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 文

2026年冬奥会火炬昨日在米兰和大阪同时亮相。这款名为"本质"(Essential)的火炬充分体现了意大利式的极简风格,高度重视材料和燃料的环保特性,展现了奥林匹克运动变革在火炬设计和制造上的最新成果。综合分析,笔者认为这款火炬的数量很有可能少于往届,所谓“物以稀为贵”,其收藏价值也将因此提升。



冬奥火炬一组(李祥收藏)

当第一簇被人类亲手点燃的火光划破史前的黑暗,文明的史诗便以火焰为墨,在时间的长卷上书写下不朽的篇章。火炬,这束穿越时空的圣火,从奥林匹亚山巅到万里长城脚下,从青铜时代的祭祀坑到数字时代的元宇宙,始终跳动着人类最原始而崇高的精神脉搏。



1936年柏林奥运会火炬,现代奥运历史上第一支官方火炬。李祥为中国最早收藏奥运火炬者(李祥收藏)

神圣起源:天地人神的火之契约。在古希腊赫拉神庙的考古发现中,祭火台遗址里的碳14测定显示,公元前776年的橄榄木灰烬与第一届古代奥运会的纪年完美吻合。这些灰烬中检测到的地中海橄榄油残留,揭示了"圣火永续"的宗教仪轨。而在东方,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燎"字(编号HD-283),其象形结构生动展现了商人用松木火炬祭祀太阳神的场景。中国社会科学院2023年的最新研究证实,部分祭祀坑中的青铜器熔渣与当地松脂的化学成分高度匹配。东西方这些古老的火祭传统,都体现了人类对火的敬畏与崇拜,是火炬神圣起源的有力见证。



1936年07月20日,柏林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

奥林匹克火炬仪式,其起源可追溯至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的英勇事迹。这一故事不仅赋予了火炬仪式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使其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神话与现实的桥梁。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开创性地举行了点燃火炬和圣火接力传送活动,为现代奥运火炬传统奠定了基础。1934年,国际奥委会正式决定从第十一届奥运会起设立圣火仪式,在奥林匹亚赫拉神殿旁进行神圣的取火种仪式。1936年柏林奥运会首次实现了从奥林匹亚到主办城市的火炬接力,这一传统自此延续至今,成为连接古代奥运精神与现代体育盛事的重要纽带。当火炬手高举圣火奔跑时,他们传递的不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火焰,更是人类对和平、团结与进步的共同期盼。

2, 为何说米兰冬奥传递火炬的数量会减少?

距离米兰-科尔蒂纳2026年冬奥会开幕不到300天,组委会昨日公开展示了奥运和残奥的两支传递火炬。火炬亮相的地点也很有讲究,是在米兰三年展和日本大阪世博会的两场活动中举行。根据组委会官宣,这款名为"本质"的火炬是由意大利完全自主研发。每支火炬重1060克(不含燃料),由回收的铝铜合金制成,使用生物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这是一种源自废料的可持续气体,可重复加注燃料最多使用十次。



夏奥火炬一组(李祥收藏)

火炬的开放式结构使其内部组件清晰可见,突显了技术、可持续性与创新之间的平衡。组委会表示,每一支火炬都不仅仅是一个物件,更是一个标志,是米兰科尔蒂纳想要讲述的故事的基本组成部分。奥运火炬呈现出蓝绿色调,灵感源自意大利变幻的天空,而残奥火炬则闪耀着反光的青铜色调,代表着残奥运动员的内在力量。两者都具有虹彩饰面,可以反射光线和周围环境,加强了体育、自然与未来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火炬色彩能够随着外部光线变化而产生变化。



只在家乡做了一次火炬手的萨马兰奇题词并签名的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火炬(李祥收藏)

