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南麓的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有这样一位书记,他叫刘桂林,54岁,中共党员、沁阳市市委委员,沁阳市劳动模范。自2016年担任九渡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村民在脱贫攻坚、防汛救灾、文旅发展等“战场”上屡创佳绩,将一个贫困山村打造成“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九渡村唯一的出路就是搞旅游。”刘桂林上任之初,便将发展文旅作为村里的头等大事。

他多方争取资金,一条条光滑平整的柏油路不断铺设完成,让村民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窘境;带领村民开凿里沟深水井,实施饮水管网改造,解决世代缺水难题。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能把路修通、水引来,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刘桂林说。

2021年7月11日暴雨对九渡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路毁、桥塌、水停、网断。

“当时出村的路基本已经没了,我们这被困的游客是被直升机接走的,手机也没信号,村子成了一座‘孤岛’。”村民王蒙蒙回忆道。

“今晚必须开一条路出来!”刘桂林对全村党员说。

由于直升机无法将所有游客转移,剩下的游客被刘桂林安置在村中,他则和全村党员连夜蹚水找到了一条出山的路,最终所有游客安全出山。



2021年暴雨的冲刷让九渡村的基础设施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刘桂林四处奔波、争取资助。

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九渡村基础设施有了极大的提升,道路畅通、水电齐全,就算在大山里,也能够5G“冲浪”。

“这两年来我们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真想不到我们这山沟沟也能成为大家心中的‘香饽饽’。”刘桂林激动地说。



为壮大集体经济,他带领村干部党员挖掘潜力。实施光伏发电、洒水车租赁多个项目,注册“九渡印象”特色农产品品牌,成立沁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收储包装村民农副产品进行售卖,为村集体年增收12余万元,带动村民就业与农产品销售。

他更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打造供销文化展馆、石韵水街等文旅项目,硬化道路、绿化村庄、建设党建宣传一条街。

如今的九渡村,既有“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的金字招牌,又获评“省级卫生村”“平安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从修路引水的“实干派”,到带民致富的“领头雁”,刘桂林用坚守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他如同一棵扎根太行山的大树,将根系深深扎进泥土,用枝叶为村民撑起一片绿荫,让九渡村的明天充满希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