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贵州安酒两款核心战略产品——安酒1978与安酒1988悄然上市,引发热议。
公开报道显示,安酒新品有两大值得关注的地方:一是提出“干净又醇厚”的品质卖点;二是被列为安酒未来几年的核心主推产品。
酱酒行业正在进行关键调整,在新周期,越是有品质底蕴、和创新精神的企业,越能在万亿市场分到一杯羹。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贵州安酒,就是典型的代表。
现在,安酒1978、安酒1988两款新品亮相,以品质升级和与商共生,深度回应消费者的期待和商家长期发展的需求,为行业新周期找到了怎样的新范式、新逻辑?
品质为擎,引领消费者共鸣的新标杆
酱酒破局的本质,在于回归并满足消费者对好酒的需求。具体来说,就是必须在品质、场景与品牌价值三个维度形成与消费者深度共鸣,安酒1978/1988以“老名酒和时间共同酿造好酒”给出了答案。
▶ ▷ 品质维度,安酒独有的“干净又醇厚”品质特征,是破解酱酒同质化的引领者。
“干净又醇厚”是安酒新品独有的品质卖点,回味“干净”,源自工艺的严苛,从闻香到回味尽是醇正的酱香、酱味;口感“醇厚”,源自基酒的陈年,科学的勾调,从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醇厚的陈味与生俱来。严苛工艺保证了口感的纯净,而口感的纯净展现陈年老酒的醇厚,二者看似对立,实则相辅相成,和谐而统一。
安酒1978精选7年以上基酒+10年以上陈香老酒,80%以上为三、四、五黄金轮次酒体;安酒1988则采用5年以上基酒+8年以上老酒勾调。因为工艺严苛体现酱香的醇正,因为酒体的时间积淀体现口感的至醇至厚,从而展现时间带来的闻香雅、口感柔、整体醇厚,回味难忘。
▶ ▷ 场景维度,安酒以“安文化”渗透生活,通吃商务、家宴、礼赠各大场景。
以家为形,“安”字成为华夏概括幸福的最佳符号。这两款产品由中国白酒设计大师万宇亲自设计,分别以符合主流审美的华贵蓝和中国红为主色调,同时瓶身主体刻有“古印‘安’字”和“时光勋章”,凸显安酒的老名酒荣耀之路和独特的文化。
安酒新品旗帜鲜明地主张“安文化”,并以此打造“安心舒适”的消费场景,撕开市场缺口。以“团圆宴”“节庆宴”为切入点,安酒1978和安酒1988可以更好地进入家宴场景。而在商务场景中,凭借“心安”的品牌文化,两款新品建立了“商务宴请新选择”的认知。通过场景化渗透,安酒正在激活多元消费需求。
外在的“瓶形”和内在的“品质”都充分展现了安酒的品质与文化价值,安酒建立起了不可复制的产品力。
▶ ▷ 品牌维度,老名酒的历史底蕴,利于讲好故事激活消费。
安酒以百年发展史为背书,特别挑选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项、1988年成为行业首家集团化酒企的特殊年份,意在强调其不可复制的历史和名酒基因。
将品牌与时代绑定,将产品与时间IP重新包装,安酒可以更好地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
以品质为支点,品牌和文化为两翼,安酒1978/1988两款新品凭借独有的产品力,引起了行业的关注。
共生共赢,保障商家长期发展
安酒的两款新品,本质上是以老名酒、干净又醇厚的品质和安文化赋能,获得价值共鸣,进而取得消费者信任。在商业模式上,安酒新品则通过构建厂商共生生态和规则保障,获得经销商的信任。
知酒君获悉,安酒1978/1988明确打造全新厂商共赢模式,通过“聚焦团购+稳定价盘+专注动销+限量布局”,为商家提供更好的顺价利润,满足其长期发展需求。
一方面,安酒持续拓展存量市场,并高效布局团购和区域市场多渠道。
另一方面,搭建让商家实现生意长青的合作生态,安酒“稳定价盘”明确不压货压量,减少经销商压力;同时通过“专注动销”,对标酱酒中高端和次高端核心竞品,联合经销商开展“餐酒融合”计划,锁定宴席、接待、友聚等场景,培育实现动销。
安酒新品正在激发老名酒和品质优势,设计厂商共同开发市场的机制。资源的有效融合和场景的精准触达,是安酒于当前品牌竞争时代最有威力的营销利器。
创造长期价值,破局酱酒新周期
过去十年,酱酒行业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理性回归。渠道囤货、价格虚高、品牌同质化等问题频发,传统模式难以为继,这是酱酒“旧范式”留下的历史问题。
酱酒行业,多数酒企走过了长期跟随的阶段,因而缺乏个性,自动失去了品牌建设的机会。在酱酒新周期,唯有一步一步夯产能、提品质、立品牌,才能抵达长期。
知酒君认为,在酱酒行业“跟随者”众多的背景下,安酒扎根赤水河畔,打造“安酒赤水酒谷”,走出了一条长期主义发展之路。品质上,坚持红缨子糯高粱、赤水河水源、人工制曲等传统工艺,以“5个100%”匠心坚守,储酒能力达到9万吨,酿就高品质酱香;品牌上,依托百年历史和荣耀强化名酒印象,通过“安文化”构建差异化认知;厂商合作上,拒绝“低价冲量”,聚焦中高端市场,为商家预留利润空间。
酱酒品牌竞争的胜利者,属于能为商家创造长期价值的企业。安酒的品质与风味有个性,品牌有不可复制的历史底蕴,对商家有商誉……具备上述实力,安酒成为新周期的创造者。
从创造者的角度,安酒新品发布的意义非凡,其重新定义了产品与消费者必须完成价值共鸣、厂商关系走向“共生”,用回归消费本质和尊重渠道利益的策略,为行业探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