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地图显示不过500米,有时却要堵上近半个小时。”近日,多名市民向新快报记者反映,广州沙河服装批发市场商圈交通乱象频发,尤其是先烈东路和濂泉路一带,机动车道上“人、货、车”交织混行、拼接成“小火车”一般的电动手拉车装载着货物肆意穿行、电动自行车占用机动车道停放,不仅造成交通拥堵,还存在安全隐患。
■广州沙河服装批发市场商圈内的主干道先烈东路。
据天河区沙河街道统计,先烈东路沿线800米内分布有服装批发市场23家,经营规模约27万平方米,每日进出货运量近3000吨。市场繁荣的背后,交通治理难题凸显。记者留意到,沙河街道已连续三年开展交通整治,并倡议市场从业人员配合整治,但目前交通乱象仍然存在。
沙河街道日前表示,针对市民反映的交通秩序问题,街道正会同区相关部门,组织力量进行持续整治。
记者走访
车道划分形同虚设,“人、车、货”交织混行
“从沙河地铁站到万佳服装批发广场,‘人、车、货’在机动车道上混在一起,短短500米的路程时常拥堵。”家住广州大道北旁一小区的市民小松告诉新快报记者,每天11时、14时和16时这几个时段,经过这个路段几乎都是堵车的,最长堵过半小时,每次出门要走这段路都得预留更多的时间。行人、电动自行车、拉包车到处穿插,一些面包车甚至直接停在机动车道上装卸货。
4月初,记者走进沙河服装批发市场商圈,亲身感受了一把这里的忙碌。商圈内的主干道先烈东路与濂泉路、广州大道和内环路连接,两侧聚集着金马服装交易城、万佳服装批发广场等大型批发市场以及大大小小的货运公司。每天,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于此,电动自行车成为这里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数以千计的拉包工推着拉包车穿街走巷,将货物从不同档口运往收包集货点或物流点。此外,沿途有多路公交线路经过,公交车频繁往返。
在沙东有利国际服装批发城南城前,先烈东路的南向车道由左至右依次是小客车道、快车道、慢车道及非机动车道。然而不少车主完全无视车道标识,操控着电动自行车或推着拉包车在机动车道的车流中“见缝插针”。
“让一让!借一借!”“走走走,不要挡在前面。”马路上随机生成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而造成的拥堵,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叫喊声、喇叭声还有拉包车的滑轮声轰鸣。
“这段路一直都这么塞车,路上什么车都有,而且秩序混乱。”孩子在附近小学读书的一位家长表示,开小车容易被堵在路上,只能选择电动自行车接送孩子。来沙河拿货的小雅(化名)告诉记者,她刚在沙东有利国际服装批发城南城看完货,想回到距离市场一公里左右的酒店休息,“没想到这段路这么塞车,打车页面显示剩余200米,但司机要走13分钟才能到。”光等车,她前后就花了半个小时。
停车需求超负荷,车辆无序随便停
“本来车道就又少又窄,还要被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占用,开车也很考验技术。希望有关部门可以管控一下乱停乱放的现象。”小松说。
4月2日,记者从先烈东路和濂泉路交叉口往万佳服装批发广场前行,沿途多处可见密集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在万佳服装批发广场前,路中间的护栏下,停放了大量的电动自行车;车道右边的路桩旁,扎堆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服装包裹。车与货的无序停放使得道路右侧的三条机动车道不时被挤压成两车道甚至一车道。
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一路延续至先烈东路和广州大道交会处的高架桥底,不少车主将电动自行车、拉包车停放在人行道上和马路边,不仅不安全,也造成了交通拥堵。
服装批发市场禁止电动自行车、电动手拉车、“五类车”入内。
为何这些电动自行车和拉包车不停到停车场去?来拿货的小张无奈地表示,一方面,商圈内各大服装批发市场明确禁止电动自行车、电动手拉车、加装动力三轮车等“五类车”进入服装市场;另一方面,各大服装批发市场外又缺少足够的停车点来容纳如此多的电动自行车,只好将车停到路中间的围栏边。
记者走访时看到,有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会定期拉走违规停放在机动车道上的非机动车,挪到告示牌提到的最近停车位(水荫直街西六巷45号、水荫路东风公园北门、沙河小公园)。这三处停车点均位于服装市场外围,以万佳服装批发广场为例,分别距其约1.1公里、1.3公里和700米。
从万佳服装批发广场步行至东风公园北门需20分钟左右,记者看到,此处人行道划线的停车位上整整齐齐停放了一排电动自行车。东风公园门卫告诉记者,此处停车点距离服装批发市场较远,一般都是拖车将违停的电动自行车载到此处停放,少有服装市场的顾客或商户主动将电动自行车停在此处。
无视交通规则
“小火车”满载货物路上疾驰
