破了特朗普编织的这个谎言。
回顾特朗普这一系列前后矛盾、令人费解的行为,不难发现,他其实是在进行一场 “虚空造牌” 的危险游戏:
他试图用 “降低关税” 这样一个看似诱人,实则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并且完全可以由他自己随意更改的条件,来与中国进行利益交换,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而特朗普真正想要的,其实在他看似不经意间举的一个例子中暴露无遗 —— 他希望中国对美国打开市场。
特朗普天真地认为,只要通过关税的威逼利诱,就能迫使中国按照他的意愿行事。
从而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让美国的商品和资本能够畅通无阻地进入中国,从而缓解美国国内的经济困境,巩固美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特朗普自认为自己的这一 “阳谋” 天衣无缝,无人可破,幻想着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轻松实现自己的目标。
但可惜,他却严重低估了中国人民的决心和意志。他的这一行为,无意中触碰了中国人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 —— 那段充满屈辱与伤痛的近代史。
回溯到清王朝末期,西方列强凭借着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在那个积贫积弱、风雨飘摇的时代,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经济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列强们以 “贸易逆差” 为借口,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使中国陷入了长达百年的屈辱近代史。
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中国人民遭受了无尽的苦难,国家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
如今,特朗普以 “贸易逆差” 为由,对中国发起的这场关税战,与当年列强的侵略行径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历史的记忆从未远去,它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了中国人面对此次挑战时最坚定的信念源泉。
中国人民深知,只有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利益,绝不向任何外部压力低头,才能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所以,即便美国现在提出所谓的谈判,中国也绝不会在威逼之下妥协。
中国的立场十分明确,那就是美国必须取消所有不合理的关税等威逼行为,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无可奈何的美国
事实上,中国自始至终展现出的战略定力与应对智慧,从一开始就打破了特朗普的如意算盘。
美国《新闻周刊》曾公开披露,中国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所表现出的坚定态度和强大实力,远远超出了华盛顿精英们的预判。
这种 “意外” 并非偶然,而是中国基于自身发展逻辑与全球战略格局做出的必然选择。
回溯特朗普首次任期,其突然发起的关税战确实让国际社会措手不及。
2018 年,特朗普政府以 “贸易逆差” 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大规模关税,这种近乎 “休克疗法” 的单边主义行动,在短期内扰乱了全球供应链。
当时,美国国内部分制造业企业因关税保护获得短暂喘息,特朗普也借此营造出 “美国优先” 政策奏效的假象。
这一阶段性 “胜利” 让他盲目自信,错误地认为只要故技重施,就能继续迫使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妥协。
然而,他忽视了中国经济体系的韧性和中国决策层的战略眼光 —— 中国在应对首次关税冲击时,迅速调整产业布局,为后续反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过境迁,当特朗普试图在新一轮博弈中复制过往策略时,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美国的关税政策正在演变为一场 “自我反噬” 的危机,美国普通民众成为政策的直接受害者:
根据美国经济研究机构的数据,自关税加征以来,美国家庭年均消费成本增加超 1000 美元.
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直接挤压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空间,多地爆发抗议游行,要求政府取消关税。
其次,美国的传统盟友开始 “离心离德”—— 欧盟、加拿大等经济体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径极为不满,纷纷采取反制措施。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国内也出现严重分歧:
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等经济大州公开反对关税政策,指出这些措施不仅未能保护本土产业,反而导致出口受阻、就业岗位流失,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的矛盾日益尖锐。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上是一场 “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的冒险,他试图用经济胁迫手段迫使中国让步,却忽视了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现实。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始终保持清醒,既没有被美方的极限施压吓倒,也没有盲目采取对等报复。
中国商务部多次强调:欢迎通过对话解决贸易分歧,但谈判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诚信的基础上。
这种态度体现了中国对国际规则的尊重,也彰显了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言,中国不惧怕任何形式的威胁,但也绝不接受 “城下之盟”—— 与一个动辄挥舞关税大棒、无视国际规则的对手,根本无法展开有意义的对话。
这场贸易博弈的最终走向,不仅关乎中美两国的经济利益,更折射出全球治理秩序的变革趋势。
中国以实际行动证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唯有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才能实现持久发展。
而美国关税政策的失败,或许能为某些奉行霸权思维的政客敲响警钟:尊重规则、平等对话,才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