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旷昆红

荷塘区月塘街道东环社区文化家园,就在新文化路旁边,是个典型的城中村。进大门,以前有块“边角地”,杂草丛生,垃圾堆得跟小山一样,看着就头疼。这不仅让小区看起来乱七八糟,还让新文化路的“颜值”直线下降。如今,这里正在被改造成为一个共享停车场。



施工队将荷塘区文化家园小区“边角地”改造成共享停车场。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旷昆红 摄

居民提议自筹

启动“边角地”改造

去年10月,荷塘区明照街道援建工作队进驻这里,对文化家园开展综合整治。在一次召集居民代表开会时,年近八旬的易湘凡,对小区改造提出了三个心愿,其中就包括修建一个停车场,“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只有解决停车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居民消防安全,改善小区居住环境。”

城中村主干道较狭窄,仅容一台车辆通过。若有人乱停车,造成主干道不通畅,消防隐患较大。老人恳切的提议,瞬间引发在场居民的强烈共鸣,甚至有居民当场表态愿意自筹资金,一场由居民主导,自发的改造行动就此拉开序幕。

去年11月的居民代表会议上,大家初步定下了修建停车场的方案:东环社区无偿提供这块“边角地”,居民自筹资金,每户筹集5000元,并选举产生5人组成停车场筹委会,邀请易湘凡担任顾问。短短10天,筹委会就筹集到11万元启动资金,工程于12月正式开工。

起初,筹委会成员以为建个停车场,只需清理垃圾、加固斜坡、平整地面,可随着施工推进,大家才发现工程远比想象中复杂。光加固斜坡和平整地面这两项基础工程,就耗费近10万元。光靠居民组的“草台班子”,要完成停车场建设,几乎不可能。

施工遇困 政企合力破局

春节前夕,资金几近枯竭,工程被迫暂停,筹委会成员忧心忡忡,这个年都过得不踏实。

春节后,大伙只能将这一情况与明照街道援建工作队会商研究。为此,明照街道工作队跑前跑后,协调荷塘区多个部门现场勘探,制定科学施工方案。经测算,修建停车场还需40余万元。在政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筹委会发起第二轮筹资,每户追加3000元。

为了说服居民,援建工作队和筹委会成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明照街道办事处主任宋楚才介绍,“要从大家手中再次筹集资金,确实面临不小的挑战,但这是一项惠及全体居民的好事,我有信心我们能够获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最终,经过耐心动员,成功筹集到6万多元。

4月份,只要天气晴好,施工队就在赶工期,预计5月中旬完成施工,投入使用。

大家在再次筹款过程中,不仅筹集到了修建费用,对停车场乃至小区后续管理维护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即将修建好的停车场,将成为小区为数不多能产生收益的地方。刘志惠介绍,居民使用停车场,按月出租金,外来者停车,分时段收费。收取的停车费,将按比例返回给筹委会,主要用于小区基础设施维护。其余资金,筹委会逐渐返还给出资修建的居民,直到全部返回为止,“这样既能把小区维护好,筹资居民还能拿到当初筹集的钱,并且还会有一定的收益。”

从杂草丛生的“边角地”到有序规范的共享停车场,这个由居民自发提议、多方协力共建的项目,不仅解决了停车难题,更探索出一条城中村自治共管的新路径,为老旧社区改造提供了宝贵经验。

编辑:李毅哲

二审:胡乐

三审:高晓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