走访中,记者在沙河服装批发市场商圈一带看到,大量拉包车在先烈东路、濂泉路和广州大道等路段肆意穿行,电动手拉车最为典型,一些电动手拉车后方还连链挂着一个又一个带滑轮的平板车,一眼望去,这些拖着长长“尾巴”的手拉车,就像一列挂满车厢的“小火车”。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这些电动手推车横冲直撞,无视交通规则,而且车上载满货物,一旦停在路边卸货,随时造成交通拥堵。
■“小火车”满载货物和人在路上行驶。
“相比于手推车,这种电动手拉车能拉更远。”从事拉包工作的黄阿姨坦言,“(这种车)并不好控制方向,在转弯、变道时其实存在安全隐患。”
在沙东村的一家电动手拉车店内,记者看到,这种电动手拉车在外观上与普通的手推车基本没啥区别,但车辆承重区下方会额外安装一个马达和电池,组装后就成了一辆“电动车”。老板向记者介绍说,这些电动手拉车价格在3000元到4000元/辆。“一次拉1吨货物绝对没问题,2吨可能有点悬。”老板表示,这类电动手拉车一般会安装五块大容量的电池,在拉1吨货物的情况下,从沙河顶范围到服装市场范围这条路,一天可以拉十几趟。至于这类车辆上路是否合法?店家承认并不合法,“所以在这边开的时候还是悠着点。”
各方回应
沙河街道 人车货多难管理,将加强劝导与整治
针对沙河服装批发市场周边区域交通秩序治理问题,日前,沙河街道办事处回应新快报记者称,沙河地区服装批发市场及周边区域为上世纪80年代自发形成的服装批发商圈,辖区先烈东路沿线800米内分布有服装批发市场23家,经营规模约27万平方米,每日进出货运量近3000吨,上下游从业人数约8万人,各地采购客商数每日超15万人次,每日驶入市场商圈的电动自行车近5万辆。同时每天还有大量拉包车、货拉拉、共享单车、物流运输车辆进入商圈。
■4月初,在先烈东路上,机动车道上停放了大量的电动自行车。
目前,商圈存在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人多车多货多路窄,需求远超片区负荷,各类交通主体未能“各行其道”,造成辖内服装商圈交通拥堵。
为何禁止电动自行车等车辆进入市场?街道表示,通过与交警、消防等部门的综合研判,服装批发市场为人员密集场所,且服装为易燃物,出于消防安全考虑,禁止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手推车进入服装市场。
无法进入市场,车辆能停哪?街道称,在不影响消防安全和商户、居民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街道尽可能地在先烈东路、濂泉路等主次干道以及内街内巷,划定区域用于电动自行车停放,但目前没有空地用于建设电动自行车停车场。为整治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的行为,街道设置了水荫直街西六巷45号、水荫路东风公园、沙河小公园三处临时停放点,专门为清运辖内违规乱停乱放的电动自行车,这三个停放点设置有监控和消防设施。
针对车辆混行现象,街道在先烈东路、濂泉路等重点路段,通过设置桩链式隔栏、标识、标牌,区分人行通道、拉包通道、电动自行车通道,以满足各类交通主体各行其道。对于不按设置通道通行,违规在机动车道混行的非机动车辆和人员,街道将继续配合交警和交通运输部门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教育、劝导和执法力度。
对于电动手拉车拉货上路的行为,街道正在联系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源头治理。目前主要采取劝导教育为主,同时配合区交警、区道安办、派出所等部门不定期开展联合整治。
交警部门
针对电动自行车乱象开展综合治理,规范通行秩序
日前,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沙河地区人流、车流密集,交通出行和货物小件运输需求量大。叠加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发展迅猛,市场内电动自行车数量激增,其成为市场内从业人员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进而衍生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堵塞道路交通等问题。
针对该情况,属地将推动批发市场通过疏堵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规划,进一步挖掘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域,同时各部门也将加强联动,通过“专项整治+日常治理”的方式,进一步推动批发市场源头治理、优化交通组织循环、完善交通设施建设,针对电动自行车乱象开展综合治理,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
沙河街道商会
每日组织人员,配合开展交通整治
