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博主发帖,离了大谱!小红书高三学生求助:离高考还有五周左右,我要不要参加妈妈的葬礼?底下评论区竟然很多人同情她不要去和不敢去。很难想象,这也是需要思考和考虑的吗?
小红书上一个高三学生,她妈妈二月底进了ICU,情况恶化而离世,但是她高考临近,还有五周左右时间,在小红书上求助大家,要不要去参加妈妈的葬礼。
这本不应该考虑的事情,离高考还有五周,还有时间的。其实去不去参加葬礼,她的母亲都已经走了,她不可能不受到影响,也骗不了自己的。去参加了,没有遗憾,而且可能也是一种心理排解。不去的话,她在以后的日子里(包括但不限于高考前甚至考场上,可能会伴随一生)可能常常会无限懊悔为什么没有送母亲最后一程。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我们来看看该博主提供的信息。这是一高三学生的发帖。
这个发帖有点长,该学生花很大篇幅讲述了母亲生病治疗的过程,以及自己内心的变化。但是核心要点,就是母亲即将要走了,父亲要带妈妈回老家,葬礼计划也安排在老家。这个孩子居然有些害怕这种场合,以即将高考为借口,想就此逃避。然而,内心又在煎熬痛苦,怕自己的母亲恨她。
我们来看看这段话:
直到前几天爸爸说要和我说件事情,说妈妈转院后身体情况也还是每况愈下,商量着趁妈妈还有最后一丝气,要带妈妈回老家安葬。他考虑到高考迫在眉睫说让我留在学校复习也没关系,但还是尊重我的想法,所以来问问我。
我当时有点哽咽住了,没想到我真的要在十八九岁的年纪面对这种事,我下意识还是想选择逃避。不参加葬礼的话未来大不了宽慰自己说妈妈只是出了一趟很远很远的远门,或者我和妈妈生活在双方都刚好彼此错过的时空里所以才见不到对方。
于是我和爸爸说到时候办葬礼的话瞒着我吧,扯谎去书店复习出门后,我找了个没人的空地吹了好久的风,但是最后也没吹清醒。
其实我现在又有点后悔了,我怕我妈妈恨我,连最后一面都没去看她,但我又有点担心我消化不好直面亲人的死亡。#高考冲刺
我们细品这段话,这个孩子似乎是还没有能够有心理承受能力来正视死亡,其实和高考关联不大。
对此,有网友认为,她害怕离别而已,她怕参加了葬礼,再也见不到了。不参加可能觉得出个远门见不到了,她还是个孩子,不要太苛责。
有网友分析,可是爸爸的原话是趁妈妈还有一口气,说明妈妈还没断气啊。回老家也不知道能活一周还是两周还是三周,所以这真的不是,要不要参加葬礼的问题。如果确定落葬日期,就不用考虑这些了。
有网友直言,高考而已,将来这个孩子就会明白,高考真的只不过是人一生中一个小小的环节罢了,以后会有太多比它重要的环节,为了高考而犹豫,只能说前面的伤心难过也不一定是真的。有那么伤心难过,不过是在为不想去,做铺垫而已。
- 母亲要走了,从人文伦理道德的角度,毋庸置疑,作为女儿,陪伴母亲走完最后一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这名女孩犹豫了,因为18岁的她,还未能接受这种死亡,甚至也包括葬礼。
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是不可原谅。作为父亲,反而应该明确态度,这个过程,作为女儿要全程参与,面对死亡,正视死亡,也是人生一场必要的教育课。
只有真正经历和面对了死亡,人才会珍惜当下,珍惜自己,珍惜身边人。这是在学校教室里无法教育和体会得到的。
对此,你怎么看呢?