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的徐女士最近晨起反酸、饭后胃胀如石,连喝温水都隐隐作痛。
她很疑惑:"明明坚持吃山药小米粥养胃,怎么症状反而加重了?"
其实这正是春季特有的养生误区——只盯着脾胃调理,却忽略了肝气疏泄的关键作用。
今天,邀请到脾胃专家施旭光主任,来给大家分享一个舒肝和胃汤!大家先帮忙点赞 转发 关注。
中医讲究"春属木,通于肝",此时天地间阳气升腾,人体肝气应势而发。
健康的肝气本该如春风拂柳般舒畅条达,但现代人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极易形成肝郁气滞。
这种郁结的肝气会直接影响脾胃消化,出现胃胀、反酸、两胁胀痛这些看似胃病,实则与肝相关的问题。
针对这类肝郁脾虚型胃病,“疏肝和胃汤”能发挥良好的调理作用。
疏肝和胃汤
组方:柴胡、白芍、枳壳、陈皮、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木香、砂仁。
柴胡疏解郁结的肝气;白芍防止疏泄过度,保护肝血,二者刚柔相济,既解气郁又养肝体。
枳壳缓解饭后胃胀;陈皮理气化湿;木香促进胃肠蠕动。三药协同快速缓解胃胀胃痛。
党参补气生津;白术燥湿健脾,改善大便溏稀;茯苓利水而不伤正,化解脾虚内湿。三药协同能健脾祛湿。
真实门诊案例分享
45岁的陆先生因工作压力大心情郁闷,且经常应酬,长时间饮食不规律,最近几个月出现胃脘灼痛、口苦反酸,胃镜显示浅表性胃炎。
自述"胃里像堵着块热石头",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辨证属肝郁化火证。
在基础方中加入栀子、蒲公英,服用7剂后灼痛感消失,口苦反酸等症状缓解。
复诊时调整配伍,去清热药加山药巩固调理,现随访两月未复发。
这个疏肝和胃汤之所以效果显著,关键在于柴胡升发应春阳,白芍柔润养肝阴,理气药疏通道路,健脾药夯实根基。
多药协同作用,让郁滞的肝气顺流而下,使虚弱的脾胃重获生机。
需要强调的是,同样是胃痛,情绪抑郁者需加重疏肝力度,体虚畏寒者则应调整温补比例。
就像前文提到的徐女士,辨证发现她除肝郁外还有明显脾阳虚,在基础方中加入干姜、肉桂温中散寒,这才取得理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