针对沙河服装批发市场周边的交通情况,近日,沙河街道商会秘书长何创发回应记者称,沙河街道商会每日都有组织工作人员早上7时上岗,配合街道及执法部门开展交通整治与文明劝导工作。同时,号召服装批发市场和物流公司,与街道召开双周座谈会,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针对沙河街道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造成交通拥堵、秩序混乱问题,商会号召企业单位为街道捐赠了交通清障专用车,用于把乱停乱放的电动自行车搬移到可以停放的地方;发动商会工作人员参与整治,协助搬移、清运违停车辆;成立安全应急小分队,应对消防等突发情况。
最新进展
乱停放现象有所改善
4月23日,在收到街道相关回复的当天,记者再次走访了沙河服装批发市场商圈,发现在万佳服装批发广场前路段,执勤人员在定期清运违规乱停乱放的电动自行车,路中间的护栏下还放置了多个警示雪糕筒,电动自行车占用机动车道停放的现象有所好转。
临近发稿前,记者又来到沙河服装批发市场商圈,万佳服装批发广场前的路中间已无电动自行车停放,但先烈东路两侧的非机动车道仍停放了较多的电动自行车,特别是在沙河地铁站正对着的路面,电动自行车已经越过非机动车道,停放至机动车道上。
专家建言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
彻底解决交通乱象需从全市规划思考
沙河服装批发市场的交通乱象是批发市场业态特殊性所导致。沙河批发市场是自发形成的,长期缺乏相关交通设施配套和规划考虑,现在由于电动自行车的爆发性增长,再想解决,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从来都是以产业发展为先导。广州产业发展呈现两层经济特征,政府税收靠大企业,市民生存靠批发业和中小企业,因此城市空间需要展现足够的包容性,商贸零售行业解决了广州近23%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解决的措施一定是改善和疏导,只能是帕累托最优。
想要彻底解决沙河街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全市尺度提供新的场地,比如说把这些服装批发市场集中到某些交通承载力更好的地方,通过城市规划为这个服装批发业提供一个新的产业空间,需要从广州市整体的城市规划角度上去思考这一点。要进行批发市场统筹的规划安排,建议广州市政府成立专案去做研究。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委员、广州市法学会交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谭国戬:
提升执法效率 改善街道交通困境
在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方面,如何通过有效执法执行,让各种警示牌不流于形式,这是最重要的。在执法执行方面,除了现场执法,还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取证等方式固定违法停放证据,有效开展执法工作。人大已经出台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目前需要各执法部门进行有效贯彻落实。通过组织联合执法,查处现有存放电动自行车是否存在无牌、伪造车牌、违法改装等情况,及时进行罚没;通过电子执法,及时留存证据,有效开展执法工作;通过提升执法效率有效改善街道交通困境。对于电动手拉车以及其接成的“小火车”,这种车辆显然是属于非法改装违规车辆。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可以对此类非法改装车辆开展执法工作。
针对商圈目前存在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人多车多货多路窄,需求远超片区负荷的现状,谭国戬认为,城市用地是客观及固定的,而经济发展是动态的,如果产生了超负荷等冲突,就说明彼此之间出现了不适应,这时候就有必要去进行场地、规划以及商圈的调整,这样一方面可以带动辐射新的发展区域;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本区域的综合环境得以改善。
今年4月,天河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广州市天河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推动沙河片区打造成为区域文化艺术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文艺创造与表演、创意设计、文商旅融合、服装展贸、文化教育等业态,建设文化演艺和展示重要平台,推动文化创意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结合更新改造增加公共开敞空间供给,提升片区环境品质。通过这个总体规划,有序提升这个商圈的未来规划与发展,对现有出现的发展瓶颈及困境进行一个整体的新发展思考,这样可以对现有商圈的优质产业进行保存、推广及优化;对非优质产业进行调整、改进及提升。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洁 林钢威 贾典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