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杀俄总参作战局副局长莫斯卡利克中将的凶手已经归案。他名叫伊格纳特·库津,原籍乌克兰苏梅州,但持有俄罗斯护照。俄调查机关查明,库津早在2023年4月就被乌特工部门策反,同年9月潜入莫斯科的卫星城巴拉希哈,足足筹备了大半年时间,于4月25日成功利用汽车炸弹除掉了莫斯卡利克中将。
莫斯卡利克是半年之内第二个被炸死的俄军中将。4月28日,乌克兰安全局上校、最高拉达(议会)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罗曼·科斯坚科接受媒体采访,主动承认刺杀事件系乌安全局所为,并放话称,即便俄乌实现停火,未来针对俄军政高层的政治暗杀行动也不会中止,要让俄罗斯所有“战犯”寝食不安,受到“正义的制裁”。
科斯坚科说:“这是我特工部门实施的一次成功且正确的行动。即便近期我们实现战争停火,特工部门的工作仍将全面展开。接下来的重点任务,将是清除那些袭击平民、制定决策并下达命令的俄罗斯战犯。无论他们身处何地,都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不仅要让他们不敢离开俄联邦国土,而且要让他们连出家门都感到恐惧。这将是未来10年、20年、3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乌克兰安全局的重要使命。”
恐袭暗杀,自俄乌战争开战以来,就成为乌克兰对俄罗斯实施“超限战”、动摇俄军民士气的主要手段之一。2023 年 5 月,乌军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在接受雅虎新闻采访时,就公开声称:“我们已经杀死了很多俄罗斯人,并将继续在世界任何角落杀死俄罗斯人,直到乌克兰取得完全胜利。”他说,乌特工部门已经“盯上了”了很多俄罗斯公众人物,包括媒体人士。不过,布达诺夫事后辟谣称,自己谈论的主要是俄罗斯“战犯”。
不知道,俄罗斯境内还“潜伏”着多少个伊格纳特·库津,也不知道还有多个恐袭行动还在酝酿之中。持续三年多的战争,虽然主战场是在乌克兰境内,但俄罗斯本土也不可避免受到了波及。最要命的是,战争让俄乌这对斯拉夫兄弟民族反目成仇,水火不容。彻骨的仇恨为形形色色的恐怖活动提供了极佳的土壤,而惨无人道的恐袭又积蓄下更多的仇恨。怨怨相报何时了?但愿俄乌双方能够相向而行,早日签署和平协定,还老百姓和平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