从笔者直观感受来说,这款名为"本质"的米兰冬奥火炬无论从设计、材质还是燃料上,都极尽环保之能事,充分契合了奥林匹克议程改革的精神。尤其突出的一个特点是,火炬燃料可以重复添加使用十次,因此官宣材料中提到一个细节——可以大大减少接力传递时所需的火炬数量。按照以往的规则,火炬手在传递完成之后都会获得一把作为纪念。但从目前情况分析,米兰冬奥会是否会打破这个旧规的限制,同火炬手签订一个"环保条款",由数人共享一把传递火炬?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小。

三,火炬的本质是传承和团结,火炬收藏也是

2026米兰冬奥火炬无论是材料、外形还是设计风格,都同1960罗马夏季奥运会火炬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传承,毕竟两者同样出自亚平宁半岛。1960年之前,奥运火炬大都采用钢铁铸造,因此相对笨重,而1960罗马奥运火炬首次采用铝铜合金制造,充分显示了当时的科技进步。这次米兰冬奥火炬同样采用铝铜合金,沿袭了罗马夏奥的材质主体,也充分体现了一种传承。设计风格上的传承更是一目了然,同样走的极简主义路线,只不过罗马火炬更多展示古典文化,而米兰火炬则倾向于未来风。



北京祥体育博物馆常年展出历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火炬

源自于古代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在现代奥林匹克复兴运动中,直至1936年才正式恢复。笔者应该是国内第一位收藏并且展示1936年柏林奥运火炬的藏家,二十年前为了收藏这把"哑铃"火炬,笔者也花费了相当不菲的代价。实话实说,第一眼看到这把形状如哑铃、表面光亮如镜的所谓火炬,笔者心里打了好几个问号——最大的疑问就是,1936年的东西为何锃亮如新?后来随着不断的研究和学习,得知火炬出自著名的克虏伯兵工厂,使用的都是最先进的材料,方才逐渐打消心中疑问。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操王子李宁“飞天点火”

火炬是奥运会最经典的标志之一。尽管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而每届世界杯都让全世界球迷陶醉甚至疯狂,但奥运会却仍然是世界上最迷人的体育盛会。最关键的原因之一,就是奥运会拥有完备和充分的展示和传播模式,联接古今中外,其中五环标志、奥林匹克口号和火炬传递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都即将举办世界运动会,而且将首次举行火炬传递,这种变化就是充分重视到了火炬及接力传递的作用和意义。

霍金题词的北京奥运火炬——2012年4月17日,被称为"活着的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家斯蒂芬·霍金,于剑桥大学接见中国的奥运收藏家赵晓凯,在赵晓凯收藏的北京奥运火炬上题词,呼吁销毁核武器,霍金题词的内容是:"为了人类长期生存,为了世界和平,我们需要销毁所有核武器!"(To ensure the long term survival of the human race we need to disarm all unclear warheads and promote world peace!)。

火炬的本质是象征传承和团结,火炬收藏也是如此。笔者幼年意外腿疾,但我渴望与正常人一样跑跳,祈盼运动竞技上与他人一样公平地驰骋,崇尚自强与公平、友谊、进步,收藏体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精神的体育文物活动,是最适合我因人制宜、因身施教的理想世界。从认识到实践逐渐把自己最初收藏的陶瓷书画等古董,转换成了体育、奥林匹克藏品。奥林匹克藏品,是体现这最包容、最大众、最直观、最和平的国际性载体。





中国奥运首金获得者许海峰将珍藏多年的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作为主火炬手跑入鸟巢穿过的火炬传递服赠送笔者

目前历届夏奥和冬奥的火炬,笔者基本都收藏了。通过收藏火炬,笔者得以认识了世界各国不同的收藏者,大家都是以传扬奥运文化团结在一起,同时不断学习和传承奥林匹克文化。前不久,笔者十分有幸收藏到了一把巴黎2024年奥运会火炬,为祥体育博物馆的展陈又添精品,也欢迎大家到通州宋庄的祥体育博物馆参观交流。笔者收藏的包括火炬在内的三万余件藏品,期待和大家一起分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